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该疾病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闭塞的一组慢性缺血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早期无明显症状,中期出现下肢发凉、活动后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后期出现静息痛,严重者出现患肢缺血坏死。
近日,长治医院外科团队为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了DSA下左下肢动脉闭塞再通+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成形术,开通了患者病变血管,恢复“生命管道”,成功挽救了患者濒临坏死的肢体。
患者申大爷,4年前下肢出现问题,双脚发凉,且行走不到50米便会出现困痛感,休息会儿疼痛感会有所好转,可以继续行走,但症状在日渐加重。今年11月初,申大爷突然发现自己双脚趾尖颜色变紫,到长治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医生发现申大爷脚趾出现坏死情况,原因是下肢动脉堵塞导致血管堵住了,血流无法通过,就像庄稼缺水会干旱枯死一样,由于血流无法通过血管到达脚尖,导致脚趾尖缺血坏死。医生经过与申大爷和家属沟通,告知单纯的止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能够“治本”的是要开通老人家的下肢动脉血管,让血流顺利地到达脚趾间,这就需要手术治疗。经家属同意后,为其进行DSA下左下肢动脉闭塞再通+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成形术。术后申大爷下肢已基本恢复正常,疼痛感明显减轻,术后第1天即下床活动,对效果十分满意。
6种症状要及时就诊
当较大的血管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脚冷。如果伴随下面这些症状,医院就诊。01
走一段路就腿疼
医学上将肢体活动后疼痛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肌肉酸胀疼痛,休息一会可缓解,再行走一段距离后又重复出现疼痛症状。
有些患者不活动时也可出现明显疼痛,影响夜间休息,则可能提示疾病发展比较严重,医院就医。
02
腿肿
尤其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减轻、下午加重的肢体水肿,或各种突发的肢体肿胀,要小心静脉血栓。
03
腿或脚趾伤口不愈合
如果既往合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为意外受伤出现肢体或足趾破溃,且经过1~2周也无法愈合,也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现,要及时到血管外科就医,否则破溃会继续扩大,威胁肢体甚至生命。
04
脉搏减弱消失
健康人可在手腕或脚面触及明显动脉搏动,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狭窄或堵塞,需及时就医。
05
搏动性肿物
颈部、肢体或腹部摸到搏动性肿物,搏动频率与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瘤,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破裂危及生命。
06
静脉曲张
肢体青筋暴露,甚至出现瘙痒、发黑、破溃、静脉炎症等。
文字:许婧
排版:许婧
审核:郭强
责编:杨燕
end·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快分享、转发给您的朋友们吧
谢谢
长治医院
急诊急救:
预约挂号:
名中医好中药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