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王深明教授专访看不见的外周动脉疾病
TUhjnbcbe - 2021/4/15 19:14:00
北京主治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8744638.html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患者群的扩大,PAD(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十年间PAD患者人数增长23.5%1,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成为继脑卒中和冠心病之后又一全球性健康问题。为此,我们医院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为我们分享看不见的外周动脉疾病。

您好王教授,PAD作为慢性疾病,管理与治疗同等重要,PAD发生部位不同,其表现也不同,如四肢、腹腔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等缺血性改变,涉及血管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康复科等多学科,您作为血管外科专家可以谈谈PAD多学科协作的意义吗?

外周动脉疾病的特点是治疗的阶段性以及病程的不可逆转性。多学科协作对于PAD的管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年ESC(欧洲心脏病学会)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指南强调多学科管理治疗外周动脉疾病,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相结合以改善预后。手术治疗只是PAD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院前的危险因素控制及围手术期管理、术后随访及功能康复锻炼都是保证远期良好效果的重要措施。

院前肥胖、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控制需要内分泌科和心内科专家指导,PAD手术决策主要由血管外科负责。但PAD患者的临床事件发生往往是全身动脉硬化在局部的表现,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病变、颈动脉病变、颅内血管病变,需要心内科、神经内外科协作对心脑血管事件作出风险评估和预防。PAD患者血运改善后需要骨科和整形科协作积极进行创面修复,促进溃疡愈合。而院后随访和康复锻炼需要康复科积极参与。PAD患者的行走锻炼对维持动脉的通畅性,建立侧支循环至关重要。

总之,PAD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多学科协作可延缓疾病进程,改善患者预后。

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治疗或旁路手术是症状性PAD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可快速改善症状和肢体血流情况,但即便是在下肢血管重建术后,PAD患者仍存在较高的肢体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对于改善PAD的长期管理、长期预后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呢?

首先,需要对PAD患者全身血管情况建立整体观念,PAD是动脉硬化疾病在外周动脉的局部表现,需要对PA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及其他部位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预防和治疗建议。

其次,需要认识到PAD疾病治疗的阶段性以及病程的不可逆转性,在重建血运后需采取持续药物治疗,按期密切随访,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监督运动锻炼等综合措施,降低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PAD与冠心病、脑血管病同根同源,但有调查显示,通过检测ABI,发现只有5.7%的患者被确诊,90%以上的患者被漏诊,且仅有17.9%的PAD患者有症状,绝大部分是无症状PAD患者,在其他学科就诊时,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您能谈谈临床上其他学科应如何做到早期识别患者,进行专科管理?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年龄大于70岁、吸烟、糖尿病、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合并其他已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进行PAD的常规筛查,需注意是否存在下肢症状,如间歇性跛行是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如出现静息痛、皮肤破溃等表现则应考虑PAD可能,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对于症状轻微且不典型的患者,可通过检查患者下肢动脉搏动情况帮助判断,对于高危人群可每半年至一年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如发现下肢动脉搏动消失、超声显示动脉狭窄或闭塞,可考虑CTA或MRA检查等,并立即转诊至血管外科专科诊治。

对于具有PAD症状及体征的患者,推荐采用ABI作为诊断检查方法。当患者ABI为正常值或临界值(>0.9)但存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推荐采用运动后ABI(平板运动实验)检查。同样应进行超声和CTA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严重程度和范围,为下一步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FowkesFGR,RudanD,RudanI,AboyansV,DenenbergJO,McDermottMM,etal.Comparisonofglobalestimatesofprevalenceandriskfactorsforperipheralar-terydiseaseinand:asystem-aticreviewandanalysis.Lancet.;:-40.DOI:10./S-(13)-0.

专家简介

王深明教授

医学博士、FACS、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导师,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广东省、广州市保健办会诊专家。医院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和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名誉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国际静脉学联盟中国静脉学会会长,国际血管外科学会副主席,美国血管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委员,亚洲血管外科学会理事、亚洲静脉论坛主席,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会长、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主任、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国家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博士学科点专业科研基金评审委员,《中华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等多个核心期刊副总编辑。《AnnalsofVascularSurgery》编委。近十年共主持国家“”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发表SCI收录文章篇,参编著作30部,主编专著1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包括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COMPASS亚组结果:稳定性心血管疾病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从“抗凝+抗板”双通道治疗中持续获益

拜瑞妥?外周动脉疾病适应症隆重上市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xgzx.talkmed.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深明教授专访看不见的外周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