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
年4月7日,在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会隆重召开。医院张运院士、医院傅向华教授以及医院吴平生教授莅临本次会议,并就共识背景与冠脉微血管疾病诊治等内容进行了精彩介绍。
张运院士指出,距冠脉微血管疾病的文献报告出现已有半个世纪,但有关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一直未写入国际指南。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正式将此病列入冠心病临床类型,并提出初步诊疗建议。但迄今为止,国际上仍无针对冠脉微血管疾病的指南或共识,我国临床医师对于此病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
因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基础研究学组、介入心脏病学组、女性心脏健康学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等四个学组的专家着手编写《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共识》),历经17个月最终定稿,并拟于《中国循环杂志》年5月第32卷第5期正式发布。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microvasculardisease,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小样本临床研究显示,在具有心肌缺血症状但冠造显示非阻塞性病变的患者中,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约为45%~60%。
谈及本部《共识》亮点,张运院士提到,这是国内外首部关于CMVD的专家共识,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广泛共识性。其次,编写组首次提出了CMVD诊断和治疗的6大专家建议,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另外,《共识》高度重视我国学者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文献,并提出了与国外专家不同的CMVD临床分型,从而使该共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并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对于冠脉微血管疾病与传统大冠脉病变在诊治方面的异同点,傅向华教授表示,冠心病或者缺血性心脏病,从病理生理学上而言是心肌血运供求关系失衡造成的缺血缺氧性心脏病。在整个循环通路中,任何阶段的病理改变或者功能性变化都可能引起相对应的缺血缺氧性变化,广义上可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或冠心病。
目前对冠心病的临床认知多停留在心外膜下大血管病变上,但后者在循环解剖及功能上只起到血液运达传送作用,仅占冠脉循环总循环面积的5%左右,后续更多依靠的是深入到心肌内的微循环系统。在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存在客观缺血症状但缺乏大血管病变证据,那么除了怀疑冠脉痉挛这类动力性狭窄以外,还应考虑到微血管病变。
在治疗上,冠脉微血管疾病与大冠脉病变的处理存在相似之处,如控制传统风险因素、加用传统抗心绞痛药物(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使用新型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尼可地尔及伊伐布雷定)、女性使用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及介入治疗。
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因机制上不能专门作用于微血管而疗效有限;而ACEI的抑制血管重构作用,他汀的抗炎作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则有益于对微血管疾病的治疗。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物中,尼可地尔(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具有类硝酸酯作用及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作用,在冠脉微血管疾病治疗中循证证据较多。
吴平生教授指出,冠脉微血管病变是导致冠心病的基本机制,并可增加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CMD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和阻塞性冠脉病变并存。
而在临床实践中,冠脉微血管病变所涉患者人群广泛,包括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女性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PCI术后患者、心梗后患者等。正确识别CMD并积极改善冠脉微血管功能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
正如古语所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张运院士表示,《共识》之目的在于解决一些问题,更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对于冠脉微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目前仍存在不少空白,值得广大心血管病医师进行深入探讨。在冠心病诊治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需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