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越来越多见,且越来越年轻化。如何预防呢?中医以正为本,积极养生是预防的关键。
猝死一般是指在没有发现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的非创伤性死亡。医学研究表明,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都为猝死。而现在,猝死是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很多人就这样突然的离开人世,而这样的人群还在扩大。
医学界一般将猝死分为两个大类,即由心脏本身的病变引起的心脏性猝死,以及由其他因素和病变引起的非心脏性猝死。生活中所见,心血管疾病是猝死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
一、心脏性猝死是怎么回事?
心脏性猝死是由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一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
快速、不可预测是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部分患者在猝死前没有明显的征兆,多数患者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中,甚至在安静的睡眠中。因此对心脏性猝死没有良好的治疗措施,只有早期、长期的预防才能有效。
从中医来分析,一则,心属少阴,内含心阳。心阳暴脱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根本病机;二则,心主血脉,心主神明。血脉痹阻和心神失养都与猝死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二、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一则,心脏性猝死是一步一步发展来的
现代医学认为,从心肌开始缺血到心肌坏死,并不是一瞬间造成的。它是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分为超急性期(数分钟至数小时)、急性期(数小时至数天,一般不超过2周)、亚急性期(数周至数月)、陈旧期(3-6月后)四个时期。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一定要重视,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可以无所畏惧。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失去了生命,一切都将归零。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预防心脏性猝死。
从中医来分析,猝死从来都是蓄谋已久的,从心气不足到心阳暴脱,这不是一下子就发作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说,平时出现一些心脏的不适症状(比如,左胸区的刺痛或憋闷,莫名心慌,左上肢的麻痹或疼痛等),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意味着心脏开始出现了问题,需要赶紧养生,调畅心的气血阴阳平衡,以预防猝死发生。
二则,预防情绪的巨大波动
心主神明,心能调畅情绪,反之,情绪亦会影响心。尤其是不良情绪,最伤心气,容易导致心阳暴脱,由此说,一定要保持和畅的情绪,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要预防情绪的异常波动。
临床所见,情绪较大起伏,或有惊恐时,非常容易诱发心阳暴脱而导致猝死。有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病率最高,且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的发病率比青壮年高。冠心病患者如果猝死,其存活几率非常低。
三则,心脏性猝死年轻化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心脏病猝死越来越年轻化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根据年《中国法医学杂志》发表的《广东地区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1-50岁的男性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案例数最多。大数据也证实,我国成人猝死的好发年龄是30-50岁。
生活中我常会遇到这样的年轻人,自认为还年轻,身体还健康,从而各种熬夜,各种折腾,完全不怕死。我跟他们说,年轻时不养生,一旦正气受损,将来会百病丛生。生病从来不看年轻不年轻,而看正气足不足。
事实上,今时的年轻人普遍正气不足,体质变弱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喜欢熬夜,熬夜伤损五脏,导致五脏失衡,不但体质很差,而且精神、精力和体力都不足;其二,运动太少,甚至每天都是久坐不动。久坐约等于慢性自杀。久坐会提升猝死的几率,因为久坐伤脾,亦伤五脏;其三,饮食不节,各种肥甘厚腻,不知节制。却不知肥甘厚腻最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正气即虚,正不胜邪,百病即因此而生;其四,压力巨大,情绪不良,甚至长期处于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之中,这会影响五脏的平衡,最终导致正虚。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心脏性猝死找上了年轻人。
另外,据《我国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显示,导致猝死的主要诱因是情绪激动和劳累,分别占25.66%和24.53%,其次为饮酒和过饱等。极度兴奋、过度悲伤、剧烈运动、过度操劳、熬夜晚睡、聚餐饮酒、大吃大喝等,都容易诱发猝死。
四则,心脏性猝死的常见诱因有哪些呢?
现代医学认为,导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身体状态稳定,狭窄的冠状动脉尚能满足心肌的血液供应。但是,在某种条件下,心肌需氧量骤然增加,狭窄的动脉无法满足血液供应,反而出现血管反射性痉挛,供血完全中断,悲剧也就发生了。
一般而言,下述人群为的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有心脏骤停史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史者;心梗史者;心脏骤停家族史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下者;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室性早搏者;心室肥厚、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和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长QT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以及Brugada综合征的患者。
我之所以列出这些西医的疾病名称,是希望读者朋友若曾经患有上述的某种疾病,当引起足够重视。预防远远大于治疗,尤其是对于心脏性猝死而言,唯有预防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从中医来分析,以上这些病症即属于心的气血阴阳失衡。简单来说,若平时左寸脉沉软无力;山根见有横纹;耳垂见有皱褶;左手神门至内关一带多见血络瘀阻;左胸区时有不适或心慌心悸等,即需引起重视。
五则,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几点建议
中医以正为本,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人只要正气健旺,就绝不会出现猝死。因此说,要想预防心脏性猝死,就要从生活中点滴开始养生。
《内经》提出的具体养生思路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我理解经文的旨意,从饮食、生活习惯、运动、情绪等几个方面来谈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
其一,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阳气大归根,是最好的补药。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又累又饿时,往往睡觉比吃饭更重要。生活中所见,那些长期失眠的人,往往面色偏暗无华,这即是正虚之象。
其二,低油低盐低脂饮食。
现代营养学一直在鼓吹,我们要吃有营养的食物。却不知今时我们并不缺乏营养,相反是吃了太多的营养,在体内已经造成*素了。岂不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痛风、癌症等等疾病高发,皆与吃的营养太多有关。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多素少肉,低油低盐低脂饮食。
其三,禁烟少酒。
烟火之*最伤心,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无论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吸烟量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无论什么时候戒烟都会获益,而且越早戒,获益越大。为了健康,一定要坚决戒烟。
酒性剽悍,少饮能通畅血脉,多饮则耗阳损阴,逆乱气血,影响脏腑平衡。酒精对心血管的影响同样非常大,会明显增加心绞痛发作,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必须限制酒精的摄入量。
其四,适量运动。
为了健康,一定要运动,因为生命源于运动,运动可以宣畅阳气,加强气化,促进让五脏六腑功能协调,并排出体内郁滞的阴霾浊*。但运动要适量,过度运动亦伤五脏,导致体质变差,甚至诱发心脏性猝死。
其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的出现。
心主神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和则五脏六腑皆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安和五脏六腑,让生命更有活力。反之,焦虑、抑郁以及怨恨恼怒烦忧愁悲恐等都属于负面情绪,最伤五脏,导致正气变弱。
其六,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
生活中总免不了各种压力,如何缓解压力呢?我建议不妨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当压力来临时可通过兴趣爱好将其抵消。比如,我爱好跑步,每天临床工作压力很大,但下班后跑跑步,出一身汗,即能迅速缓解压力,让身心都归于和谐。
小结
有人认为,为了预防心脏病,一定要体检,因为体检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我却认为,更重要的是养生,因为养生是在因上预防,而体检不过是果上预防而已。与其坚持体检,何如坚持养生呢!养生才是预防心脏病猝死的唯一正确方法,而不是体检。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选择中医”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