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简介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时,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那么患者需要注意什么?敬请收看《中医养生堂》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秋冬季早晚温差大,人体心脏负荷加重,心脏和大脑等部都易缺血,特别是老年人动脉多数已硬化,因此会时常感到胸痛、憋气或头晕等。这是人体对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应急反应”。而那些对环境温度变化耐受性较差的人或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症状,以至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甚至导致猝死。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还与其生理特点有关。随年龄增大,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症状,许多人还有高血脂、血液粘稠度高、血压高等基础疾病。如果寒冷空气突然袭来,全身血管收缩外周血流阻力增大、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
心脑血管前兆症状的主要表现:
1.心悸
感觉心跳不规律,如心悸、心跳过快、心跳漏了一拍等,属于心律失常的表现,如果发作频繁,需要马上就医。
2.忽然疼痛
如出现胸痛、肩痛、胃痛等,可能被忽视或被混淆认为是肩周炎、胃病。其实这也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医生提示,心血管病人发生下巴以下、肚脐以上的突发性疼痛要警惕心脏问题。
3.头晕、晕厥
一旦发生意识模糊现象,说明脑供血、脑供氧出现了异常,即便属于短暂性发作,当若不采取措施,中风风险大大增加。
4.呼吸困难
心脏病、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急促、气喘、憋气等。尤其是出现憋醒,只有坐起来才能呼吸的现象,可能是心衰。需要及早就医检查心肺功能。
编辑:徐婷婷审核:王兵签发:姜帷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