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医院血管外科凝聚了众多协和前辈们的心血,同时不断学习国内外最先进的管理经验,于今年7月成立了5个手术团队。近日,医学网对动脉疾病手术团队带头人刘暴教授进行了专访,探讨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的诊疗及预防策略。
采访嘉宾:刘暴
Q
医学网:刘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医学网专访。据了解,医院血管外科成立了5个手术团队,您作为手术团队带头人之一,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手术团队组成情况?在血管病诊疗方面具有哪些特色?
刘暴教授:医院血管外科是在大外科里面比较独立的科室,我们从今年7月份开始组建手术团队,根据科室病房床位情况,一共可以组建5个团队,每个团队大概有9-10张床。目前我这个团队是一个正教授,一个高年资的主治大夫邵江医师,还有一些住院医生、进修大夫、研究生组成的团队。
我这个团队基本从事着血管外科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工作,主要包括动脉疾病:主动脉弓和涉及到分支的疾病,以及降主动脉、内脏动脉、腹主动脉,包括扩张性病变与狭窄性疾病,还涉及下肢的,也包括一部分的静脉疾病。手术团队建立实际上是为我们整个血管外科量化和评价每个学科带头人、科室成员进行了一次非常大胆而新颖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尝试能够让我们整个学科建设,同时也能让我们每位医师学术发展有一个比较好的针对性。
我们血管外科的5个团队要求必须是副教授以上的人员竞争来担任血管外科各个组的带头人,我们科现在分别是三个正教授两个副教授作为这个学科的5个团队的组长,分别是郑月宏教授团队、刘昌伟教授团队和我这个团队,以及叶炜副教授团队和陈跃鑫副教授团队,其中郑教授、刘昌伟教授和我三个是正教授,其他的两个团队是副教授带队,这也体现了医院大外科对于年轻副教授的培养,使他们尽早地变成学科带头人,很好地去带领自己的团队,尽早能够在学术方面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实际上手术团队的建立也体现了一个自由组合,以达到既重视临床又可以重视科研目的和效果。
Q
医学网: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主动脉疾病,一旦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情况会变得非常危险,死亡率极高。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腹主动脉瘤发病及检出数量明显增加,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发病趋势,请您分享一下,腹主动脉瘤都有哪些治疗策略及预防工作?
刘暴教授:首先,腹主动脉瘤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疾病,腹主动脉瘤实际上在血管外科疾病中发病率并不是特别高,但随着全社会的老龄化趋势,腹主动脉瘤的检出率和发生率会越来越高。目前腹主动脉瘤在我们血管外科一年约有例的手术或腔内治疗。
我们如何去发现腹主动脉瘤呢?对于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老龄因素的病人,我们会建议他去做腹部超声,或者是做血管检查,包括血管腹主动脉CT的重建。通过常规腹部超声来检查腹主动脉直径是否有明显增宽。主动脉直径超过正常直径的一倍或者一倍半以上,可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同时,对于主动脉直径超过5公分或者5.5公分以上的动脉瘤是有绝对手术指征,如果在4到5公分之间的动脉瘤,若动脉瘤增长速度特别得快也是主要的手术指征。如果对于小于4公分的动脉瘤,也是根据增长速度和症状决定它是否需要做一些治疗。
对于要做其他手术的腹主动脉瘤病人,例如胆囊手术或腹部肿瘤手术、或妇科手术,这时麻醉或相应专科医生会担心,手术过程中是否会造成腹主动脉瘤破裂。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优先采用腔内治疗方法去除腹主动脉瘤,为其他手术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手术条件。
目前我们主要有三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开放手术。对于满足适应症的动脉瘤,我们可根据动脉瘤的解剖形态,即瘤颈的直径、长度、角度,以及两侧的髂动脉或者股动脉的录入情况,以及动脉瘤累积的范围距离髂内动脉的长度,来确定它是否选择开放手术。通常开放手术适用于稍微年轻、能够耐受麻醉,并且动脉瘤瘤颈解剖相对比较复杂,施腔内手术有一定困难的这部分病人。我们采用人工血管做肾下腹主动脉或者平肾的腹主动脉至双侧股动脉或双髂动脉搭桥。
另外一种治疗方式是腔内微创治疗,即EVAR。若解剖条件合适,几乎所有的腹主动脉瘤病人会首选EVAR。EVAR在几乎全国的各个中心都能开展,医院作为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血管外科的病人的瘤颈条件可能更为复杂,不耐受手术或存在麻醉风险,或有心脏病和其他严重并发症,这样的病人在我们血管外科非常多见,这使我们积累了非常多处理复杂瘤颈和复杂解剖条件的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经验。我们可以做开放手术、杂交手术即可用开放和腔内结合的手术方式进行腹主动脉瘤治疗。
第三,我们在国内比较早开展了体外开窗手术,physician-made,对累及到内脏动脉区的复杂腹主动脉瘤病例处理积累了比较多经验。通过在主体支架上打开几个孔道,来保证邻近的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双侧肾动脉的通畅,从而保证内脏动脉的供血。
此外,我们在保护双侧髂内动脉方面也积累了非常多经验,包括三明治技术、在体外自己缝制Iliacbranchesdevice,即髂动脉分支支架技术,去保障手术中至少一侧髂内动脉通畅。
同时我们在国内比较早开展了完全腔内治疗。以往在实施腔内治疗手术时,我们都要在双侧股动脉切5~7厘米的切口,解剖出来股动脉进行治疗。大约在十几年前,我们已经开始不切开,仅仅通过穿刺来完成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这样病人腹股沟区只有一个不到一公分的穿刺进行主体的小切口。病人进行这样的手术后,两到三天就可以回家,术后的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对于病人来讲能够真正达到一个从巨创到微创,甚至现在微微创,当然我们希望以后能够真正做到无创。我们一起努力把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手术,包括腔内治疗术、杂交手术开展得更好更全面。
Q
医学网:据我们了解,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增加了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是血管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能否请您简单的介绍下严重钙化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处理对策?
