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myocardialischemia)
点击观看视频
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的病理状态。
易发病人群
1.中老年人群,尤其男性
2.有家族史(家族中有人患心血管疾病病)
3.长期吸烟或吸入二手烟
4.伴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
5.超重和肥胖
6.缺乏体育锻炼人群
病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血栓
3.冠状动脉痉挛
疾病类型
1.无症状型
2.心绞痛型
3.心肌梗死型
4.缺血性心肌病
5.猝死型
症状
部分患者没有症状,仅在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时,显示存在心肌缺血。大多数患者则由于心肌缺血、缺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绞痛。
除心绞痛以外,其他症状包括心跳节奏异常,速度明显加快。胸痛向四周放射,可波及肩部、颈部、下巴和手臂。呼吸困难,尤其在运动过程中。恶心、呕吐,浑身出冷汗,疲乏无力。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即可做出诊断,积极实行治疗及护理。
治疗
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溶栓药物等。
2.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广为患者接受。
3.外科冠脉搭桥术复杂多支血管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者可选择。
疾病日常管理
应做好日常疾病管理,规范用药,定期复诊,改善饮食习惯,不必过于焦虑。
1.平时留心记录症状发作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状态,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趋势。
2.按照医生的指导,规范用药,严格疾病管理,降低复发风险。
3.若伴有其他慢性心血管疾病,还应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达标。
4.调整饮食习惯,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饮食。
5.通过合适的休闲娱乐方式,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
预防
易发病人群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防范于未然,包括以下方面。
1.饮食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情绪要稳定,保持充足睡眠,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戒烟少酒,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3.适度运动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预防药物
总体策划:崔佳鑫、张婷婷
宣传稿撰写:宋晓雪、霍悦、崔佳鑫
PPT制作:张启越、张雨童、崔佳鑫
讲稿撰写:宋晓雪、张雨童、张婷婷
音频录制:张婷婷、郝雨洁
视频制作:张婷婷、郝雨洁、姜伟业、钮恺怡
指导教师:宣丽颖、白冬松
图文编辑:王志敏
审核:杜佳
责任编辑:王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