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书
冠状动脉心肌桥:基础与临床影像诊断
心脏的血液循环称冠状循环(coronarycirculation),由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及冠状静脉组成。其生理功能是供给心肌氧和营养物质,带走其代谢产物。每次心跳,心脏都要消耗能量,故心脏本身必须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虽然心脏只占体重的0.5%,而作为心脏血供**来源的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却占心脏总输出量的5%[1]。
1.冠状动脉的开口位置
正常冠状动脉分左、右两支,起于主动脉窦(aorticsinuses或sinusesofvalsalva)。主动脉窦的上界呈弧形隆起,称为主动脉嵴。主动脉在左、右窦有冠状动脉的开口,位于嵴下方者为窦内,位于嵴上方者为窦外。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绝大多数位于窦内,并且左冠状动脉开口稍高于右冠状动脉开口。营养心脏的动脉有左、右冠状动脉,均发自升主动脉起始部的主动脉窦。主动脉窦在主动脉内壁和主动脉瓣之间,共有三个,通常按其位置命名。在正常体位时,这三个窦一个在前方,两个在后方,分别称为前窦(anteriorsinus)、左后窦(leftposteriorsinus)和右后窦(rightposteriorsinus)。例如,室间隔位于矢状方向时,则两个在前方,一个在后方,分别称为右窦(rightsinus)、左窦(leftsinus)和后窦(posteriorsinus)。通常多采用后一种命名[2]。
冠状动脉开口部位一般位于主动脉窦,根据我国心脏统计资料:左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左窦的窦内者占92%,开口于窦外者为8%;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右窦的窦内者占94%,开口于窦外者为6%。冠状动脉口在横向上的位置时,如果将主动脉窦分为左、中、右三等份作为标志,左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左窦的中1/3者占88%,开口于左1/3者占7%,开口于右1/3者占5%;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右窦的中1/3者占90%,开口于右1/3者占10%,未见有开口于左1/3者。左冠状动脉口比右冠状动脉口高2~4mm[3]
2.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左、右冠状动脉在心脏胸肋面的分布范围变化不大,但在心脏膈面的分布范围因左、右冠状动脉的发育程度不同而出现较明显差异。根据CT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在膈面分布区域的大小可分为3型[4],见表1-1。
(1)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较粗大,除发出分支供应左心室膈面外,分支还越过房室交点,供应右心室膈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包括后室间支和房室结动脉均发自左冠状动脉。此型约占28.7%,若左冠状动脉主干发生阻塞或前降支与旋支均同时受累,可发生广泛性左心室心肌梗死,且窦房结、房室结及左右束支均可被累及,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预后往往不佳。
(2)均衡型:左、右心室的膈面各由本侧的冠状动脉供应,左、右冠状动脉的分布区互不越过房室交点。后室间支为左或右冠状动脉的末梢支,或同时来自左、右冠状动脉。此型约占5.6%。
(3)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在心室膈面的分布范围较大,除右心室膈面外,还越过房室交点及后室间沟,分布于左心室膈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后室间支来自右冠状动脉。此型*多见,约占65.7%,故膈面心肌梗死多由右冠状动脉阻塞引起。表1-1文献报道的冠状动脉分布类型[4]
3.副冠状动脉
除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窦外,有时还可有小的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窦,称为副冠状动脉(accessorycoronaryartery),出现率约44%。副冠状动脉多数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口附近的主动脉右窦,一般较细小,可分布于动脉圆锥附近,代替右圆锥支,也可分布于右心房前壁或右心室前壁代替右房前支或右室前支[6]。
4.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1)左冠状动脉主干:绝大多数开口于主动脉左窦内的中1/3,开口距窦底约15mm。左主干的长度在2~40mm,变化较大。直径在距起点2mm处为4.0~5.0mm者占48%,5.1~6.0mm者占29%,*粗可达7.5mm。左冠状动脉主干通常与左冠状动脉窦形成45°夹角,发出后向左前下方走行于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然后分为前室间支(前降支)或旋支(左旋支)。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位于心包脏层下,较细小的分支传入心肌内,再逐级分支供应心肌细胞等组织。
(2)前室间支(anteriorinterventricularbranch):也称前降支(anteriordescendingbranch),是左冠状动脉的直接延续,绕肺动脉左缘沿心脏的前室间沟下行,远侧绕过心尖切迹,大部分止于后室间沟的下1/3,小部分止于中1/3或心尖切迹,末梢可与后室间支末梢吻合。前室间支起始部的直径为3.0~5.0mm,平均为4.0mm。有时前室间支左缘或右缘发出一支动脉,与前室间支主干平行下行,称副前室间支(accessoryanteriorinterventricularbranch)。前降支供应左心室前壁、前乳头肌、心尖、部分右心室前壁、室间隔的前2/3及心传导系的右束支和左束支的前半。如前室间支发生阻塞,可发生左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梗死,并可发生束支传导阻滞[7]。
