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XICC第十八届大连冠心病
TUhjnbcbe - 2021/12/3 16:48:00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9.html

冠心病一直是危害社会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因素,如何优化冠心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管理多年来亦是临床上经久不衰的热议话题。过去十数年间,我国的冠心病诊疗工作取得了显著突破,微创介入治疗的应用使得冠心病治疗效率更高、风险更低,但学术研究与进展永不止息,唯有持续交流最新探索成果、彼此分享介入治疗经验,方能推动学科快速发展进步。年10月23日,在第三届星海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暨第十八届大连冠心病诊断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冠脉领域顶级专家学者齐聚云端会议室,就我国冠心病的诊疗进展与成果等展开了精彩论述。接下来,就请一同回归会议现场,欣赏和汲取各位大咖专家的宝贵诊疗经验!

本期研讨会上半场特邀:大连医院周旭晨教授、锦州医院陶贵周教授、医院林海龙教授、医院郑晓群教授、医院姚福梅教授作为主持,

同时邀请:中国人民医院韩雅玲院士、西安医院袁祖贻教授、中国人民医院徐琳教授、首都医科医院聂绍平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公威教授、哈尔滨医院李悦教授(以上按专家讲课顺序排序)进行学术分享;

下半场特邀:大连医院朱皓教授、大连医院刘俊教授、中国人民解放*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姜东炬教授、哈尔滨医院田进伟教授、大连医院张波教授、医院贺业健教授担任主持;

同时邀请:中国人民医院王效增教授、锦州医院陶贵周教授、大连医院曲鹏教授、医院刘斌教授、首都医科医院*榕翀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闫小响教授(以上按专家讲课顺序排序)带来学术分享。

开场致辞

XICC

会议伊始,周旭晨教授致辞并感慨道,时光如白驹过隙,恍然间,大连冠心病诊断治疗新进展研讨会已走过18年风风雨雨;在这18年里,我国心血管临床诊疗技术从起步到成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国际舞台之上,亦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发出,从全盘引进逐渐转变为对外输出,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心血管领域的进步与成果。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业界的交流讨论活动大多改为线上直播连线形式,但其质量与数量并未缩水。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再与心血管领域的老朋友、专家学者以及青年才俊们进行心血管学科进展的研讨交流;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非常高兴会上能够有这么多中青年心血管医师的参与,也希望大家不断磨砺自身,稳稳接住老一辈递出的

“接力棒”,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病诊疗事业的提升而不懈努力!

学术分享·精彩荟萃

XICC

韩雅玲院士:中国冠心病抗栓治疗进展与展望

基于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韩雅玲院士总体阐述了近些年来我国在冠心病抗栓的单药治疗、降阶治疗、缺血与出血双高危的抗栓治疗优化以及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方面的探索成果。目前,长期双通路抗栓治疗(抗血小板+小剂量抗凝治疗)已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可选方案之一,可考虑用于缺血中/高危且出血风险较低的NSTE-ACS患者;而在降阶治疗方面,短疗程(3~6个月)的DAPT治疗后切换为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可在保留抗栓效果的同时降低出血风险,高出血风险患者甚至可将DAPT疗程直接缩短至1个月;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策略亦已被首次写入了指南文件,从权威角度获得了临床推荐。

整体来说,强效P2Y12抑制剂是ACS患者的用药首选,但根据临床或血小板功能检测或基因分型结果行降阶治疗亦是可行策略(改为传统P2Y12抑制剂或强效P2Y12抑制剂减半量);需行口服抗凝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短时间(7天或住院期)内行三联治疗,其后改为OAC+P2Y12抑制剂双联,至1年后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单用抗凝药物是安全的策略。在缺血和出血双高危患者长期治疗优化方面,OPT-BIRISK等相关研究业已火热开展之中,相信在未来会给我们带来有价值的循证参考。

袁祖贻教授:中国ACS诊疗现状及风险管理趋势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的PCI大国,年时就已突破万例的总PCI治疗量,PCI死亡率亦明显降低;与此同时,为加快急诊PCI救治率,胸痛中心亦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建设落成,截止今年九月,全国胸痛中心总数已突破家,直接PCI治疗比例亦已达到85%,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然而,我国的ACS患者负荷不断攀升,医疗大环境和CVD疾病复杂性,令心内科医师难堪重负;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ACS早期诊断率的准确性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在疾病预防上,ACS的风险因素管理亦有待完善。未来,临床医师还需立足中国现状,通过“战线转移”+创新技术引入开启全生命周期管理,改进风险管理、提升救治力。

