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手术操作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TUhjnbcbe - 2021/7/28 19:19:00

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已经很常见,在血管畸形(Q25)、心脏间隔缺损(Q21.1-Q21.2)和先天性心脏瓣膜病(Q22-Q23)的治疗中均有涉及。经导管介入技术是介于传统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通过穿刺血管或者直接穿刺皮肤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手术。

1.血管畸形介入治疗

1.1球囊扩张

血管的球囊扩张术也叫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主要是针对有狭窄病变的血管,经血管穿刺并插入带球囊的导管,到达病变部位后释放球囊使球囊膨胀至适度压力,从而增大血管直径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

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主要针对主动脉缩窄、先天性肺动脉狭窄以及外周和中央动脉及静脉的再扩张。在ICD-9-CM-3编码分类体系中,血管的球囊扩张查找索引:

血管成形术

-经皮经管腔(球囊)

然后根据部位进行不同的细分,(冠状动脉00.66,颈动脉00.61,颅内动脉00.62,其他周围动脉39.50)。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扩张球囊的种类繁多,如普通球囊、切割球囊和药物球囊等,在编码上没有区别,国家临床版3.0和国标版3.0均已对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术在00.66细目下进行扩展,在编码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扩展码。

1.2支架植入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针对较严重的血管狭窄病变使用球囊扩张效果不佳或者经球囊扩张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病例,在血管内植入支架起到支撑血管壁,保证和维持血管腔直径达到血流通畅的目的,通常进行支架植入前会先进行球囊扩张。支架种类繁多,不同支架作用不同:药物涂层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是在裸支架上携带药物以抑制血管壁不正常细胞的生长;

覆膜支架是在金属支架上涂覆特殊膜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的支架,同时具有金属支架和膜性材料特性在实现全面扩张的同时增加了与自身血管壁的附着力,且对损坏血管的风险更低;生物可降解支架主要使用可在人体内溶解的材料制成,放入体内后可被人体吸收。血管支架植入术查索引:

插入

-支架

然后按照不同部位的血管和支架类型进行细分(编码上只区分是否药物洗脱支架),具体编码整理见表1。

1.3血管内栓塞

也叫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经周围血管穿刺置管,经引导导丝将微导丝送至血管病变处,使用弹簧圈、封堵器或者血管塞等使病变血管闭塞。封堵器材的选择根据需栓塞的血管的解剖形态、大小及术者的偏好进行选择,如针对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PAVM)的治疗,一般来说,直径在3-8mm的肺动静脉畸形可选择弹簧圈,直径≥9mm的肺动静脉畸形则需要选择动脉导管封堵器或者血管塞,血管塞尤其适合栓塞较大血流量的血管。先天性心脏病血管内栓塞主要针对肺动静脉畸形、主肺动脉侧枝、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冠状动脉瘘等畸形。

血管内栓塞查索引:

栓塞

-动脉(静脉)

--经

---血管内入路39.79

核对39.79为其他血管的其他血管内修补术,包括其他弹簧圈栓塞或闭合,国家临床版3.0将体肺动脉侧枝封堵术、动脉导管伞堵术和肺动脉栓塞术也扩展在细目39.79下。

注意,亚目39.7包括血管内的栓塞、腔内修补、植入、闭合、去除、修补等操作,同时细目39.79下小字提示同时包括液体组织粘连栓塞或闭合术,因此,针对不使用封堵器的血管内栓塞术也归类于此。另外,39.79血管内栓塞包括。

另外,类目39下的不包括注释提示,冠状血管手术归类于36,因此,经血管冠状动脉瘘栓塞术归类于36.99冠状动脉的其他手术,手术操作国标3.0和国家临床版3.0也如此归类。

2先天性瓣膜病介入治疗

2.1瓣膜扩张

长期以来外科开胸手术是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由于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因为其微创伤、痛苦小和恢复快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经导管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是经血管穿刺置管,沿导丝植入球囊至瓣膜位置进行扩张,达到缓解瓣膜狭窄的效果,属于瓣膜成形术。编码查找:

瓣膜成形术

-心脏

--经皮(球囊)35.96

2.2瓣膜置换

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是经血管穿刺植入一个特殊的瓣膜装置至病变部位释放,在不切除原来瓣膜的基础上植入一个新的瓣膜,一般为生物瓣膜,达到治疗瓣膜狭窄或者反流的目的。该手术未切除原本病变瓣膜,与我们对于“置换术”的理解存在冲突,而符合传统对于“植入术”的定义,但是因为该手术最开始的兴起便是开胸瓣膜置换手术的一种微创治疗,国际上通用为“Replacement(置换)”。ICD-9-CM-3也沿用该名称,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因此查索引:

置换

-心脏

--瓣膜

然后根据具体瓣膜细分,编码见表2。

另外,在进行经血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编码时还需注意两点:

(1)编码经血管心脏瓣膜置换时需省略编码经血管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这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ICD-9-CM-3)修订版工具书中已通过注释标明。这是因为在进行经血管心脏瓣膜置换的同时会常规行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

(2)在进行经血管主动脉瓣置换时,如果经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还需要编码39.64术中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需注意术中使用漂浮导管技术的时候不要编码到漂浮导管植入术89.64,该编码含义是肺动脉楔形监测,这只是使用漂浮导管技术植入术中临时起搏器,仍然应该编码于39.64。

3关闭或和创建缺损

3.1心脏间隔缺损封堵术

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属于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主要是在左心导管检查、右心导管检查的基础上,利用导管技术将封堵器沿导丝输送至特定部位封堵间隔缺损。该手术存在血管内介入路径和血管外介入路径,血管内介入就是经血管穿刺通过血管路径到达病变部位,血管外路径则是直接经胸壁穿刺到达病变部位。两种路径均属于闭合性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查索引:

修补术

-心脏

--隔

---心房(心室)

----伴假体

-----闭合性心脏技术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编码于35.52,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编码于35.55。

3.2房间隔造口

房间隔造口是指运用介入或者外科手术方法建立房间隔缺损,使体、肺静脉血流混合,减低左(右)心房压力,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为后续心脏矫治手术创造条件,是许多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编码于35.42,编码本身不区分入路,但是在实际编码时应视具体入路选择正确的扩展码,目前国家临床版3.0已于细目35.42扩展了经皮房间隔造口术。若该患者本来存在房间隔缺损,手术使用球囊经血管扩大房间隔缺损达到手术目的,编码于35.41,索引:房间隔造口术(心房)(球囊)。

来源:《中国病案》,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术操作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