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
BloodGasAnalysis
血气分析可以提示呼吸功能、酸碱平衡、电解质三个方面的信息,现已成为抢救危重病人,术中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气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两种,由于静脉血不能准确反映呼吸功能情况,临床上常用动脉血。具体取材部位以桡动脉和股动脉最为常见,其中肾内科由于有内瘘手术可能,常建议取股动脉,其他科室以桡动脉为主。下面我们就从以下三方面近距离了解血气分析吧~
01.呼吸功能
一、指标氧分压:正常值受年龄因素影响,公式为mmHg-(年龄*0.33)±5mmHg。该正常值的条件为海平面、无吸氧条件、平静状态测得。在临床上,患者常在吸氧条件下测得血气,对于这类患者原公式不再适用,可以通过氧合指数代替(具体如下)。
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35-45mmHg。
氧合指数:氧分压/(21+4×氧流量),正常值为-mmHg。
二、呼吸衰竭的分型:1、I型呼吸衰竭:
氧分压60mmHg或氧合指数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1)发病机制:肺进行气体交换,包括两个步骤:①肺通气;②肺换气。氧气同时受两方面因素影响,而二氧化碳由于扩散系数约为氧气20倍,几乎不受到换气因素影响,所以二氧化碳潴留常见于肺通气功能障碍。所以该类型主要提示肺换气功能受限。
(2)意义:肺换气功能受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呼吸膜增厚/扩散距离增大:常见于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运动时更明显。②呼吸膜面积减小:常见于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肺叶切除,肺毛细血管阻塞和关闭等情况。③通气/血流比值失衡。2、Ⅱ型呼吸衰竭:
氧分压60mmHg或氧合指数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1)发病机制:主要由肺通气功能受限引起,通常氧分压和二氧化碳改变程度平行。当氧气降低更明显时提示同时伴有换气功能障碍。
(2)意义:肺通气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①限制性通气不足-肺的扩张受限:常见于呼吸肌麻痹(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镇静类药物、营养不良、低钾血症or缺氧or酸中*),肺(严重肺纤维化,PS减少)和胸廓(严重畸形,纤维化)的扩张性变化,胸腔积液和气胸等情况。②阻塞性通气障碍:依据病因可分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内异物,腺体分泌过多,气道外肿瘤压迫。依据部位可分为中央性气道阻塞(以吸气性通气障碍为主);外周性气道阻塞(以呼气性通气障碍为主)。
(3)辅助检查及治疗:
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等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
治疗: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氧疗:Ⅰ型可以增加氧浓度,Ⅱ型需要控制氧浓度在有效范围的最低值,因为氧浓度过高会导致呼吸促进因素消失,引起CO2潴留,最终导致CO2麻痹(PaCO2通常>70mmHg),呼吸抑制。③病因治疗。④其他治疗。
总结:呼吸功能的判读,重点在于呼吸衰竭分型的判断,结合发病机制推断可能原因,提供明确病因的有效检查和选择合适的吸氧治疗。
02.酸碱平衡
一、指标:
pH:正常值7.35-7.45
CO2分压:正常值35-45mmHg
HCO3-:正常值22-27mmol/L
可分为标准HCO3-(SB)和实际HCO3-(AB):标准HCO3-是指在38℃、血红蛋白完全饱和、CO2分压40mmHg平衡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反映代谢因素的影响。实际HCO3-则反映代谢+呼吸因素。所以AB-SB表示呼吸因素对碳酸氢盐的影响。若该值约等于0,提示代谢性因素影响,根据SB与正常值的关系,初步判断代谢性酸中*,代谢性碱中*,或者正常。若不等于0,提示呼吸性因素影响,根据AB-SB大于0,提示呼吸性酸中*,因为呼吸性酸中*时肾脏代偿导致碳酸氢盐含量增多。根据AB-SB小于0,提示呼吸性碱中*,因为呼吸性碱中*时肾脏代偿导致碳酸氢盐含量减少。
BB(缓冲碱):正常值45-55mmol/L。反映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碱性物质的总和,反映代谢性因素。
BE(剩余碱):正常值-3-+3。标准状态下,将pH滴定到7.40,所需要的酸/碱,加酸为负值,加碱为正值。
阴离子间隙(AG):正常值8-16mmol/L。为血浆中未测得的阴离子与未测得的阳离子的差值,计算公式:AG=[Na+]-[Cl-]-[HCO3-]。意义:因为HCO3-缓冲进入体内的酸,所以AG升高值=HCO3-降低值。主要用于代谢性酸中*。
二、运用:
根据六步法分析血气分析结果:
