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对全国98万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居民为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达到10.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1]中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快、后遗症大、死亡率高的特点,因而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当前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01
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测
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测包含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等,CK-MB与MYO在体内分布广泛,导致这两种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而cTnI虽然特异性优于上述两种标志物,但其半衰期长,在患者发病后5天才会慢慢降至正常水平,这为药物治疗及心脏再梗的监测带来了困难,对调整治疗后的评估也存在“延迟效应”。
02
新型心肌标志物的诞生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心肌标志物。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在心脏中表达的浓度是骨骼肌的10倍。正常情况下,H-FABP大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细胞出现损伤时,会快速地涌入血液中,从而引起血清H-FABP的活性快速增高,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人体。而当心肌细胞不再受损后,H-FABP的浓度会快速的下降。
对比几种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后释放至血液中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见图1),发现在心肌损伤早期(6h内),H-FABP和MYO在诊断评估方面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但从特异性上看,MYO在骨骼肌组织中的浓度甚至高于心肌组织,因此H-FABP更优于MYO。H-FABP作为高效的新型心肌标志物获得了众多专家的青睐,多家机构发表了H-FABP与心脏疾病相关性的文章。
03
H-FABP在诊断心肌梗死上的价值
王海鱼[2]等,在对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研究中发现,H-FABP在症状发生的3小时内就会被检测出来,检出率可以达到66.7%。而常规的cTnI与CK-MB对3小时内患者的检出率均为0。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在心肌梗死(AMI)发病3小时内,H-FABP的诊断意义远远高于常规的心肌标志物。心肌梗死后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至心肌透壁性坏死大约为6h。在该时间窗内使冠状动脉再通,对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展及梗死后心室重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4
H-FABP在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应用
李峰等[3]在对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时发现,与对照的30例体检健康者相比,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FABP浓度远高于体检健康者,而且随着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H-FABP的浓度,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05
H-FABP在诊断心力衰竭的应用
罗成富[4]研究显示,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H-FABP浓度高于体检健康人群,H-FABP联合Mb诊断HF的阳性率为94.87%,有效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高艳玲[5]等对76例慢性HF患者研究结果发现,随HF程度加重,血清H-FABP浓度逐渐升高,经抗HF治疗后血清H-FABP浓度明显降低,提示血清H-FABP水平可反映HF病情严重程度。
06
总结
心血管疾病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早期诊断与干预可改善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目前临床已充分认识到H-FABP的应用价值,并通过与其他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迪瑞医疗在体外诊断领域有着近30年的经验,产品涵盖IVD8大细分领域——生化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尿液分析、妇科分泌物分析、血细胞分析、凝血分析、分子诊断分析、标准化实验室,可为心血管疾病管理科提供先进的诊断设备和丰富的检测菜单,为大众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盛寿,杨跃进,郑哲,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
[2]王海鱼,郭盛,方胜先,等.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cTnI,CK-MB组合在诊断早期AMI中的比较[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7(4):-.
[3]李峰,张育民,全勇,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及分级中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31():-.
[4]罗成富.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5]高艳玲,葛志明,林宏扬,等.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价值--附76例报告[J].新医学,,35(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