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答题得学分干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
TUhjnbcbe - 2021/8/4 17:53:00

本文刊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9(6):-

作者:杨芬苏冠华程翔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血管内科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防治任务重大。病理生理学、遗传学以及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导致ASCVD的明确病因,干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本文从LDL导致ASCV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遗传学证据,干预LDL-C改善ASCVD预后的临床证据以及LDL-C干预靶目标等方面进行综述。《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在上升阶段[1]。据推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ASCVD)现患人数庞大,其中卒中万,冠心病万,下肢动脉疾病万。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ASCVD是一个复杂、慢性、伴随终生的疾病过程。病理生理学、遗传学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等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是ASCVD明确的病因,LDL在动脉壁内的异常蓄积及其诱发的复杂免疫炎症反应,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环节,更是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2]。本文将从LDL导致ASCV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遗传学研究以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使ASCVD获益的临床研究证据等方面阐明干预LDL-C是ASCVD防治的根本措施,并结合最新指南和专家共识,总结ASCVD防治中LDL-C的干预靶目标。一、LDL导致ASCV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LDL导致ASCV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LDL跨内皮细胞转运、动脉壁内的修饰和蓄积、修饰的LDL诱发的复杂免疫炎症反应、坏死核心形成以及纤维帽降解导致的斑块破裂、裂隙或侵蚀等[3]。1.LDL跨内皮细胞转运、修饰和蓄积:既往观念认为LDL通过被动转运的方式穿过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强的内皮细胞进入动脉壁内膜,即LDL颗粒越小、血浆浓度越高,穿过内皮越多[4]。然而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细胞胞浆囊泡中,可检测到LDL和内皮细胞清道夫受体B1(scavengerreceptorclassBtype1,SR-B1)的共定位,提示LDL除了被动滤过,还具有主动跨内皮转运的功能[5]。常见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动脉壁内皮功能受损,在内皮受损的基础上,LDL首先与SR-B1结合,SR-B1的胞浆段负责招募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胞质分裂作用因子4(guaninenucleotideexchangefactordedicatorofcytokinesis4,DOCK4),后者协助SR-B1内化和LDL转运[5];LDL还可通过内皮细胞质膜微囊、LDL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等介导的囊泡运输方式进入内皮下[3]。进入内膜的LDL在酶(髓过氧化物酶等)或非酶作用(激活的内皮细胞或巨噬细胞释放的反应活性氧)下发生氧化修饰,形成氧化的LDL(oxidizedLDL,oxLDL)[6]。oxLDL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功能紊乱以及血管局部微环境改变最重要的因子。另外,oxLDL分子中含有的氧化修饰的磷脂(oxidizedphospholipids,oxPL),以及脂质氧化修饰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如短链醛类等,均为引起局部及全身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7]。LDL进入内膜后不能适时离开是导致血管内皮下脂质蓄积的直接原因。LDL中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带正电荷的基团与动脉壁内带负电荷的基团相互作用,介导了LDL在内皮下的滞留[8]。滞留的LDL在动脉壁内皮下发生氧化修饰,进一步发生变性,造成细胞外脂质堆积,形成细胞外胆固醇结晶[9]。另一方面,oxLDL可竞争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特定的清道夫受体,增加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和内化,最终形成胆固醇含量丰富的泡沫细胞[10]。平滑肌细胞亦可摄取内皮下LDL,形成巨噬细胞样细胞,增加病变中泡沫细胞的数量[11]。泡沫细胞中的LDL如不能及时被处理,可导致泡沫细胞死亡,死亡的泡沫细胞表面可表达“不要吃我”的信号,如CD47分子,从而干扰胞葬作用,即吞噬细胞对死亡细胞进行的有效清除[12]。2.LDL诱发免疫炎症应答:LDL在血管壁的修饰和异常蓄积可诱发复杂的免疫炎症反应[3]。oxLDL可激活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上调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表达,并招募促炎型的Ly6chi单核细胞进入动脉壁,在局部炎症微环境中分化为促炎型巨噬细胞[13]。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促炎型巨噬细胞可释放反应活性氧,进一步增加LDL的氧化修饰,而oxLDL可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CD36和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4-TLR6异源二聚体的结合诱导促炎基因如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NF-κB)依赖的趋化因子C-X-C配体1(chemokineC-X-Cligand1,CXCL1)等的表达,后者可导致Ly6chi单核细胞的进一步募集,加剧动脉壁炎症恶性循环[14];另一方面,巨噬细胞内脂质负荷增加,可形成细胞内胆固醇结晶,进而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RR-andpyrindomain-containingprotein3,NLRP3)炎症小体,促进局部产生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15]。