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家在阅读文章前,请花两分钟看看视频吧
一份公益,一份感动
57岁女性,头疼。T2WI示左侧颞叶前部见椭圆形边界清楚的脑脊液信号(红色箭头),周围白质见轻度高信号(*色箭头),提示为脑水肿。FLAIR示临近白质有轻微脑水肿(*色箭头),T2高信号区域信号降低(红色箭头)T1增强前后,可见病变在T1上为低信号(红色箭头),且未见强化(*色箭头)诊断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鉴别诊断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囊性肿瘤/低级别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色星形细胞瘤、多结节和空泡神经肿瘤、囊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蛛网膜囊肿血管周围间隙,或VR间隙(Virchow-Robin),是脑穿支血管由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时,临近软脑膜内陷在小血管周围(不包括毛细血管)形成的介于两层软脑膜间的间隙,是一个潜在性腔隙。VR间隙扩大多为偶然发现,但也可以产生临床症状,且需要和囊性脑肿瘤鉴别,而且VR间隙扩大还可能与老年人认知改变有关。1.概述血管周围间隙,或VR间隙(Virchow-Robinspaces),是脑穿支血管由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时,临近软脑膜内陷在小血管周围(不包括毛细血管)形成的介于两层软脑膜间的间隙,是一个潜在性腔隙。大脑皮层和基底节区动脉周围有两层软脑膜细胞,将VR间隙与蛛网膜下腔隔开,使得VR间隙与蛛网膜下腔间接相通,而基底节区静脉周围只有一层软脑膜细胞,此处的VR间隙与蛛网膜下腔直接相通。已有研究表明该间隙为脑淋巴引流途径。血管周围间隙可参与脑内局部免疫调节,脑内免疫代谢,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标志,还可能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改变相关。2.机理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机理尚不清楚,但有多个假说,包括周围神经脱髓鞘,淋巴引流途径纤维化/阻塞,血管壁通透性的改变,或继发于脑萎缩导致的真空性扩张。有研究表明,血管周围间隙扩张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病率在1.6%到3%之间。血管性痴呆患者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增加数量多于Alzheimer痴呆患者。而且,扩张的脑血管周围间隙增多也与轻微性脑部创伤有关。3.分型(1)按照发病部位可将其分为3型:I型:随着豆纹动脉走行经前穿质进入基底节,称基底节型,最常见;II型:随着髓质动脉走形进入大脑半球白质并延续至皮层下白质,称大脑半球型。常为单侧;III型:随着大脑后动脉的传通支走形进入中脑,称中脑型。在中脑下部,脑桥中脑交界处的VR间隙沿着丘脑动脉和副丘脑动脉的穿通支走行。(2)按形态可分为:单发囊型,呈孤立类圆形囊状;局部簇集型,呈多发条状、线状;单侧为主的密集囊型;蜘蛛网型。前两种多见。4.临床表现多无临床表现,仅为脑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可有多种非特异性临床改变,如头疼、眩晕、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视觉改变等。其严重程度与VR间隙扩大程度、位置及占位效应有关。但是,由于其形态表现多样,有时和囊性脑肿瘤表现类似,VR间隙扩大时可导致误诊。因此,需要对其和一些脑肿瘤进行鉴别,以确定是否以及何时进行回访检查。中脑下部黑质和大脑脚旁的巨大VR间隙扩张可引起占位效应,导致阻塞性脑积水。这时需要手术治疗,如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术。5.影像学检查MRI为主要检查手段。血管周围间隙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椭圆形、圆形或管状结构,边界光滑,通常为双侧,且小于5mm。一般情况下,血管周围间隙的信号与脑脊液相同。弥散不受限。增强扫描无强化。本病例中,血管周围间隙扩张位于颞叶前上部皮层下白质内。周围常可见FLAIR高信号,这和囊性脑肿瘤表现类似,但实际上是神经胶质过多导致。若临近血管,则血管周围间隙的诊断更为确定。有时,VR间隙可显著增大(巨大/瘤样VR间隙),可产生占位效应,周围可有T2及FLAIR异常信号,与囊性脑肿瘤表现类似,这种巨大VR间隙常见于中脑丘脑区。扩张的VR间隙不随时间延长而发生改变,这点可以与肿瘤鉴别。6.鉴别诊断临床上常需要对VR间隙和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鉴别。需结合病灶位置、大小及形态综合考虑。(1)病灶随时间改变,腔隙性脑梗死早期表现为T2-FLAIR高信号,一个月后病灶中心高信号减低,周围反应性胶质增生呈高信号,而VR间隙信号不随时间改变;(2)大小,一般认为大于5mm的为腔隙性脑梗病灶,小于3mm的为VR间隙,但并不能作为唯一鉴别标准;(3)病灶是否对称能否作为鉴别标准尚未被证实。年轻男性,前胸壁畸形。