1、判断H+浓度和pH是否相符
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equation判断H+浓度和pH是否相符,从而推断血气分析结果是否真实。
2、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pH值判断有无酸中*或碱中*。
3、呼吸因素还是代谢性因素
注:PaCO2正常可见于轻度的代酸代碱,即没有呼吸代偿,或见于呼吸调节功能弱的小婴儿和重病患者。而轻度呼酸或呼碱的状态下、时间不足以发生代偿的情况下可能出现HCO3-浓度正常。
4、代偿是否在范围之内
如果不在预期代偿调节范围内,提示存在另一种被掩盖的代谢性/呼吸性酸碱紊乱,可以发现双重性酸碱失衡。
5、计算阴离子间隙
AG=(Na++K+)-(Cl-+HCO3-),由于钾离子血浆浓度较低,所以可以简化为:
AG=[Na+]-[Cl-]-[HCO3-]
注: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每下降1mg/dl,AG下降2.5mEq/L。
6、计算ΔAG
ΔAG=AG-(AG正常值)
预计[HCO3-]=目前[HCO3-]+ΔAG
原因:因为HCO3-缓冲进入体内的酸,所以AG升高值=HCO3-降低值。
意义:根据预计[HCO3-]与[HCO3-]正常值进行比较,判断有无代谢性因素影响,进而发现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三、临床意义:
1、代谢性酸中*
(1)病因:①肾脏排酸功能障碍:常见于肾衰竭、肾小管疾病、应用碳酸肝酶抑制剂等;②HCO3-大量丢失:见于腹泻、烧伤病人;③代谢功能障碍:乳酸酸中*、酮症酸中*;④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常见于大量阿司匹林使用(乙酰水杨酸)、使用大量含氯酸性物质;⑤高钾血症;⑥血液稀释。
(2)分类:①高AG代谢性酸中*常见于代谢功能障碍、水杨酸中*;②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血氯升高)见于其他所有情况。
(3)影响: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通过高血钾造成室性心律失常,通过影响Ca2+代谢造成心肌收缩力降低,通过降低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类的反映造成血管扩张与血压降低,故休克时首先要纠正代谢性酸中*,才能减轻血流动力学的障碍。酸中*也会增加儿茶酚胺类的释放,目前认为以7.20为界,pH7.20以正性肌力作用为主,pH7.20以负性作用为主。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酸中*影响氧化磷酸化,导致供能障碍;通过增强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使γ-氨基丁酸增多,造成抑制作用;③对骨骼系统的影响:慢性肾衰竭伴酸中*会促进骨骼钙盐释放进行缓冲,影响骨骼发育。
(4)治疗:①原发病的治疗。②碱性药物的使用:主张血气监护下分次少量补碱,以碳酸氢钠为主。③注意低血钾和低血钙:由于酸中*下H+-K+交换可能掩盖患者低血钾的情况;由于酸中*导致血浆蛋白释放结合的钙离子,造成游离钙离子增多,纠正酸中*后可能会引起游离钙减少而导致的手足搐搦。
2、代谢性碱中*
(1)病因:①酸性物质丢失过多:呕吐、肾脏丢失如大量利尿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②HCO3-摄入过多:多为医源性;③低钾血症;④肝功能衰竭:血氨过多引起。
(2)分类:①盐水反应性碱中*: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继发醛固酮增多,引起排酸增多,导致碱中*。多见于呕吐、应用利尿剂时。②盐水抵抗性碱中*:见于非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其他病因。
(3)影响: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由于γ-氨基丁酸分解增强而生成减少引起兴奋表现。②对神经肌肉的影响:血浆游离钙减少,导致应激性增大,表现为腱反射亢进,手足搐搦。若合并低钾血症,可肌肉麻痹而不表现。③低钾血症:神经肌肉症状或心律失常表现。④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目前认为与碱中*引起血红蛋白亲和力增高,释放氧气困难,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有关。
(4)治疗:①对于盐水反应性碱中*以补液为主,必要时补酸补钾。②对于盐水抵抗性碱中*需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3、呼吸性酸中*
(1)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梗阻,排出CO2受限。
(2)影响:①CO2舒张血管,脑血流增多,颅内压升高;②CO2麻醉引起肺性脑病。
(3)治疗:①治疗原发病。②改善通气功能:但如果患者已进入慢性期,发生肾脏代偿,过快降低PaCO2,会出现代谢性碱中*,使病情复杂。③慎用碱性药物:慢性期肾脏代偿,体内已产生大量碱性物质,不宜继续补充。
4、呼吸性碱中*
