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金陵古都
出生缺陷防治再谱华章
——第十届金陵胎儿医学高层论坛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培训班盛大开幕
年11月13日,第十届金陵胎儿医学高层论坛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培训班线下会议在六朝古都南京拉开帷幕。此次会议由江苏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医院主办,江苏省围产医学会前主任委员、南京医院/医院孙丽洲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大会特别邀请了杨慧霞教授、胡娅莉教授、*教授、王谢桐教授、赵爱民教授、冯玲教授、刘俊涛教授、赵扬玉教授、王子莲教授、张建平教授、刘彩霞教授、孙路明教授等,围绕胎儿医学、产前诊断、产前筛查、遗传基因病等相关课题进行学术讲座。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11月12日和13日晚上、14日下午,共举办12场线上学术讲座,11月13日和14日上午在南京曙光国际大酒店召开线下学术会议。今天是线下部分第一天学术讲座的精彩内容。首先是简短的开幕式。
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南京医院/医院孙丽洲教授主持,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教授、医院朱滨海教授分别致辞,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和学员,近些年,江苏省出生缺陷防治有了长足的进步,孙丽洲教授的金陵胎儿医学高层论坛功不可没,经过十年的发展,这个论坛已办成金牌论坛、品牌会议。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此次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希望各位学员学有所成。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王巧梅巡视员在线上致辞:首先祝贺江苏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培训班及第十届金陵胎儿医学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十年,十届高层论坛,伴随着-年中国妇女发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和国家两个五年规划的实施。这期间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启动健康中国行动,共同经历了胎儿医学学科的逐步建立,并稳步发展。这期间金陵胎儿医学高层论坛及技术培训班能够始终跟随时代发展的脉搏,围绕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大局,紧扣妇幼健康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要求,聚焦医务人员职业发展和基层服务的需求,很好的促进了学术交流、学科发展和胎儿医学的进步。大会主席、学科带头人孙丽洲教授,从创建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到目前带领江苏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团队,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领导下,在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连续举办论坛和技术培训班,为全省和全国相关省份培训了大量的临床、咨询、重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为规范和推动初中吸烟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本次盛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分享,能为胎儿医学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希望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更多的投身于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加快人才培养和基因技术新理念的推广,为预防出缺陷提供技术保障,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再做贡献。最后预祝论坛和培训班圆满成功。之后会议进入学术讲座环节。
上午学术讲座孙丽洲教授(南京医院/医院)
胎儿心率不齐的临床诊治进展
胎儿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胎儿异常,一般孕周越大其发生率越低,大多是自愈性的,其发生率0.6-2%。致病的母体因素包括孕早期使用可疑致畸药物史、孕期接触可疑致畸药物、孕期患有代谢性或结缔组织疾病等、孕妇高龄等。胎儿因素: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缺失或反向、NT3mm、胎儿水肿或者积液等。临床类型包括:胎儿心律不齐、胎儿心动过速、胎儿心动过缓。胎儿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胎儿心律失常,约占85%,以房性早搏多见,一般发生在妊娠晚期,多为短暂性或一过性改变,预后良好。胎儿心动过速通常心率大于次/分,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扑动、室性心动过速,总发生率为妊娠总数的0.4-0.6%,容易合并胎儿心脏异常,伴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胎儿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胎儿心动过缓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最佳时机18-22周,对患病风险极高的孕妇可提早到12-14周,然后在20-24周复查。胎儿心脏的检查方法还包括:胎儿超声心动图、胎儿心电图、胎儿心磁图。胎儿心率失常的治疗方法: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宫内手术治疗。
*教授(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
疫情常态化下的出生缺陷防控
出生缺陷防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发展、人口*策的改变,出生缺陷防控的要点随之改变。新的人口*策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出生缺陷绝对数仍较大,仍是世界上发生数最多的国家。新形势下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仍较高,如高龄、高危因素、环境因素等。出生缺陷复杂性所带来的挑战。出生缺陷病种上万种,复杂性高,绝大多数为罕见病,发生率极低。出生缺陷病因复杂,多数病例原因不明。胎儿是一个特殊个体,出生缺陷疾病负担重,公众对胎儿完美的追求需求太多。技术的质量控制是技术发展中的薄弱点。缺乏防治技术质控的意识、机制、质控指标体系、实施方案、新型质控手段,尚未构建出生缺陷防治技术质控信息化平台。新模式、新方法、新理念对临床决策的冲击。基于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决策是全球趋势,对高质量证据的需求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证据。鼓励按照循证证据和技术规范进行临床决策,对运用证据指导临床咨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决策取决于循证证据、技术规范、临床经验、个人的考量。疫情常态化时代,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