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对罕见且众所周知的病因之一,但老年SCAD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特征、血管造影结果、治疗和结局仍然未知。
西班牙多中心前瞻性SCAD注册中心(NCT)纳入名连续SCAD患者,于年6月至年4月之间收集数据,血管造影均在中心实验室进行分析。该研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65岁和≥65岁两组,并分析了院内结局。
55名患者(17%)的年龄≥65岁(95%为女性)。年龄较大的患者高血压(76%vs.29%,P0.01)和血脂异常(56%vs.30%,P0.01)的发生率较高,既往(4%vs.18%,P0.)或目前吸烟(4%比33%,P0.)较少见。老年患者较少存在明确的触发因素(27%比43%,P=0.),冠状动脉迂曲更为严重(36%vs.11%,P=0.),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更高(24%vs.9%,P0.01)。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倾向于保守治疗(89%vs.75%,P=0.),两组入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明显差异(7%vs.8%,P=0.)。同时,两组在住院时间、新发急性心肌梗塞、计划外冠状动脉造影或心力衰竭方面无差异。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罕见病因。SCAD为非医源性或非创伤相关的冠状动脉壁层自发分离。该病好发年龄段为青年至中年,多见于女性。主要分型如下:1型病变存在经典双腔征象。2型病变指无双腔的弥漫性狭窄(20mm)病变,2a型冠状动脉在病变远端恢复正常直径,2b型病变延伸至血管最远端且未恢复正常直径。3型病变指局灶性狭窄(20mm),类似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4型病变在血管造影时首次发现管腔内存在突然闭塞,且与其他类型闭塞不符。冠脉迂曲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图2)。
冠脉扩张为冠状动脉节段的直径大于相邻正常冠状动脉节段直径的1.5倍(图2)。SCAD的PCI成功标志为心肌梗死(TIMI)溶栓治疗危险评分的改善≥1分,最终TIMI改善2–3分。
图1:(A)72岁,女性,一过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头位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较长壁内血肿(2a型病变),累及中-远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白色虚线为界)。(B)6个月后相同角度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既往受影响节段完全愈合。(C)75岁,女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右前斜位加足位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旋支冠状动脉远端边缘分支(白色星号)存在1型SCAD病变(典型双腔征象)。(D)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受SCAD影响节段完全愈合。
图2:70岁,女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足位(A)和头位(B)冠状动脉造影。均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迂曲及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LAD)存在长2b型壁内血肿(*色线表示病变起始位于远端LAD,该病变直至冠状动脉最远节段)。69岁,女性,NSTEMI,足位(C)和蜘蛛位(D)冠状动脉造影。LAD近端显示扩张段(白色圆圈)。左回旋支处可见SCAD较短的壁内血肿(3型病变)(白色箭头)。
表1基线特征和临床表现
表2血管造影结果
表3临床管理、院内结局和冠状动脉外血管异常的筛查
老年患者既往诊断为ACS的频率更高。SCAD复发风险可能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年轻SCAD患者亦可能在随访后期复发SCAD,故而有必要对SCAD幸存者进行长期监测。
当前证据支持大多数SCAD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性数据表明高比例SCAD病变在晚期随访中完全愈合。此外,SCAD的PCI结果欠佳,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性CAD相比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因此,仅在持续或复发缺血、血流动力学紊乱、心电紊乱、累及左主干时,建议采取侵入性PCI治疗。老年SCAD患者的冠状动脉迂曲度更高,操作员应避免在较迂曲的冠状动脉节段中进行PCI,以防增加PCI失败或并发症的风险。
SCAD后的抗血栓治疗仍充满挑战,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SCAD患者应接受标准的指南指导DAPT。大多数专家建议至少接受1年的阿司匹林治疗。为平衡个体的缺血和出血风险,DAPT的使用应基于个性化的方案。与年轻患者相比,年龄较大的SCAD患者在临床背景和血管造影结果存在差异。尽管住院结局无显著差异,但两组的初始治疗策略不同。
来源: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查看原文请复制下方链接到浏览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