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正是湿气的高发季节
你的湿气重吗?
中医认为,致病有“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其中湿邪比较难调治。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气遇寒会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往往便是慢性疾病。湿气在皮下,还会形成肥胖......
俗话说:“人体一湿,百病兼得”。湿气乃万病之源,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风、高血压、哮喘、静脉曲张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都跟湿邪有关。
湿邪可以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10个人中有8、9个都有湿邪潜伏。
湿气越重,体内*素淤积越多
湿气对人体的伤害一般是缓慢而隐蔽的
如果放任不管
湿邪会一步步侵害人体的健康
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好时节
如何借此机会去湿气?
这几招快学起来!
1.食疗
三伏天可适当吃些温热祛寒的食物,避免进食寒凉食物。羊肉、鲫鱼、山药、枸杞等都是温补的食物,烹饪时可适量加些暖脾胃祛寒邪的调料,如大蒜、生姜等。
2.三伏贴
“三伏贴”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观念,在三伏天贴在患者后背一些特定穴位上,可行夏季补阳、冬病夏治。通过中药穴位敷贴,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祛病保健的效果。其通过鼓舞人体阳气以达到防寒、治寒的目的,对一些冬季易发的疾病,或外受寒邪为病机的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医院自开展三伏贴活动以来,不断总结经验,精选配方,科学选穴,规范贴穴,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
3.泡脚
我们的脚上有脾经、胃经、肝经、肾经等腑脏经络。在三伏天泡脚可通经活络、温煦腑脏,调节脏器功能,改善毛孔的血液循环,加速祛除身体寒气。但是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正所谓“大汗亡阳”,所以泡脚不能泡到出大汗,夏季泡脚最好用40℃左右的温热水。
4.艾灸、拔火罐
艾灸通过灸火的温热力及药物作用,对穴位进行刺激,以温经活血,扶正祛邪。采用艾灸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健脾和胃、温阳散寒。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改善。
医院理疗科开展艾灸、推拿、拔火罐等服务,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和便利。
湿气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吗?
脾为后天之本,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提供能量。脾胃也是湿气生成的源头。湿气可以积累成痰湿,所以说脾胃为生痰之源!
湿气重,尤其是寒湿内侵,会引起脾胃病高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胃脘胀满、有积水感、腹泻、胸闷、咽部阻塞感等。
脾主运化,一运化水谷精微,二运化水液。脾胃的运化能量让人体吸收和转化了很多物质,如:水、电解质、糖、蛋白质、脂肪等等。但是脾胃功能失调时,也会错误地吸收一些垃圾*素到人体,如:湿气、痰湿、瘀血等各种*素。
一旦脾胃的生产能力不足,就会出现供血不足,而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血脂稠、血糖高、尿酸高、血压高、斑块、脑梗、血管狭窄等等。
静脉曲张与湿气重有关吗?
人体的血脉有动脉和静脉之分,从心脏出来到手脚末端的为动脉,从手脚末端流回心脏的叫静脉。
血液从心脏流出来,经过手脚末端流回去,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这便是正常状态。
如果血液能从心脏流出来,却流不回去,继而堵在静脉血管里,静脉曲张就发生了。所以,静脉曲张的本质是血液在静脉里流不动,堵住了,我们肉眼看见的青筋就是静脉里的瘀血。
血液为什么会在血管里流不动呢?
从中医角度来看,第一个原因是“寒”。血管里温度低,血流就会变慢,血液流不动。静脉曲张的人往往都是老寒腿。下肢太寒,血液都堵在了下肢,身体上面的血液就下不来。血液堵住了,不通则痛。
第二个原因是“湿”。湿是万病之源,如果静脉里湿气很重,湿性粘滞不爽,就会增大血液的流动阻力,血液流动就会变慢。静脉曲张患者总觉得腿上酸胀,大多是因为腿上的湿气太重。湿性趋下,水往低处流,水湿最容易滞留在腿和脚上。
医院治疗静脉曲张有妙招,真正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到实处。通过口服中药,以活血化瘀,将静脉里原来的淤血化掉;同时采用EVLT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技术为患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创伤小、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才能看见更好地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