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比约为40%,超过恶性肿瘤位居首位。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包括外周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和脑动脉疾病。
高血压、吸烟、饮酒、肥胖等都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秋冬季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我们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
来认识一下有哪些相关指标吧。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cTn)
cTn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坏死时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损伤时,血液中cTnI和cTnT的浓度迅速升高,在发病后4小时内即可测得,且持续可达2周,有很长的诊断窗口期。cTn还有利于诊断不稳定心绞痛、心肌炎等一过性损伤。
肌酸激酶(CK)
CK有三个亚型:CK-MM(骨骼肌和心肌)、CK-MB(心肌)、CK-BB(脑、前列腺、肺、肠等)。急性心梗时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4~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峰值,如无并发症3~4日恢复正常。
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
CK-MB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梗、心肌炎、剧烈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在急性心梗和心肌炎急性期,CK-MB超过正常值高限的两倍(即40U/L)以上有临床意义。血液中CK-MB在心肌损伤4小时后开始升高,峰值约在18~22小时,24小时后开始下降,一周后可恢复正常。
肌红蛋白(Mb/Myo)
Mb/Myo升高见于急性心梗早期、急性肌损伤、急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衰和长期休克等。Mb在心梗后1.5小时即可增高,1-2天内恢复正常。Mb升高不能直接诊断心梗,但Mb有助于在急性心梗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hs-CRP可预示表观健康的人群在未来发生脉管综合征的可能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指标。心梗之后的hs-CRP水平可预示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图:自己画的)
血脂组合
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水平越高,患心脏病的风险就越大。
甘油三酯(TG)
高TG也是引起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C降低可见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急性或慢性肝病、严重营养不良等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降低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高甲状腺素血症、骨髓瘤、严重肝脏疾病等。
脂蛋白(a)(Lp(a))
Lp(a)增高主要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脑动脉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等,Lp(a)是公认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自己画的)
评价心衰
脑钠肽(BNP)
BNP是诊断慢性心衰和评价心脏功能的最佳标志物,可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心衰。血浆BNP水平随心衰严重程度升高,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是严重心衰患者一年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
主要用于协助诊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由适于不适合或无法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NT-proBNP还可作为早期心功能不全的检测手段,对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同时伴有心腔增大的患者更有阳性意义。
(图:自己画的)
其他相关指标
血糖
糖尿病与冠心病互为高危因素,当糖尿病与冠心病并存时,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高。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5.5mmol/L以内。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反应性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关,目前国内外逐渐把它作为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
(图:图片)
心血管疾病对于生命健康有巨大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多加防范!
1、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寒冷时血管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因此需注意保暖。
2、控制基础疾病
患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人群,日常一定要注意规律用药,将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患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人群,日常一定要注意规律用药,将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调节心态,积极乐观
情绪易激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稳定的情绪是健康的保证。
5、适当运动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秋冬季节在室外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也可以选择在室内运动。
1.ManolisAA,ManolisTA,MeliaH,etal.Psoriasi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theelusivelink[J].InternationalReviewsoflmmunology,,38(1):33-54.
部分图源: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图来源:自己画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