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论著射频消融术对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
TUhjnbcbe - 2021/5/14 15:57:00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在本公号留言删除!

本文刊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7(01):27-31

作者:赵伟,王建平

通讯作者:王建平

摘要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对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房功能、结构及血浆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浓度的影响。

方法

收集年1月至年12医院医院93例行RFCA治疗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室性期前收缩的不同起源,分为左心室组(30例)和右心室组(63例),另选取4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左心房功能和结构,并比较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BNP浓度和左心房功能及结构的变化情况。

结果

相比对照组,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左心房射血分数(leftatrialejectionfraction,LAEF)及左心室每搏排血量(leftventricularstrokevolume,LVSV)均明显下降,左心室内径(leftventriculardiameter,LVD)、左心房内径(leftatrialdiameter,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ventricularposteriorwalldiameter,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leftatrialstrainrateduringleftatrialsystole,LASRa)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LAEF明显高于左心室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LAD均明显低于左心室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左心房应变率(leftatrialstrainrate,LASR)、LASRa和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leftatrialstrainrateduringleftventricularsystole,LASRs)较左心室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前血浆BNP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血浆BNP浓度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血浆BNP浓度均明显低于左心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起源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出现血浆BNP浓度升高、左心房功能和结构受损的情况,右心室起源的患者经RFCA术后血浆BNP浓度、左心房功能及结构改善均明显优于左心室起源的患者。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是目前临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一种主要术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左心室容积和逆向改善左心房重构的作用[1-2]。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是临床常用于评估心脏疾病患者心脏功能损伤程度和患者预后状况的一种主要指标[3]。直至目前,有关不同起源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RFCA手术前后血浆BNP浓度和左心功能变化情况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为此,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RFCA对不同起源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血浆BNP浓度和左心房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旨在为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年1月至年12医院医院93例行RFCA治疗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室性期前收缩的不同起源,分为左心室组(30例)和右心室组(63例),另选取4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左心室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61.88±9.17)岁;体质量指数为(21.88±2.94)kg/m2。右心室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为(60.95±12.19)岁;体质量指数为(21.94±3.13)kg/m2。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8.98±10.14)岁;体质量指数为(21.24±2.04)kg/m2。3组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1)对照组均为本院常规体检健康人员;(2)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4];(3)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接受RFCA治疗,具备手术指征;(4)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4h室性期前收缩负荷量超过10%;(5)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病程超过12个月。排除标准:(1)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其他心律失常病史;(2)伴有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肝及肾功能异常;(3)伴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疾病;(4)存在手术禁忌证或手术失败;(5)临床资料不全。

1.2方法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均行RFCA治疗,均由本院同一术者实施,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下进行。有效消融靶点指征:放电10s内出现与室性期前收缩形态一致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放电10s内室性期前收缩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且不再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消失后再巩固消融1~2min。RFCA成功指征:术后室性期前收缩消失,或术后30min内未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或术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不超过1次/min[5]。观察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仪(德国西门子公司)检测血浆BNP(对照组遵医嘱均于4周后返院行BNP检查),通过超声心动图(美国GE公司)测量左心功能指标和左心房结构的情况,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左心房射血分数(leftatrialejectionfraction,LAEF)及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eftventricularstrokevolume,LVSV)、左心室内径(leftventriculardiameter,LVD)、左心房内径(leftatrialdiameter,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ventricularposteriorwalldiameter,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心房应变率(leftatrialstrainrate,LASR)、左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leftatrialstrainrateduringleftatrialsystole,LASRa)、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leftatrialstrainrateduringleftventricularsystole,LASRs)。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版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研究对象入院时左心室功能指标的比较

相比对照组,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前LVEF、LAEF及LVSV均明显下降,LVD、LAD、LVPWD、LVEDD、LVESD、LASRa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的比较

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组患者手术前后LAEF、LAD、LASRs和LASR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4周LASR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LAEF、LAD、LASRs和LASR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LAEF明显高于左心室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LAD均明显低于左心室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LASR、LASRs和LASRa较左心室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3组研究对象手术前后血浆脑钠肽浓度比较

相比对照组,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前血浆BNP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血浆BNP浓度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血浆BNP浓度均明显低于左心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结论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频发可造成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受损,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造成左心房肥大和重构,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6-7]。本研究发现,相比对照组,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前LVEF、LAEF及LVSV均明显下降,LVD、LAD、LVPWD、LVEDD、LVESD、LASRa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持续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患者左心功能的受损,且与疾病的起源关系并无密切关系。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室壁激动顺序不同于正常窦性心搏,双心室的不同步收缩可造成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程度的不同,而反流的发生可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提高,而前流血量明显减少,提示心肌在进行大量的“无用功”,使心室负担加重,使心室增大,诱导心室重构的发生[8-9]。本研究发现,左心室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4周LASR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LAEF、LAD、LASRs和LASR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LAEF明显高于左心室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LAD均明显低于左心室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LASR、LASRs和LASRa较左心室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右心室起源的患者经RFCA治疗后左心房功能和结构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左心室起源的患者。因此,临床中建议右心室起源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积极采取RFCA治疗的方式。

BNP主要经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而来,其在心力衰竭代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且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超声心动图[10-12]。BNP是独立于LVEF、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的血清学指标。采用BNP评估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显示,相比对照组,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前血浆BNP浓度均明显升高;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血浆BNP浓度均显著低于术前,且右心室组患者术后4周血浆BNP浓度均明显低于左心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不同起源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血浆BNP浓度升高的情况,提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情况;行RFCA治疗后血浆BNP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右心室起源的患者血浆BNP浓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左心室起源的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使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使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出现代偿,诱导心室重构的发生,并进一步诱导心室肌的合成和分泌BNP,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心室重构的进程,并起到利钠、利尿、扩血管的作用,从而可缓解心脏功能负担,抑制心脏功能的损伤,所以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异常早期时即可测出BNP分泌的增多[13-15]。因此,BNP可客观、较早地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功能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不同起源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出现血浆BNP浓度升高、左心房功能和结构受损的情况,右心室起源的患者经RFCA术后血浆BNP浓度、左心房功能及结构均明显优于左心室起源的患者。本文认为BNP的一个正常参考界值为(42.75±12.05)ng/mL,或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但本研究仍有不足,因为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难免存在偏倚,未来多中心扩大样本量,或可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略)

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著射频消融术对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