前室间支的分支:
A.对角支/斜角支(diagonalbranch):起于左冠状动脉主干末端前降支与左旋支之间的夹角内,向左下斜行,分布于左心室左前壁,对角支出现率约43%,直径为1.0~3.5mm,平均为2.2mm。
B.左室前支(leftanteriorventricularbranch):以锐角起自前降支,分布于左心室胸肋面,可有2~9支粗细不均。一般近侧分支直径大、分支长,远侧分支直径小、分支短,向左下行,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心室前乳头肌和心尖部。
C.左圆锥支(leftconusbranch):常自前降支的近端约平肺动脉口水平处起始,向右绕过动脉圆锥,分布于动脉圆锥,并与右冠状动脉的同名分支吻合形成Vieussens环。
D.右室前支(rightanteriorventricularbranch):多为较细小的分支,起自前降支的上、中1/3,向右分布于右心室前壁近前室间沟的部分。
E.前室间隔支(anteriorseptalbranches):起自前降支的深面,穿入室间隔内,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可有8~22支,但大小、长短不一致。前、后隔支在室间隔内有丰富的吻合,是左、右冠状动脉吻合的重要途径[8]。
(3)左旋支(leftcircumflexbranch):是左冠状动脉的两大终末分支之一,沿左冠状沟向左行,绕心左缘至膈面,大多数止于心左缘与房室交点之间。起始部直径为2.5~4.5mm,平均为3.5mm。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前壁的一小部分、左心室后壁的一部或大部,甚至可达左心室后乳头肌。根据其行径的变异可分为:①回旋支相对细小,仅供应左心室的钝缘,多见粗大的对角支直接起源于左主干时;②回旋支较粗大,且贯穿整个左房室沟,沿途分出心房支和钝缘支分别供应左心房和左心室,该类约占10%;③回旋支发出多个钝缘支供应左心室游离壁。如旋支发生阻塞,常引起左心室侧壁或后壁心肌梗死[9]。
左旋支的分支:
A.左室前支(leftanteriorventricularbranch):有1~3支,通常较细小,多以锐角起于旋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上部。
B.钝缘支(obtusemarginalbranch):也称左缘支(leftmarginalbranch),是较恒定的分支,于心左缘处起于旋支,亦可于旋支起始后不远就发出,沿钝缘向下斜行至心尖,分布于钝缘及相邻的左心室壁。可有1~3支。
C.左室后支(posteriorbranchofleftbranch):以1支多见,也可有3支。分布于左心室膈面的外侧部。
D.窦房结支(branchofsinuatrialnode)或窦房结动脉(sinusnodeartery):约40%的人窦房结支起于旋支的起始段。直径为1~3mm,平均为1.5mm。单独起始或与左房前支共干。起始后向上经左心耳内侧壁,再经左房前壁向右至上腔静脉口,可以顺时针、逆时针或分叉状包绕上腔静脉口[10]。
E.心房支:是由旋支上缘发出的一些较细小的分支,可分为左房前支、左房中间支和左房后支,分别供应左房前壁、外侧壁和后壁。
F.左房前支(leftanterioratrialbranches):起自左旋支的近段,分布到左房前壁及左心耳,多为1~3支,口径为0.2~2mm。约有45%的人左房前支可经升主动脉后方、左右心房前方到达上腔静脉根部成为窦房结动脉。左房中间支(leftintermedianatrialbranches)起自左旋支,出现并不恒定,偶尔可发育强大,远达上腔静脉口附近、成为窦房结动脉,当左房中间支缺如时,其分布区可被左房前支或左房旋支替代。左房后支起自左或右冠状动脉,多为1支,常被左房旋支替代[11]。
G.左房旋支(leftatrialcircumflexbranch):起于旋支近侧段,与旋支平行,向左后行于旋支的上方,分布于左房后壁。
5.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右冠状动脉绝大多数开口于主动脉右窦内、中1/3处,起点距窦底15~20mm,起始处口径为3.0~5.0mm,*粗可达7.0mm。右冠状动脉口径多较左冠状动脉口径小。右冠状动脉起始后行于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再沿冠状沟右行,绕心锐缘至心脏膈面,一般在房室交点区或于该区的右侧分出两个终支:后降支和右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的后1/3(其中有房室束左脚的后支通过)及左心室后壁。若右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可发生后壁心肌梗死和房室传导阻滞。
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
(1)窦房结支(branchofsinuatrialnode):约60%的人窦房结支起于右冠状动脉起始段10~20mm以内,口径为1.2~2.2mm,靠近右心房前壁向内上行,直达上腔静脉口,并包绕上腔静脉口[12]。
(2)右圆锥支:又称圆锥动脉(conusartery)、漏斗支(infundibularbranch)、脂肪垫动脉(adiposeartery),分布于动脉圆锥前方,常为1支,并与左圆锥支吻合。其起点多有变化,可起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推荐阅读每日荐书
《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第6版
每日荐书
《骨肌影像诊断学(非创伤性疾病)(原著第2版)》
每日荐书
《临床腹部磁共振诊断学--原则.时机.方法》
每日荐书
《磁共振伪影与假象》
每日荐书
《乳腺影像诊断必读》(第2版)
新书推荐
《头颈部肿瘤影像学:诊断、分期、监测》中文版问世!
每日荐书
《放射治疗淋巴结临床靶区勾画指南》
每日荐书
《断层解剖学(第2版)》
每日荐书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实用图解指南》
每日荐书
《心血管影像病例精读》
每日荐书
《头颈部影像诊断学(原著第3版)》
每日荐书
《放射学非官方指南:例胸部X线片实践》
每日荐书
《扩散加权及扩散张量成像:临床指南》
每日荐书
《腹盆部影像诊断陷阱与典型征象》
重磅新书
《儿科影像诊断学》,儿科影像的鸿篇巨制,邵剑波、李欣教授主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