徐琳教授:人工智能在心血管中应用

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人工智能(AI)的引入可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精准诊断、改善预后,现已被广泛测试用于心电监测、心血管影像、临床事件预测、辅助治疗决策以及医疗数据诊疗等各个方面。心电AI可高效识别未诊断的房颤高危患者,IVUS、OCT等腔内影像评估技术的成功应用也表明AI在心血管影像学中可有效识别斑块和血管狭窄程度;此外,在钙化积分预测、无创心肌缺血评估、心血管发病预测等等方面,AI技术的应用同样注入了全新活力。

会上,徐琳教授还分享了院内开展的一项探索心肌运动追踪、心脏超声分割和深度学习算法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应用三维心脏超声的斑点追踪技术获取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心肌运动图像,研究人员发现心肌运动减弱的区域与冠状动脉狭窄区域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提示该技术能够定位病变血管并能估测其狭窄程度;而进一步对术后心肌运动进行追踪,提取不同的心脏力学行为数据,可发现心肌应变参数与术后心室重构的发生显著相关。

公威教授代聂绍平教授: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高危患者的识别、早期诊断与干预

传统的心脏破裂(CR)和心室游离壁破裂(FWR)是基于解剖结果所得,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有限;为此,医院总结得到了针对FWR的全新分型:心脏骤停型(83.3%),不稳定型(9.0%)和稳定型(7.7%),且在临床实践中分析评估发现:年龄、女性性别、BMI>25、前壁心梗、心室率增加、血压降低、心源性休克、首次心梗、白细胞计数≥10×/L、靶血管为LAD、SYNTAXII评分≥34.4、未行直接PCI、未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未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等都是导致CR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来看,外科干预仍是CR的主流治疗策略,不稳定型FWR患者的发病4.5h内是*金抢救期,稳定型FWR需要通过心包积液判断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再选择保守治疗还是立即干预;另外,由于心梗合并CR后的心脏非常脆弱,FWR手术治疗推荐优先使用生物膜贴片进行“无缝合修补”。当然,当前临床上对于CR的救治手段与器械仍相对不足,未来亟待研发新型器械、开展新型临床研究,建立CR的规范救治体系。

李悦教授:冠心病治疗技术进展

经桡动脉入路是我国PCI治疗的主要入路之一。过去,在CTO-PCI中,术者经常会遇到导丝历经艰难险阻通过病变、球囊却无法顺利送入的情况。值得庆贺的是,器械的优化改进以及PCI介入技术的精进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治疗过程中,越是狭长的小球囊越容易通过CTO病变,双球囊导丝交错切割技术(SeesawBalloon-WireCuttingTechnique)、经微导管可吸收线段或丝线段栓堵技术、BI-RESCUE技术、子导管去除冠状动脉难治性血栓技术、血栓抽吸导管辅助导丝“铰链”技术、漂浮导丝/球囊辅助支架定位技术等诞生亦为CTO病变的开通带来了便利,术者应结合病变情况和操作需求,谨慎、规范地选择和应用这类技术,并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补救工作,以达到最好的PCI介入效果。

王效增教授: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ACS的处理策略

主动脉夹层(AD)与ACS均为心内科急危重症,且症状相似,临床互为鉴别疾病。A性主动脉夹层合并AM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医师要积极提升诊疗经验,按指南推荐进行疾病鉴别、造影诊断及相应的治疗干预。目前,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行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一站式联合介入诊疗更是心内科的技术优势;此外,PCI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并不影响行急性AS腔内修复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结果。

理论分享之余,王教授还结合院内经典案例,指出:应根据AD合并AMI患者病况及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胸痛3联CTA等检查以明确病情,并严禁溶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破口在升主动脉,病情不稳定、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或恶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的A型夹层患者可考虑于冠脉口部内膜片处置入支架争取外科时间,或直接行外科升主动脉及弓部置换术;急性心梗患者存在难治性高血压时,提示急性AD所致心梗高度可能,术者应明确患者的全部病史,了解其是否有背部疼痛症状等,并结合影像技术精准判别等。

