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简介
薛奇,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相关研究,主持省自然基金1项,卫生厅课题1项,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赵嫣,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医院心内科。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和研究10余年,积极推动心力衰竭规范化诊治;主持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已通过验收,并获得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发表SCI论文多篇;年赴日本大阪大学附属病院循环器内科临床研修2月;年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选拔医院心衰中心临床研修3月。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与冠脉血运重建后不良事件发生显著相关。既往一些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血运重建的效果CABG要优于PCI。但是这些研究随访时间一般都不超过5年。近期欧洲心脏病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旨在比较随访10年或更长时间,CABG是否仍优于PCI。
研究的数据来自SYNTAXES研究,入选患者为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随机分为CABG组(n=)和PCI组(n=)。主要研究终点为随访10年的全因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1.2年。两组基线水平如表1所示。
主要结果:1.总体而言,糖尿病患者与无糖尿病患者相比,在10年时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更高(35.4%vs.23.6%,调整后的HR:1.58,95%CI:1.27-1.95,P0.)。而且CABG组和PCI组结果类似,见图1。2.非糖尿病患者中,10年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PCI25.8%vs.CABG21.4%,P=0.),见图2B。3.在糖尿病患者中,10年时发生全因死亡,PCI组的80例(36.4%)患者和CABG组的72例(34.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见图2A。PCI在前5年内与CABG相比,死亡风险更高(19.6%vs13.3%,HR:1.53,95%CI:0.96-2.43,P=0.),在5至10年之间则相反(PCIvs.CABG:20.8%vs.24.4%,HR:0.82,95%CI:0.52-1.27,P=0.)。结论:无论有无糖尿病,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的患者PCI和CABG的10年全因死亡无显著差异,CABG的获益主要在手术后的前5年。之江心学评述:本研究是SYNTAXES研究的一个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在该研究中,评估了PCI术后10年使用第一代DES与CABG的全因死亡,糖尿病采用药物治疗,使用或者不使用胰岛素。主要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存在糖尿病,PCI与CABG对10年全因死亡的治疗效果相似。在这个有限的样本量和有限的功率下,接受PCI的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接受CABG的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经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PCI或CABG术后10年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更高,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预后比非胰岛素治疗患者差。调整基线混杂因素后,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都是10年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的标志性分析显示,在患有三支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PCI与CABG相比,在5年时的全因死亡率更高,在5年到10年之间出现逆转风险。
在总体人群和PCI组中,HbA1c与10年时全因死亡之间呈U型关系,而在CABG组中观察到线性关系。在糖尿病患者中,PCI和CABG在10年的全因死亡方面在任何解剖结构评分上都没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也有局限性,虽然糖尿病亚组是预先指定的,随机分组是根据糖尿病的存在进行分层的,但目前的分析没有足够的统计效力,亚组分析可能会增加1型和2型错误的风险。为了提高统计效率,本研究中进行了多变量分析。此外,SYNTAX试验纳入了新发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患者,本研究结果不应外推到普通CAD患者或之前进行过血运重建的患者。本研究的终点仅为全因死亡,未收集详细的死亡原因。在老年患者中,长期死亡率可能包括相当数量的非心脏性死亡。在SYNTAX研究中,患者接受了第一代DES的PCI治疗,这已不再在市场上销售,因此,本研究结果仅部分适用于当代新一代DES。
在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三支病变或者主干病变患者中,糖尿病与10年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在患有复杂CAD的糖尿病患者中,与PCI相比,CABG并没有降低10年全因死亡的风险,尽管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从CABG中获得生存益处。糖尿病患者的血运重建策略与非常长期缺血和安全性结果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RutaoWang,PatrickWSerruys,ChaoGao,etal.Ten-yearall-causedeathafterpercutaneousorsurgicalrevascularizationindiabeticpatients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