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话健康: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真相
中年人大部分在40岁以前就发生了血液病变,甚至出现早期和中期动脉硬化,此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血液和血管病变的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剧。血管被堵塞50%时,人们不会有感觉;当血管被堵塞70%时,组织器官受损严重,症状才会全面突显;当出现视觉模糊、口齿不清、口眼歪斜、四肢无力、健忘、心悸、头晕、运动迟缓等症状时,心脑器官已经病变,无法正常工作。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悄然入侵!今天主播郭力就带您探寻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真相。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盲目治疗,只能无功而返。只有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真正的诱因,才能对症下药。各国心脑血管疾病专家经过半个世纪探索,终于找到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元凶——七大危险因子(高血粘、高血脂、高血凝、高纤维蛋白原、动脉粥样硬化、自由基过多、微循环障碍)。它们如“七颗地雷”埋植于人体血管内,互相影响,互相引发,随时都可能引发爆炸......
正常人的血液中,血脂、血粘、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都是保持相对平衡的即医学称之人体阴阳平衡;但由于生活方式、环境水源污染(如农药、化肥、添加剂、杀虫剂、增长剂等,在水果、蔬菜、粮食、肉类、饮水等残留有机化合物),导致人体内有机化合物超标,饮食不当等不良因素引起的血液病。血液中血脂代谢紊乱,甘油三脂、低密度蛋白、胆固醇过高,而能够清除多余血脂的“血液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过低,从而引发高血脂、高纤维蛋白、高血凝、高血粘。导致动脉粥硬化的形成,血液中的栓子增多,血管管腔变得狭窄或堵塞,各组织器官缺乏血氧供应,而体内自由基增多,脂质过氧化,引发微循环障碍,引起一系列的器官病变。当病变到了一定程度,心脏冠状动脉血管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引发心肌急剧的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心绞痛,左前胸后背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另外,血液中的栓子随着血液流动到脑部,引起栓塞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出现头昏、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急性引起血管破裂、脑溢血、心肌梗死;慢性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塞、高血压、脑血栓、偏瘫、痴呆等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七大致病危险因子在人体的危害
1、高血脂:在人体内危害: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形成生物垃圾,导致人体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粘,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2、高血粘:在人体内危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升高、血液流速减慢,导致人体促进血栓形成,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血管硬化。
3、高血凝:在人体内危害: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损害血管壁,导致人体内血管堵塞,发生脑血栓、器官缺血缺氧、血管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4、高纤维蛋白原:人体内危害:包裹血液杂质、粘附血管,损害血管壁。导致人体血管堵塞,器官缺血缺氧,血管硬化,引发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
5、动脉粥样硬化:在人体内危害:形成粥样斑快;管壁凸起、管腔狭窄加剧、血脂、血粘、血凝、血栓形成,导致人体内冠心病、脑梗塞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6、过多自由基:在人体内危害:氧自由基过多,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生物膜,损伤心肌细胞,导致人体内气管炎症,组织衰老、心脏脑血管疾病久治不愈等。
7、微循环障碍:在人体内危害:微血管阻塞,循环障碍、血液细胞活力减退,促进血粘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导致人体内机体组织失调,高血压、器官缺血性或出血性反复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1.6亿中国人的噩梦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万人。调查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达1.6亿多,每天有上百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疾病总死亡率的51%,预计年,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增至3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首次发病年龄2/3小于60岁。
发病率高:心脑血管疾病年发病率高达13.6%,每天以5万人速度递增!
死亡率高:占总死亡人数的51%!
残疾率高:脑中风病人致残率高达75%,冠心病,病人丧失劳动能力!
复发率高:心脑血管疾病(心梗、脑梗)复发率高达85.3%!
并发症多:由心脑血管意外引发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不计其数!
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真相
一直以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承受着巨大的恐惧和痛苦;经济负担、家庭压力、死亡的恐惧、生活的约束.......然而患者除了被动接受,还能做什么?难道真的没有解决办法了吗?难道就这样盲目的吃一辈子药吗?在恐惧中度过余生吗?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不治不行,治了还犯,反复发作呢?
多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忽视预防和根本性治疗。病情发现晚,病医院,绝大多数已经血液、血管、器官都已经病变的程度,此时医生们选择以控制病情和缓解痛苦为主,大多采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方法;血管堵了吃点扩张血管的药,让血管扩张;血脂高了,吃点降压药,但无奈的是药效过后血脂反弹了......当反复治疗都无效了,就动手术,装支架、心脏搭桥......患者不但有巨额的经济负担,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一直以来都是医生们为挽救生命而无奈的选择。但面对一个又一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又反复复发造成的疾病或死亡现实,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专家自嘲到:“我们提供的治疗就象在做一个简单而重复的游戏,虽然我们很熟练地挽救生命,然而疾病又会很熟练地重复着。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可怕的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完全是被动者。”
要想彻底治疗,必须净化血脂、软化血管、消除血液沉积斑块、清除血液、血栓垃圾。血液是供给生命动力的源泉,当血液中的自由基增多时,会损伤血管内壁,使血液流畅受阻,血管内壁沉积物增多,内膜增厚形成斑块。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越来越差,斑块脱落,形成血线栓,进入血液中随时能阻塞血管,所以说血液和血管好坏决定人的寿命。20岁,血液质量良好,黏稠度低,血流畅通,血管壁光滑平整,富有弹性,血液流动快速畅通,可以承受各种血压的变化而不破裂。40岁,有50%血管堵塞,血液中不断积累血垃圾等有害物质开始恶化,血液黏稠度上升,流动性变差,同时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逐步形成一层厚厚的*色脂质,沉积物黏附在血管壁上,血流受阻,血管弹性变差,进而引发血管粥样硬化,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脑供血不足等疾病发生。50-60岁以上,血液质量进一步恶化,血液黏稠增多,血流不畅,同时血管壁上的脂质沉淀物恶化为*黑色,形成血线栓,血管流通进一步狭窄,血线栓随时阻塞心脉、动脉等,脑动脉血管较窄处,直接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60-80岁,有血栓形成,血管流通狭窄,血管弹性极差,血栓阻塞在心脏动脉、脑动脉等血管较窄处,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从而导致死亡,危害发生在人群35-80岁之间。
郭力感悟:我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无止境的工作,匆忙的脚步……这些已经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一道“风景”。人们似乎繁忙的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