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工作中经常见到有多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十有八九也会有冠心病,仿佛“三高”人群与冠心病是孪生姐妹,相生相伴,那他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何种逻辑关系呢?为什么明明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四种病却紧紧连在一起?
01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
高血压能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血压越高,对动脉管壁的压力也就越大。过高的血压对动脉壁的压迫和血流的冲击作用,可使动脉内膜发生机械性损伤。另外,当血压升高达一定程度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动脉收缩和痉挛,尤其是中小动脉。由于动脉收缩和痉挛,一方面使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另一方面又加重了高血压。
尸检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承受压力和血流冲击最大的部位。
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对冠状动脉的损害。由于血压增高,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刺激血管内皮下平滑肌细胞增生,使动脉壁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和黏多糖增多,减少了对动脉壁上胆固醇等物质的清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致管腔狭窄,心肌血供随之减少,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导致了冠心病的形成。
另外,高血压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可直接损伤动脉血管壁,使冠状动脉痉挛,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约70%的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舒张压的升高而增加,单纯收缩压升高也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血压升高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硬化的动脉又使血压更加升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相互影响。
02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生化基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降低以及载脂蛋白B增高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可损害动脉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肿胀和剥脱,血管通透性增加,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胆固醇可通过受损部位在动脉内膜中沉积,成为稍隆起的病灶,继之动脉内膜的纤维组织增生,将病灶包围、固定,形成粥样斑块。斑块表面可发生溃疡,其粗糙的表面易产生血栓,附壁血栓的形成可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高脂血症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之一,也是促进血小板活性增高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血脂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升高,而且血脂的升高幅度与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较血脂正常者其冠心病危险性增加5倍。大多数高胆固醇血症与后天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有关,少数与家庭遗传有关。
03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
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约50%患有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且发病年龄较早。糖尿病病程越长,出现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大,病变也越严重。一般认为,其病程超过10年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约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高。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体内脂蛋白酶活性下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使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心肌供能不足,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增加,使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心肌易出现缺氧。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强,使血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易形成血栓。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出现兴奋、紧张、情绪不稳等,易致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急性缺血。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使患者感觉神经末梢受损,痛阈增高,即使发生严重的心肌缺血,疼痛也较轻微或无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
可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是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关键,了解了其中的原理,让大家更加直观的知道它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值,其背后蕴藏着诸多危害,早期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阻断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