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冠脉造影
完成造影后,送6FEBU3.5指引导管至左主干开口后,送RunthoughNS导引导丝至前降支远端后;送入2.0*15mmSPRINTER球囊至病变部位以16atm充分预扩张。球囊预扩
随后,将3.0*40mmHTSupreme支架沿导引导丝送至LAD,于对角支内送入保护导丝以防止在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血管闭塞,以12atm进行支架释放,造影提示对角支血流未受影响后撤出对角支内导丝。前降支支架植入
经前降支支架远端网眼将导丝重新送入对角支后,在前降支内送入3.5*15mmNCTREK球囊进行后扩张(14-16atm)。前降支支架球囊后扩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提示支架近远端未见夹层及血肿,TIMI血流3级,冠脉狭窄病变消失,结束手术;9个月后随访造影显示原支架通畅。术后即刻造影
术后9个月造影
术者点评在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介入治疗中,合理选择器械与治疗策略可增加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多个支架重叠处会增加支架再狭窄和支架血栓的风险,长支架的出现不仅避免了多层支架的置入,也可降低因支架重叠带来的再狭窄和支架血栓风险,同时较好的可扩张平台也适用于直径落差较大的血管。对于弥漫长病变处理的操作要点:1.要进行充分预扩张,必要时使用非顺应性球囊或切割球囊及类似球囊;
2.选用柔韧性、通过性较好的支架,HTSupreme通过性能比较理想;
3.选用支架型号时,为避免“边缘效应”,支架长度应比病变近远端长2mm;
4.支架植入时要充分扩张,使支架膨胀良好,后扩张时要避免扩张到支架边缘的参考血管,根据血管直径选择合适的后扩张球囊;
5.由于长病变的近远血管直径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要选用支架平台具有较大扩张空间和稳定性较好的支架。HTSupreme支架2.25-3.00mm规格型号的极限可扩张直径可以达到4.25mm,3.25-4.00mm规格型号的极限可扩张直径可以达到5.50mm;
6.分叉应变要做好分支保护。
术者简介高立建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全国冠脉介入治疗培训导师,全国心血管专科培训导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英文文章9篇,中文29篇,专利2项,参编专著10部,“分叉病变不同分支保护技术对主支支架聚合物影响”EuroPCR论文交流,冠状动脉编织样改变病因OCT指导介入治疗获得钱江会学术交流一等奖,编织样血管机制研究被欧洲心脏大会(ESC)接收为大会发言并已全文英文发表。病例二病史资料:基本情况:66岁男性,因“反复胸闷,气促4年余”入院。现病史:高血压8年,规律口服降压药。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临床印象);陈旧性心肌梗死(临床印象);心房颤动。手术流程术中经桡动脉入路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近中段长病变,狭窄70-80%,第一对角支近段狭窄60%,左回旋支未见显著狭窄。冠脉造影结果
造影完成、确定前降支为罪犯血管,送入6FEBU3.5指引导管至左主干开口后,将Sionblue和Sion导引导丝分别送至前降支和第一对角支。沿导引导丝,送2.5*20mm预扩球囊预扩张前降支病变(8-12atm)。球囊预扩
随后,先于前降支内送入4.0*40mmHTSupreme支架,在第一对角支内预埋2.5*20mm球囊以防止在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血管闭塞(行支架球囊对吻技术),最后在10atm下进行释放支架,再入对角支导丝后,以4.0*15mmQuantum球囊,16-18atm下行后扩张。前降支支架植入
前降支支架球囊后扩对角支送入2.5*20mm球囊进行扩张(6atm)。第一对角支球扩
术后血流动力学良好,即刻造影支架近远端未见夹层及血肿,TIMI血流3级,冠脉狭窄病变消失;9个月后随访造影结果良好。术后即刻造影
术后9个月造影
术者点评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常伴有血管成角、扭曲、钙化、合并分叉等特点,多发生于高龄、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中。虽然目前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介入治疗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已经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很大程度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但由于常需应用多个支架序贯置入,而支架长度过长和重叠过多导致内膜愈合延迟对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弥漫性长病变的远期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该病例中植入的HTSupreme具有较优的内膜愈合优势,希望通过实现内皮的功能性愈合来降低这类复杂病变的远期不良事件率。另外,该病例也展现了该产品40mm长型号优异的通过性和血管顺应性。
术者简介*东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胸痛中心联盟秘书长,国家卫计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院级基金多项,入选“上海青年医师培养计划”,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项研究结果和手术病例被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接收并做口头发言,曾获亚太经导管心血管介入治疗会议(TCT-AP)“最佳病例奖”等奖项。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