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于5月18~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相关学科专家汇聚国家会议中心,与会专家们对中国脑卒中防治相关的最新进展、前沿热点进行分享和讨论。
5月19日,CCMTV临床医院神经内科的武剑教授和首都医院心内科的刘文娴教授做客《超级访问》,就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机制、危险因素和控制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神经内科和心内科的科室间访谈,共话心脑共病同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系统疾病,累及脑血管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心血管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领域有很多的共同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方面,心内科约70%的是冠心病,神经内科约50%的是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有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脑血管在结构上与心血管、冠状动脉等略有不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颅底动脉和颈动脉。颈动脉作为脑部的供血血管可以导致卒中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的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武剑教授介绍,在他们的一些针对颈动脉的研究中,发现80%~90%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都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心血管医生如何看到颈动脉粥硬化的问题?
通过颈动脉的粥样硬化,心内科医生可以推测心脏血管的粥样硬化程度,因此,现在一般的体检都把颈动脉斑块的检查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颈部和心脏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都可以发生不同后果,如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加重可能会导致卒中的发生,而发生在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可能会导致一些心脏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的判断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有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饮食、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等,这些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基本一致,但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其自身特点,如中国人颅内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比较多见,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对于危险因素,心血管领域的工作者对此有诸多的研究,神经内科领域的医生也从其研究结果中获益。关于危险因素的判断,刘文娴教授介绍说,在年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的指南中,对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何管理,把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等的危险因素在同一个指南中进行描述,因此刘教授说,可以理解为这几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是重叠的,而这些危险因素直接影响到动脉粥样硬化。
ASCVD中的危险因素有10个左右,也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等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控制策略上也是完全相同的,ASCVD同时把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列为极高危危险因素。
其他,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控制等也相同。比较而言,我国脑卒中的发病情况比冠心病更为严峻。关于东方人更容易发生脑血管的改变,而西方人更容易发生冠心病的改变?刘文娴教授说,目前我们尚没有研究定论。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评估
不仅中国人的颅内脑动脉粥样硬化非常多见,整个东亚地区的发病率也非常高。日本28%的卒中或TIA患者伴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数据我国约为49%,此外,韩国、新加坡也都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国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人种、环境、遗传基因、环境、饮食结构等,目前,相关发病的研究仍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探索。
在脑动脉狭窄评估的评估要素中,血流量和剪切力等血液动力学参数可以实现,但是这些参数与临床到底有多大的关系,是否需要临床进一步验证?医院神经内科的武剑教授介绍,目前需要用更多的参数评估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对组织灌注的影响。
刘文娴教授接着介绍说,心内科对冠脉从功能和影像的评价这些年在临床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在临床上都变成了一些常规的手段。血流储备分数的在心内科应用已超过十年,用该参数评价是否导致血流的减少以及造成功能障碍,可以用来评价一些临界的病变。如心内科把狭窄70%左右的病变作为临界病变,如同时发生心肌缺血,则对患者有干预的必要;如临界病变不伴心肌缺血,则无需干预。因此,可以借助血流储备分数对心脏的功能进行更详细的评价,此举对临床策略的选择也有明确的指导。
心内科疾病的血管如冠状动脉比神经科疾病的血管相对要平直、粗大,实施腔内技术相对比较容易,神经科尤其是颅内血管比较迂曲,因此,心内科的一些评价及检测技术在神经科的实施也更加困难。
如何用有创和无创技术进行评估?
关于使用有创和无创技术评估血液动力学和压力参数,这方面脑血管和心脏血管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差别,主要受制于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形态、解剖、层级、分支血管的角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有创的评估方式如压力导丝,因发现其与临床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脑血管的一种血液动力学的评估方法,但是要注意其风险。
无创的检测方法目前在临床上也可以实现,但是那些可以实现评估的方法的参数到底与临床有多大的关系,还需要临床进一步的验证,此外,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其临床的适用性和可及性。
更多《超级访问》及会议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