刘暴教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非常常见的疾病。整个社会老龄化,以及人们不同的生活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肥胖,都会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我们应长期预防这些危险因素。同时应通过B超、CT、造影等尽早检出此疾病。初筛方式推荐B超。还有一种方式,ABI,通过踝动脉压与肱动脉压收缩压的比值来发现早期存在血管狭窄或是血管闭塞而没有症状的这部分病人,让这部分病人能被及早发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果发现比较晚,动脉硬化非常重,尤其是对肾功能不全,或者吸烟病人,血管钙化非常严重,治疗难度非常大。
目前我们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式也是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保守治疗,如果病人没有明确的静息痛,没有严重的间歇性跛行,没有下肢溃疡或坏死这种情况,通常我们采用药物治疗。通过很好的行走训练,加药物治疗能够让这部份比较轻症状的病人免除做手术。
如果对于症状比较重,有重度间歇性跛行,只能走米,或者不走路也会觉得足部末梢或腿部疼痛,有足部溃疡,出现破溃以后不能愈合,颜色发黑、坏疽,这几种情况是需要做治疗的。对于钙化比较严重的这部分病人,我们一定要根据钙化情况,身体情况,以及流入道和流出道的情况来决定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科的手术,也就是做搭桥。搭桥是一种开放手术,创伤比较大,通常我们会选择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搭桥,可以搭在腹股沟韧带下面的股动脉,远端可以搭到我们膝关节上面的股浅动脉,也可以根据它的流出道情况可能会搭到膝关节以下的腘动脉或者是搭到腘动脉以下的三个分支上的某一个动脉。这种方式是创伤比较大的,恢复时间比较长,而且远期的效果也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除了搭桥这个方式以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做腔内治疗。比如我们可以用斑块旋切技术,对于严重钙化同时合并血栓的病人我们可以用血栓抽吸技术,在这两个技术的基础上去用一些普通的球囊,或者结合一些药物球囊,再结合一些原来我们经常用的一些支架,包括裸支架或者覆膜支架和点状支架,以及最近这几年在国内刚刚引进的跨关节支架。总之,我们通过多种技术的选择以及融合来选取对于严重钙化病变恰当的治疗方式。
斑块的存在我们去做扩张时,动脉会有一个弹性回缩,斑块的扩张需要较大强力的球囊。但是扩张的越多这个病变就有脱落的风险。这也是严重钙化病变的难点。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如何去推选择导丝或者导管,或者支撑导管的技术去通过闭塞病变到达正常管腔,也就是病变的远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为了通过闭塞病变采用很多方式,有时候是通过近端顺向经过导丝导管技术的真腔内通过,也有可能通过近端正向的方式到内膜下,即内膜下技术通过病变的。当然最近这几年大家都愿意去尝试通过逆行穿刺技术,在病变远端正常的管腔进行穿刺,把导丝通过远端引入到近端,完成这个导丝工作通路的建立,这种方式来去完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
当然我们现在说的这些主要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目前我们现在说的都是膝关节以上的这方面,我们还可以去对于一些病人膝关节以下有病变的病人也可以去尝试腔内治疗。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来说,还有一部分疾病是要处理膝关节以下的这部分的病人,通常这部分病人是一个糖尿病为主的或者是长期吸烟的这部分老年病人,它通常是累积到膝关节以下的三支血管。这三支血管受累以后,病人通常会有逐步的麻、凉、疼,以及有溃疡形成,很多时候病人皮肤破溃以后不容易愈合,延迟愈合或者形成溃疡感染,或者坏疽的情况。对于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来讲,我们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还是腔内治疗,对一些非常不适合做腔内治疗的话,如果还能有远端的流出道的话我们可以去尝试搭桥,通常选择的是自体静脉的搭桥,但是目前对于膝下动脉病变这样的病人我们首选的是腔内治疗,因为该种方法可反复操作性,以及手术效果,较好的保肢率,以及比较少的截肢率,使腔内治疗在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可以有非常好的一个应用的空间。
现在对于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我们不但能够打通膝下的三支血管的技术,还可以去尝试打通足部甚至在足弓区的血管,让我们的血液更好的达到末梢的皮肤,或者末梢的组织中来保护这部分组织中的血运的灌注。
Q
医学网: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与吸烟的人口比例持续增长,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快速上升。那么,请您介绍一下,您都主导或参与了哪些继续教育活动?且又有哪些促进作用?
