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基于年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和性别进行标化后,我国高危人群的比例为10.3%(95%CI:10.2-10.3)。高危人群比例在东北地区为12.6%(95%CI:12.4-12.8),华北地区为11.4%(95%CI:11.3-11.6)较高(95%CI均超过11),在华南地区为8.0%(95%CI:7.8-8.2)较低;说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风险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导致各地区人群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并不相同。这些地理分布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与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有关。
超大样本研究
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筛查的万人中,经过基于研究序列ID的系统抽样,共有,人纳入本研究。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9岁,,人(60.1%)为女。,人(60.6%)居住在农村地区,,人(17.6%)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元人民币,,人(22.8%)接受了高中及以上的教育,,人(98.0%)拥有社会医疗保险。
分别有41.3%、31.0%、17.0%和44.1%的研究对象具有血压升高、总胆固醇升高、血糖升高和超重或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20.0%和7.8%的研究对象分别自报了目前吸烟和饮酒行为;22.3%的研究对象体力活动量不足。各类不健康膳食行为的比例最低为蔬菜摄入不足(17.5%),最高为豆类摄入不足(76.4%)。
相比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研究对象的收入和教育水平较低,且水果和豆类的摄入不足的比例更高。与其他地区相比,华东地区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较高(57.1岁),华南和华东地区研究对象家庭年收入在50,元及以上的比例更高。
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分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的东亚地区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表,本研究结合调查对象既往的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或脑卒中病史,将预计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大于20%的研究对象定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对象。在所有研究对象当中,16.6%(95%CI:16.6~16.7)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
在纳入的区县当中,这一比例从最低2.8%到最高的34.2%;在基于年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和性别进行标化后,高危人群的比例为10.3%(95%CI:10.2~10.3)。从区县水平分析,最低为3.1%,最高为24.9%,中位比值比为1.52。心血管疾病高危对象比例地理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P值小于0.1)六个危险因素集群
经因子分析发现六个危险因素集群,在男性和女性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类似;在未进行缺失数据填补的数据中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的结果也没有发生改变。在总的变异当中,以下六个危险因素集群分别占16.2%、13.6%、9.5%、8.8%、7.9%和7.4%。
●NO.1肥胖危险因素集群,其在体重指数和腰围上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9;
●NO.2血压危险因素集群,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上的因子载荷均接近0.9;
●NO.3主食危险因素集群,主要反映了全谷物和豆类的摄入不足;
●NO.4副食危险因素集群,主要包括了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和红肉的摄入过多;
●NO.5吸烟饮酒危险因素集群,因其在这两项危险因素上的因子载荷较高;
●NO.6代谢和体力活动危险因素集群,因其因子载荷在血糖、血脂和体力活动上较高。
6个危险因素集群的地理分布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