诊断:漏斗胸(重度)漏斗胸(PectusExcavatum)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发病率为1/,男多于女,为4:1。漏斗胸表现为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内凹陷,第1、2肋骨和胸骨柄常在正常位置,第3-7肋软骨及胸骨体向内凹陷,状如漏斗,医学上称之为“漏斗胸”。漏斗胸可以是对称性的也可以是不对称性的,大多发生在出生时或1岁以内的婴儿。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与家族遗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是肋软骨区域不均衡生长所导致,肋软骨发育过快,胸骨被向下挤压形成漏斗。亦有认为是膈中心腱过短时将胸骨和剑突向后牵拉所致。胸骨及肋软骨凹陷可以使胸腔变窄,压迫心脏和肺,影响心肺功能,使小儿肺活量减少,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耐量降低,小儿的体格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测量方法:CT指数(Haller指数):Haller指数=凹陷最低点的胸廓横径(A-Haller)/凹陷最低点到椎体前的距离(C-Haller)在正常人平均指数约为2.52<3.2轻度3.2~3.5中度重度﹥3.5男,62岁,双下肢麻木无力半年。T12以下平面浅感觉减退。最后诊断:胸椎布氏杆菌病T11/12为著病史:男性,56岁,近1月出现双侧眼睑下垂,晨轻暮重。穿刺病理:胸腺瘤(B2型)左侧胸膜转移,左侧胸腔积液。侵袭性胸腺瘤和淋巴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均常表现为前、中纵隔肿块。因肿块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临床上胸腺瘤和淋巴瘤均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及全身不适等症状,但临床特点不尽相同。淋巴瘤好发于青壮年及老年男性,而胸腺瘤多于40岁以上发病,小于40岁的胸腺瘤患者相对少见。胸腺瘤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低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红斑狼疮、巨食管症等。而淋巴瘤多伴有低热及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部分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虽然比例不高,却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淋巴瘤经放疗后病变均有程度不同的缩小或消失,而胸腺瘤对放疗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恶性淋巴瘤,多采用手术治疗。位置:侵袭性胸腺瘤CT上多表现为局限于前纵隔或延伸至中纵隔肿块,肿块多偏向纵隔一侧,而淋巴瘤肿块多为双侧性。密度:恶性胸腺瘤密度不均匀,囊变坏死多见,部分见少许点片状钙化;淋巴瘤密度尚均匀,囊变坏死较少见,钙化亦少见,其钙化多出现在放疗后,故未经治疗的肿瘤钙化大多数为胸腺瘤。强化:增强扫描侵袭性胸腺瘤坏死囊变区未见明显强化,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与淋巴瘤强化程度相近。边缘:侵袭性胸腺瘤边缘有浅分叶,部分边缘呈结节状突起;淋巴瘤边缘一般较光滑。周围侵犯及转移:侵袭性胸腺瘤以直接侵袭的方式向邻近组织生长,侵犯纵隔间隙,纵隔内脂肪间隙可被肿瘤组织填充,增强扫描显示大血管被推移包绕或导致明显狭窄,心脏大血管接触面呈铸型生长,可穿透胸膜侵犯肺组织,较少远处转移,浅表淋巴结肿大少见;恶性淋巴瘤则以浸润性生长,侵犯周围组织结构并向全身转移,易出现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但很少侵犯胸膜。侵袭性胸腺瘤可出现胸骨及肋骨直接受侵及转移,而纵隔淋巴瘤较少出现骨质受侵。女,58岁,16年前因“多发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2周前体检发现直肠占位。外院肠镜:距肛门10cm处可见约2cm×1cm糜烂型肿物,周边隆起,质地脆;病理活检示直肠黏膜慢性炎症,腺上皮有轻度异型增生。肛诊(KC位):距肛门8~9cm可触及一质硬肿块,凸入肠腔,肠腔稍狭窄,边缘不清,活动性可,无触痛、压痛,指套退出见暗红色血迹。MRI检查:直肠上中段局部管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1.2cm,呈多发斑点状稍短T1、长T2信号,管腔稍狭窄,肠壁柔软,DWI呈轻度不均匀扩散受限,其范围长约3.9cm,下缘距肛门约7.9cm。子宫未见明确显示。静注钆喷酸葡胺(Gd-DTPA)后增强扫描,见直肠上中段病变早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信号显示稍低。以上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之用
更多内容请添加小编
添加小编请大家自报家门(备注)
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