(1)病因:①过度通气: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水杨酸、铵盐等药物的使用;②机体高代谢如高热、甲亢等;③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
(2)影响: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类似代谢性碱中*表现,但由于低CO2血症导致血管收缩,造成更严重的损伤。②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更容易引起低钙导致抽搐。③低钾血症和血红蛋白亲和度增高,组织缺氧。
(3)治疗:①最主要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对症处理。②吸入含5%CO2的混合氧气。③纠正低血钙。④对于一些有精神因素的病人,可以适当镇静。
总结:酸碱代谢紊乱多为二重性甚至三重性,而且酸碱平衡随着疾病发展和治疗措施的改变,原有的失衡可能被纠正甚至转变,需要反复评估,而且代谢中各离子相互关联,所以针对血气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判断病因和预估对机体的影响,最终做出相应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03.电解质
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氯、钙等。血钾正常值为3.5-5.5mmol/L,血钠正常值为-mmol/L,血离子钙正常值为1.05-1.35mmol/L,血氯正常值95-mmol/L。
其中以钾最为重要,下面重点介绍血气分析中血钾的有关内容。
一、临床意义:
1、高钾血症
(1)原因:①输入过多,多为补钾过多或输入库存血(因为红细胞破坏,导致细胞内大量钾进入血液中);②排出减少:肾衰竭、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或肾小管病变引起对醛固酮敏感性降低、使用潴钾利尿剂等;③细胞转移障碍:酸中*(H+-K+交换)、糖尿病(胰岛素缺乏引起转移钾障碍,高血糖导致细胞脱水,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升高促进向外转运)、组织分解(同库存血)、缺氧(钠钾泵转运障碍)等;④假性高钾血症:多见于白细胞或血小板增多病人。
(2)影响:①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急性作用,轻度升高(5.5-7.0mmol/L)引起静息电位到阈电位的值减小,导致感觉异常。重度升高(7.0mmol/L)时静息电位大于阈电位,导致弛缓性麻痹。②对心肌的影响:兴奋性改变(原理同神经肌肉作用);因为高血钾导致膜通透性增大,钾离子外流增多,4期自动去极化减慢,自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严重时导致心脏骤停;影响Ca2+,导致收缩性降低。心电图可作为诊断,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主要表现为由于K+通透性增大,复极化加快,代表复极化的T波高耸;传导性降低引起的PR间期延长,QRS波增宽;收缩性降低引起P波,R波减小。③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引起代谢性酸中*。
(3)治疗:①停用一切含钾食物药物;②钙剂拮抗心脏*性:通过提高阈电位,恢复心脏兴奋性和增加钙离子内流提高收缩性;③糖+胰岛素、β-受体激动剂(通过cAMP激活钠钾泵)转运细胞外K+到细胞内;④乳酸钠或碳酸钠作用:通过碱化血液、Na+拮抗心脏*性、促进肾小管钠钾交换排泄、增加血液渗透压扩容稀释;⑤透析或离子交换树脂。
2、低钾血症
(1)原因:①摄入不足;②丢失过多:呕吐腹泻导致大量含钾消化液丢失,使用大量利尿剂、盐皮质激素增多、肾脏病变多尿期、肾小管酸中*、镁缺乏等导致肾脏失钾增多;大量汗液蒸发引起;③分布异常:碱中*、大量胰岛素使用、β-受体活性激活,低钾周期性麻痹。
(2)影响:①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急性期导致弛缓性麻痹,以下肢肌肉为主。②对心肌的影响:通过降低膜K+通透性,导致K+外流减少,引起静息电位到阈电位的值减小,产生兴奋性增高;通过4期K+外流减少,产生自律性提高;静息电位的降低,引起0期Na+内流减少,产生传导性降低;轻度低钾引起Ca2+内流增多,表现为收缩性增加,但重度低钾会引起代谢障碍而变性坏死,收缩性降低。心电图最典型的早期表现为ST段压低。对于心肌细胞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和洋地*中*。③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由于K+是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低钾会造成代谢障碍,以骨骼肌和肾脏为主。④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引起代谢性碱中*。
(3)治疗:以补钾和治疗原发病为主,兼顾其他酸碱电解质失衡。
总结:由于K+与心肌细胞、酸碱平衡紊乱的密切关系,被认为是电解质中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