oxLDL还可直接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DAMP)促进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向动脉壁募集[16]。LDL的滞留和随后的修饰不仅可引发先天性免疫应答,还可引发获得性免疫应答,进一步推动动脉壁的炎症进展[16]。对斑块中浸润的T细胞受体谱系进行分析,发现斑块浸润的T细胞为寡克隆起源,提示T细胞发生抗原特异性的克隆性扩增[17]。对不同亚群T细胞的研究发现,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辅助T细胞(helperTcell,Th)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和IL-10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Th2和Th17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尚存争议,而CD8+细胞*性T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斑块中也发现了少量的B细胞,其中B1细胞可产生oxLDL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in,Ig)M,发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B2细胞产生的oxLDL特异性的IgG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6]。斑块内炎症反应消退有赖于吞噬细胞的胞葬作用。然而,斑块内促炎环境改变了胞葬作用相关分子的表达,阻碍胞葬作用。因此濒临死亡的细胞聚集、继发坏死,进一步促进DAMP的释放,使血管壁局部炎症无法及时消退[18]。3.LDL驱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基础[19]。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机制是斑块不稳定导致破裂、裂隙或侵蚀。不稳定斑块往往具有特殊的斑块形态,即薄帽纤维粥样硬化斑块(thin-capfibroatheroma,TCFA),其病理表现为病变内广泛坏死,大量脂质核心表面仅有稀疏的纤维组织覆盖,使得脂质核心几乎到达管腔表面[20]。脂质核心和血液之间的薄帽纤维组织一旦被撕裂,脂质核心物质泄漏,斑块巨噬细胞和/或富含脂质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膜上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成分,迅速引发血栓形成[21]。LDL的过度蓄积及其诱发的复杂免疫炎症反应促使斑块不稳定。导致斑块破裂的机制包括:(1)LDL驱动斑块内炎症反应,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分解基质,降解纤维帽;(2)炎症微环境导致纤维帽中残存的平滑肌细胞衰老和死亡;(3)内皮下胆固醇结晶穿透纤维帽[3]。另外,LDL还能增加血栓形成过程所需的组织因子。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摄取oxLDL后显著上调组织因子的合成和组织因子微囊泡的释放[22]。oxLDL还可激活血小板,增加斑块血栓形成风险[23]。4.LDL导致ASCVD的遗传学证据: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为LDL导致ASCVD提供了遗传学证据。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LDL-C水平显著升高和过早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发现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LDLR或apoB基因发生功能缺失突变,导致含apoB的脂蛋白与LDLR结合减少,另一种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roproteinconvertasesubtilisin/kexintype9,PCSK9)基因发生功能获得突变,导致LDLR降解[24]。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家庭中,携带突变的同胞与不受影响的同胞相比,血浆LDL-C水平显著升高,患ASCVD的风险呈剂量依赖性增加[24]。LDLR基因功能缺失突变是最常见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患者表现为显著增加的血浆LDL-C水平和ASCVD风险,ASCVD甚至发生在儿童或青春期。PCSK9的功能获得突变导致LDLR降解,LDL-C浓度显著升高,患ASCVD的风险相应增加,而PCSK9的功能缺失突变导致LDL-C浓度降低,患ASCVD的风险显著降低[25]。PCSK9基因的功能缺失和功能获得突变相互补充,为LDL导致ASCVD提供了有力的遗传学证据,也为干预LDL-C降低ASCVD风险提供了药物靶点。二、以LDL-C为靶点防治ASCVD的临床证据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降低血液中LDL-C能够减少斑块内LDL蓄积及其诱发的炎症和坏死核心形成,促进斑块逆转和斑块稳定,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低LDL-C药物主要包括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肝脏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液LDL-C水平25%~50%。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丰富的临床证据。年胆固醇治疗试验合作组(CholesterolTreatmentTrialists′Collaboration,CTT)对27项临床试验中超过名既往有或无心血管疾病的受试者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人群LDL-C每降低1mmol/L,5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21%,且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并且,在他汀类药物的各项随机对照试验中,每个随机治疗组达到的LDL-C绝对水平和绝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线性相关,即治疗达到的LDL-C水平越低,则绝对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越低[2],这提供了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LDL-C减少心血管事件的临床证据。机制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诱导纤维帽胶原含量增加,而斑块内脂质含量、炎症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降低,从而能够稳定斑块、降低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27]。依折麦布通过与肠道膜转运蛋白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iemann-PicktypeC1like1,NPC1L1)结合有效抑制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28]。