陶贵周教授:高龄ACS患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基于我国最新的高龄ACS患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陶贵周教授着重梳理面向高龄患者人群的治疗推荐部分,从早期诊断、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抗凝以及其他药物)、出血风险评估及规避策略、并发症救治(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和电交感风暴、房扑和颤动等)、冠脉多支血管病变处理、外科治疗策略以及康复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需要注意,高龄老年ACS患者并发心衰的发生率高、预后差,及时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床旁X线胸片、床旁超声和心力衰竭标志物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并规范急救是挽救该类患者生命的关键;并发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的患者应予以“灭火式”的规范急救。对于ACS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情况,应及时行手术修补和CABG或介入封堵治疗,并积极启用IABP、ECMO等辅助装置行循环支持。另外,康复治疗也是高龄老年ACS患者的治疗关键,术者应予以药物、运动、营养、心理与睡眠等多方面指导,并行定期随访。

曲鹏教授:功能性评价在复杂冠脉介入中的指导意义

冠脉功能生理学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在指导PCI治疗的决策和优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对于CTO并多支病变、临界病变等冠脉病变类型,FFR等功能学指标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明确心肌缺血真实情况,同时也可帮助临床医师准确制定干预策略,避免过度医疗的同时亦不遗漏一处具有干预意义的病变。

近些年来,在FFR血流储备分数评估指标的基础之上,不需要腺苷及压力导丝、无需构建分支的QFR指标,基于OCT影像、可在一次OCT成像的同时获得斑块形态学评估与冠脉功能学评估的QFR技术,不依赖侵入性操作的CT-FFR技术等新型功能学评价手段不断涌现,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好的评估选择。不过,就当前数据结果来看,我国PCI介入治疗中的功能学评价应用率仅1%,提升空间较大;期待在未来的临床诊疗工作中,FFR等功能学评价指标能够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刘斌教授:腔内影像及功能学在复杂病变中策略及应用

从定义上说,冠脉复杂病变一般包括:分叉病变、CTO病变、左主干病变、长病变、迂曲病变、多支病变、多支架植入、支架内再狭窄、重度钙化病变以及高血栓负荷等。FFR等功能学评价指标是帮助临床医师精准寻找长病变的跳跃阶差、寻觅最优支架落脚位置,精准评估左主干及LAD近端病变是否具有干预指征,明确多支病变的罪犯血管与缺血程度,优化ACS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及预后结果的绝佳指导手段;IVUS、OCT等腔内影像评估手段亦能够较传统冠脉造影提供更加全面、立体的血管腔内影像,为PCI策略改进、支架植入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基于院内病例统计结果,OCT在识别左主干分叉病变、支架嵴方面表现似乎较IVUS更加优异,但后者当前的循证依据还是更为丰富和完善。

*榕翀教授:CTO治疗研究进展

结合最新循证证据结果,*榕翀教授从CTO的治疗策略与预后以及CTO影像学评价两大方面予以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并明确指出,不是所有的CTO病变都需要进行血运重建/PCI干预,术前充分评估患者肾功能、心脏功能、合并不同临床疾病、年龄、性别、风险评分等,衡量CTO-PCI的开通获益价值与风险,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预后及远期获益。临床治疗过程中,诸如:ECG、超声心动图、冠脉CTA、心脏磁共振检查、PET-CT等多重检查方法的合理有助于术前评估CTO患者心脏功能、血管病变情况、存活心肌、梗死心肌程度,也可能对CTO-PCI成功率提供指导价值。另外,接受CTO-PCI治疗的患者应于术后3~6月后再次到院复查;如条件允许,在术后5年后再做一次评估检查。

闫小响教授:冠脉自发性夹层诊治进展

在本场学术研讨会的最后,闫小响教授聚焦ACS易忽略的因素——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这一关键性临床问题,从临床定义出发,对疾病分型、临床鉴别与诊断、治疗策略选择、风险因素评估、并发症防范等多个予以了详细论述,以精彩论述为此次会议画上了完美的休止符。

总结

XICC

在为期半日的短暂学术研讨会中,诸位专家以学术讲课、病例分享及讨论的形式就我国冠心病抗栓治疗进展、ACS诊疗及风险管理、心梗合并心脏破裂的救治、冠脉夹层的鉴别和干预、新型影像学与功能学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关键性课题展开了深度交流与思考,为年轻医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和借鉴帮助。在热烈讨论声中,会议的尾声悄然到来,让人意犹未尽、却也是另一场精彩学术会议的开端。希望这样的学术研讨工作能够为与会的广大专家学者带来一定的启发与帮助,也让我们共同期待星海会期间更多精彩学术内容的公布!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XICC第十八届大连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