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视网膜静脉阻塞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可能
TUhjnbcbe - 2022/9/4 17:52:00

导语: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与全身系统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研究发现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血脂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如血液粘滞度的增加,容易引起血栓形成,但它们是否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生有关。

01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病因较为复杂,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彻底治愈

1、概述

*斑水肿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长期存在的ME可造成视网膜结构不可逆地损伤,引起视功能的严重损害。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组多因素致病的视网膜血管疾病。

由多种全身和局部因素综合作用引起视网膜血管异常,目前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病因和机制仍不清楚,因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此病,部分患者预后非常差。有研究发现,血管壁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成分异常引起血栓形成可能是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主要机制。

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主要发生在筛板处或紧邻其后的位置,而视网分支膜静脉阻塞主要发生于动静脉交叉处。血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目前仍有争议。

2、相关机制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引起ME、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的形成等并发症,但是最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是ME。视网膜静脉阻塞由于视网膜微循环障碍,使视网膜血管无灌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小胶质细胞的激活、Müller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进入视网膜的液体增加。

转出视网膜的液体减少,液体异常积聚在*斑区,形成ME,该过程伴随促血管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及趋化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释放的细胞因子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破坏BRB、增加炎性介质释放、诱导炎症级联反应及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使ME进展。已经有研究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ME患者玻璃体液中VEGF、MCP-1、IL-8、IL-6、b-FGF、TNF-α明显增高,并且房水中的细胞因子与玻璃体内细胞因子具有相关性,可以反映眼内细胞因子的变化。

02了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该病的发生与许多的局部因素有关

1、全身危险因素

根据以往调查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常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以及弹性纤维组织增生、肥厚,肌肉层被胶原纤维替代,使血管管壁变硬、管腔狭窄,致使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微血管并发症,升高的血糖导致周细胞数量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闭塞以及毛细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失代偿发生血液成分渗出,造成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都是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重要原因,高脂血症导致患者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聚集性增强,而且引起血管内脂质沉积在内皮下,通过血栓形成、栓子脱落等机制,使视网膜静脉血流量减少甚至静脉瘀滞,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

对眼部循环影响最为明显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的狭窄导致整个视网膜的血液循环状态产生改变,并且容易发生附壁血栓的脱落,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而细动脉的硬化会压迫静脉,同样也容易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有研究发现当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时,会迅速氧化成高胱氨酸,释放一些活性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羟基离子、超氧阴离子基团等,这些物质都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性作用,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使内皮下基质暴露。

导致血小板聚集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造成视网膜静脉阻塞。但是同型半胱氨酸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它是否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至今仍有争议,需要大样本量的病例对照研究再进一步证实。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的医学分析学科,主要研究血液流动及血细胞变形规律。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如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大量聚集、红细胞的可变形性下降以及血管官腔的狭窄,都会引起视网膜微循环障碍,静脉淤滞,是易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重要原因。容易形成血栓,遗传基因工程研究发现:蛋白C、蛋白S及抗纤溶酶原Ⅲ的缺乏,活性蛋白C抵抗,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患病的易感性增加。

2、局部危险因素

由于先天性的解剖因素,视网膜中央静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视神经纤维伴行穿入眼球巩膜筛板结构时,CRV受巩膜筛板区生理狭窄的压迫,是产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重要原因,许多研究认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发生的部位在筛板或紧邻其后的位置。

通过多普勒超声发现在筛板处,CRV的血流速度快,容易发生湍流,致使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引起内皮细胞增生,导致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另外当发生动脉硬化时,硬化的动脉压迫静脉使静脉的管腔进一步变窄,导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形成。视网分支膜静脉阻塞多于动静脉交叉处发生血管阻塞,此处视网膜动静脉共用鞘膜。

动脉常位于静脉之上,研究发现阻塞处的静脉内有新鲜的栓子。全身系统疾病如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壁增厚及变硬,硬化了的动脉对静脉造成一定机械压力,使静脉管腔变狭窄,引起静脉内血流发生紊乱,最终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栓形成,诱发视网分支膜静脉阻塞。

3、其它危险因素

有文献报道高龄、性别、黑色人种、口服避孕药、饮酒、体重指数、血沉加快、结核病、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偏头痛都能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但是只有少数报道,缺乏有力证据,需进一步证实。

03认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管理方法,适当治疗危险的因素,避免并发症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引起*斑水肿、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的形成、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并且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药物或手术可以治愈此病,会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个指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全身性疾病均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相关。

长期随访发现三分之二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由于心血管疾病最终导致死亡,并且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更高。因此,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评估应包括详细的病史记录,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检查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我们也需要适当治疗危险因素,以避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结语: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组由多因素致病的视网膜血管疾病,由多种全身和局部因素综合作用引起视网膜血管阻塞,引起患者视功能障碍。必须了解这些全身及局部危险因素,进一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过程,才能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案,并且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危及生命疾病的首要表现,对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管理,做到早发现、及时干预,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负担。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网膜静脉阻塞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