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心脏康复程序的制定主要是依靠患者心肌梗死病理和生理特征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出现之后1至2周之内,患者坏死心肌阻止吸收,3至4周纤维化,6至8周形成疤痕最终愈合。在早期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卧床休养4至8周,并在此过程中为病患提供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早期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护理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相关的文献进行阐述。同时并总结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护理方法,以帮助患者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危险因素
学者李海玲在对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时,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8例参与研究,以数字分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年龄在49岁至78岁之间,平均(61.23±0.44)岁。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有可研究性。研究人员根据患者的血流速度、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以及体内局部或者系统性高凝状态,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学者关丽丽重点对血流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选定研究对象范围,确定患者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均实施PCI手术治疗和同意研究内容并签署协议书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排除了全身器质性病变患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患者、配合度较低患者。结果发现,血流缓慢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手术后的恢复。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群,身体各项活动量减弱,心肌长期处于松弛、麻痹状态,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周围静脉扩张并而且血流速减缓,回流受阻,血流滞缓会对手术后的恢复产生影响。
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护理办法
2.1早期自我管理护理办法
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早期护理状态,帮助患者加强早期自我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学者李京谕在研究工作中采用了SAS评分与SDS评分方法,用于判断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状况,以此得出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成反比,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越明显。学者杨霞提出,使用健康教育的办法,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推动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性。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教育手册的方式,帮助患者更加正确和客观地认识疾病知识,提高依从性。龚淼以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并发症问题判断他们的自我管理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早期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
2.2早期阶段性护理办法
学者席小红在研究中提出了早期阶段性护理干预方法,并且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手术后的第1d和手术后第2d,提出在手术后第1d至第2d协助患者正常生活,帮助他们进行正常的饮食和排便,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与心理健康状况,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参与到并发症问题的预防工作中。学者陈艳指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营养进食,锻炼肢体并放松心情。引导患者参与到手术后康复训练活动中,与患者积极交流,加强对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蒋艳丽同样在早期阶段性护理干预办法中提出了优质护理办法,主要观点为鼓励患者主动下床运动,提高生活能力,引导病患进行独立运动锻炼,给予正确健康宣传教育,对病人康复情况进行护理指导,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价,直至患者出院回到家中休养,也要给予持续性护理和随访。
2.3早期环境护理办法
学者王兴萍提出,环境护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护理办法,并且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心脏护理工作中应为患者创造稳定舒适的环境,提高心脏护理干预的有效性。陈素梅从病房的光线、声响、气味、温度和湿度等方面均进行了研究,表示尽量减少噪音、最大程度消除环境带来的不适,能使患者在舒适环境中得到休息,帮助他们构建稳定规律的生活作息,促进身体康复。
三、结论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动脉急性闭塞会导致心肌出现持续性的缺血性缺氧问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效果会受到环境因素、治疗手段和患者本身影响,术后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多个角度出发,在全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韦燕运
作者单位:医院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年第34期
1.临床路径模式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必备技能
急性心肌梗死(AMI)Ⅰ期运动疗法
3.主动等长收缩运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脏康复中综合护理研究
4.个体化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效果研究进展
欢迎投稿
心脏康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