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全国广泛开展,其中桡动脉入径已被证明优于股动脉入径,目前国内90%以上的冠脉造影及PCI均经由桡动脉入径完成。
其中,经左侧鼻烟窝部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患者体验较好,术后压迫时间相对短,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也明显降低,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冠脉诊疗中心在介入治疗时开始选择dTRA。
为了推动dTRA在国内规范、安全开展,近日中国相关领域专家联合发布了《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其中要点如下:
绝大部分患者的远端桡动脉直径可匹配使用6F桡动脉鞘管、7F桡动脉薄壁鞘管及8F无鞘导管;
dTRA显著减少术后压迫时间、出血并发症及桡动脉闭塞率,增加患者及术者舒适度;
dTRA可以逆向开通闭塞的桡动脉,也可完成动静脉瘘的再成形术;
dTRA穿刺时间更长,成功率低于桡动脉入径,需要更长的学习周期;
远端桡动脉可触及搏动,即可尝试穿刺。另外,对于桡动脉穿刺造成血肿或痉挛、需左侧桡动脉入径行介入诊疗、透析及肾功能不全、桡动脉闭塞、潜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解剖结构特殊、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等患者建议积极使用dTRA;
远端桡动脉闭塞或缺如、身高超过cm且未备有加长造影导管及指引导管时不建议使用dTRA;
远端桡动脉穿刺可选择鼻烟窝解剖区域或鼻烟窝解剖区域外区域(合谷穴解剖区域);
图1鼻烟窝解剖区域
图2合谷穴解剖区域
建议以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交汇处的“径向顶点”作为远端桡动脉穿刺的骨性定位标志。
图3远端桡动脉穿刺的骨性定位标志
常见失败原因、并发症及应对策略:
dTRA失败后,可改为同侧经桡动脉入径或对侧dTRA及经桡动脉入径,若双侧桡动脉闭塞,则改为股动脉入径;
dTRA失败后,即使穿刺点无出血,但术后仍有出血、血肿可能,建议更换动脉入径前手动压迫止血5~10min,术后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
导丝不能送入可能原因包括桡动脉闭塞、导丝进入掌深弓尺侧、远端桡动脉由手掌侧转向手背侧的自然弯曲以及桡动脉迂曲;
术前触摸桡动脉搏动或行超声检查有助于排除桡动脉闭塞;
鼻烟窝部穿刺或透视下送入导丝可避免进入掌深弓尺侧;
若导丝通过远端桡动脉自然弯曲或迂曲桡动脉困难,可将导丝撤出,将头端3~5mm塑形30°~45°弯,遇阻力稍回撤导丝,顺时针每次缓慢旋转30°再送入,反复尝试;
也可以使用0.in(PTCA)导丝顺时针转动送入,延导丝推入穿刺针套管,然后再更换为穿刺导丝或者延PTCA导丝轻柔送入鞘管(有失败风险,建议透视下缓慢尝试)。
对于远端桡动脉穿刺引起假性动脉瘤,超声指导下压迫10min,弹性绷带压迫2h可能使假性动脉瘤消失;
出现动静脉瘘时,可延长止血器压迫时间使其闭合,若不能闭合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来源:《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大拇指俱乐部.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