刘暴教授:目前来讲,因为血管外科的疾病一个是伴随老龄化,另外疾病人群开始年轻化,因为很多年轻人在吸烟。让这些病人去尽早改掉不良习惯,让他们能够尽量晚的得血管外科尤其是动脉硬化这方面的疾病,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我们一方面尝试进行全国巡讲,尤其是组织青委会的部分医院去巡讲。第二,同时我们也开展一些国家级的继续教育项目,让血管外科广大中青年医生尽早地了解预防、诊断、治疗多种知识。第三,我们的一些经验和即将开展的宣教工作写成书籍进行科普。第四,医院不定期组织公益活动进到社区开展义诊,普及血管外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知识。
我们通过这样的宣传方式,可以让病人,中青年医生,血管外科医生,包括其他专业医生充分了解血管外科基本知识、预防办法,以及目前国内、国际比较流行的,或者是新出现的知识。
例如我和刘昌伟教授一块出版的《血管保卫战》书籍,获得了华夏医学的科普奖。这个著作也是获得了广大病人以及一些圈内人士的推崇,我也希望这部分著作能够让更多的血管外科医师和,普通老百姓能够了解血管外科疾病的基础知识。
Q
医学网:时间在向前移动,科学也不断地发展,医生的临床和治疗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目前医院血管外科在下肢动脉治疗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具体科研工作?以及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刘暴教授:我们医院汪忠镐院士率先开展血管外科工作,我的导师管珩教授带我们做了很多血管外科工作。从管主任到现在二十多年以来,血管外科科研方面主要集中在大动脉,尤其是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大动脉的方面,另外最近这十几年也开展了对于下肢动脉方面的一些科研研究。目前我们血管外科曾经获得过的或者现在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5项,其中有一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项目,另外担当省部级的或者是北京市的项目有6项,在腹主动脉瘤的基础和临床治疗方面我们获得了两项华夏医学科技奖和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目前我们的血管外科主要是在主动脉和下肢,以及在内脏动脉方面进行一些临床和基础的科研工作。
下肢动脉方面的研究我们目前主要是尝试去做糖尿病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的这部分病人术中和术后的评估,这个项目也拿到了北京首都发展特色基金项目,目前这个项目正在进行中,它将是我们目前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将先进计算机软件和治疗技术相结合的新理念,在手术中充分地评估我们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效果,以及对于末梢足部血运改善情况的量化评估指标。通过这个指标我们能够知道足部末梢组织中血流在术前术后的改善情况,能够提前进行量化测量。这个方式也是在国际上首次的应用,我们也希望能够在这方面获得比较好的结果。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或者叫下肢动脉硬化方面的研究中,我们获得国一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主要是对于下肢动脉硬化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一些研究进行了总结。未来我们希望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一些基础和临床工作,开展更为深入、更为广泛的科研工作,以拓宽对这部分病人在诊治以及机制方面研究的领域。
专家简介
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
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年在医院实习,年在医院外科工作,3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开始在医院血管外科工作至今。
8年,赴美国纽约大学BJH医院,美国西北大学NMH医院医院学习。9年,医院学习。年底,医院学习。
兼任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会员及其他多个委员会委员。担任AnnalofVascularSurgery(中文版)、《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等特约审稿专家和通讯编委。
主要开展大动脉疾病、弓上分支动脉、外周动脉、内脏动脉的手术和腔内治疗。
参与并负责国家级、省部级、市级、院校级基金项目10项。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著作3部。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两次、获得华夏医学科普奖一次,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次,曾获得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CMB项目奖学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成果奖、医院医疗成果奖等共计20余项。
推荐阅读
郑月宏专访:碎步快跑,推进医院血管外科发展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