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依折麦布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约15%~22%。IMPROVE-IT研究入选了例近期发生过ACS的高危ASCVD患者,探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强化降低LDL-C的疗效,结果显示,联合治疗LDL-C降至1.4mmol/L,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LDL-C降至1.8mmol/L的患者相比,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进一步降低6.4%[29]。PCSK9抑制剂通过结合PCSK9,拮抗PCSK9对LDLR的降解,增加肝脏LDLR对LDL的结合、摄取和利用。FOURIER研究入选了例极高心血管事件风险的ASCVD患者,研究发现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可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进一步降低59%的LDL-C水平,依洛尤单抗组LDL-C降至0.8mmol/L,与单独使用他汀降至1.8mmol/L的患者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降低15%[30]。ODYSSEY-OUTCOMES研究入选了例过去1年内发生过ACS的极高危ASCVD患者,PCSK9抑制剂阿利西尤单抗组LDL-C降至1.4mmol/L,与安慰剂组相比,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降低15%,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5%[31]。两项PCSK9抑制剂的研究和IMPROVE-IT研究相互佐证,得出共同的结论,即LDL-C继续降低至1.4mmol/L以下可以进一步降低ASCV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三、LDL-C的干预靶目标《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调脂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专家建议()》和《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均提出基于心血管病危险分层确定LDL-C调脂治疗目标的策略[32,33]。虽然两个专家共识对“超高危”患者的界定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是住院ACS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类似,即ASCVD超高危患者LDL-C降至1.4mmol/L(55mg/dl)以下且/或较基线降低幅度≥50%;ASCVD极高危患者LDL-C降至1.8mmol/L(70mg/dl)以下且/或较基线降低幅度≥50%;ASCVD高危患者LDL-C降至2.6mmol/L(mg/dl)以下;ASCVD中危及低危患者LDL-C降至3.4mmol/L(mg/dl)以下,该目标是目前指导我国临床实践的主要标准。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uropeanAtherosclerosisSociety,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建议,对于在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同时2年内发生2次血管事件的患者,将LDL-C目标定为1.0mmol/L(40mg/dl)[34]。根据《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提出的“超高危”界定标准以及LDL-C干预靶目标,入院时ACS患者中约有75%为ASCVD超高危患者,约有90%的ACS患者LDL-C高于干预靶目标值[35]。可见我国ASCVD防治中干预LDL-C的任务之艰巨。目前,实现LDL-C靶目标的措施为降脂药物的治疗联合生活方式的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科学锻炼及控制体重。我国的ASCVD防治应该重视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患者LDL-C靶目标,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手段干预LDL-C,以期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上阐述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遗传学证据和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明确证据,表明LDL对ASCVD具有明确的致病作用,降低LDL-C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国ASCVD的防治任重道远,干预LDL-C是ASCVD防治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措施。对于LDL-C干预靶目标的研究证据仍在不断取得进展,未来国际上对于血脂代谢紊乱以及ASCVD的防治指南将会根据这些证据进一步更新,并将指导临床实践,以期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思考题(单选题)

1.低密度脂蛋白(LDL)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不包括:

A.LDL跨内皮细胞转运、修饰和蓄积

B.LDL诱发免疫炎症应答

C.LDL导致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突变

D.LDL驱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最常见的病因为:

A.载脂蛋白B(apoB)基因功能缺失突变

B.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功能获得突变

C.LDLR基因功能缺失突变

D.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基因功能获得突变

3.不稳定斑块的特征不包括:

A.形态上表现为薄帽纤维粥样硬化斑块(TCFA)

B.病变内存在大量脂质核心和广泛坏死

C.病变表面仅有稀疏的纤维组织覆盖D.斑块内炎症反应消退4.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降低LDL-C药物不包括:A.他汀类B.依折麦布PCSKC.9单克隆抗体D.贝特类5.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超高危患者的LDL-C干预靶目标是:A.1.4mmol/L(55mg/dl)以下且(或)较基线降低幅度≥50%B.1.8mmol/L(70mg/dl)以下且(或)较基线降低幅度≥50%C.2.6mmol/L(mg/dl)以下D.3.4mmol/L(mg/dl)以下年5期“继续教育园地”栏目思考题答案:1B、2A、3B、4D、5C参与方式

详细操作流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答题得学分干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