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糖尿病治疗的十一大误区
TUhjnbcbe - 2021/3/19 14:30:00
这些误区即影响到患者治疗措施的实施,又妨碍了各项操作的达标,糖尿病医生要经常提醒、督促和检查糖尿病患者不要走入这十一大误区.

···········专家简介···········

苑灿明,主任医师,中国国际名医名药联合会会员,山东省糖尿病协会理事,原兰陵县疾控中心糖尿病科主任医师,医院糖尿病科专家。

多年来,他潜心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期间,共发表相关医学论文和报道79篇,先后获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临沂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临沂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等多个奖项。

一,对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足: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也就是说是一种目前还不能治愈的疾病。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肥胖导致体内胰岛素抵抗而产生糖耐量异常或II型糖尿病,经过合理的饮食及规律性运动疗法体重下降,使胰岛素抵抗减轻,从而纠正了糖耐量异常,也有部分患者确诊I型糖尿病时血糖很高,而应用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因为放松了饮食调节和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后,血糖还会升高。因此,糖尿病要多学一些糖尿病知识,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的知识始终贯彻到自己治疗糖尿病的实践中去,糖尿病医生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向糖尿病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危害性,只有严格的控制病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

ニ、没有不适的症状,就认为血糖控制良好: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虽然升高但还未达到肾糖阈值(8.9一一10mmo1/L),老年人有肾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可达到13.9mmo1/L,就不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一般24小时从尿中排出葡萄糖的量超过25克时,就产生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意味着血糖不高或血糖控制良好,尿糖阴性也不能说明血糖控制满意,此时只能通过检测了解血糖的控制程度,以便于及时调节治疗方案.

三、只注意血糖控制,忽视了其它因素的治疗: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平日里只关心血糖控制,而忽视了其它诸多危险因素的监测治疗,有的患者整年不测血压,即便发现高血压,达到/mmHg,也不愿使用降压药物控制,其理由没有不适症状就没有必要用药物去控制血压。也有部分病人不重视血脂监测,即使血脂监测异常,也不进行药物和饮食治疗,还有些肥胖症伴II型糖尿病患者,不注意减低体重。认为“将*肚”好,误认为是健康的表现。还有些病人不注意监测血糖,即便血糖高也不用药,还有糖尿病病人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喜欢甜食,为了自己一时的舒服,而不愿意去改,这样长期下去,糖尿病大血管、小血管、冠状动脉、眼底动脉、肾动脉硬化产生,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影响到生命,也使医疗费用大大增加。

四、只控制了主食,而忽视了副食,尤其是脂肪类食品的控制: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只是单纯主食控制而忽视了副食的管理,在短时期内餐后2小时血糖可能无明显升高,但长期下去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潜在危险,其一是由于长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导致身体的热量供应减少,体内的自动调节动员脂肪的脂解供应能量难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肝糖原异生作用促进血糖升高。其二是由于食物中含热量高的脂肪(食物成分含的热量,脂肪9Kcal/g、蛋白质和糖为4Kcal/g),显著低于脂肪所含的热量,摄入过多,供体内的总热量随之增加,促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吃水果,回答“可以”,但要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而定,如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餐后在8--10mmo1/L,可以选一些糖量低、维生素丰富和膳食纤维素多的水果吃,如:青苹果,柚子,西红柿、*瓜等,吃水果时间最好选择在餐前半小时或两餐之间.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FBG8mmo1/L和或P2hBG》11.1mmo1/L)。如果再吃水果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水果,暂时还是不吃为好,实践经验提示某些患者吃香蕉、白薯、红枣(尤其是干枣类、胶枣类食品葡萄干等可能使血糖升高。)下面提出六项健康饮食的建议供参考:(1)每餐要食用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要食用膳食纤维较高的粮食,如:粗粮、全麦面包等,并要多吃蔬菜、豆类(肾功能良好)和低脂乳类制品。(2)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全部脂肪量的7%.(3)降低含甙脂肪的摄入量,留意食品包装上是否含有含甙脂肪酸及其食量.。(4)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少于mg/dl).(5)每周至少两次鱼,但不建议油煎或油炸。(6)烹调要以少油25g/天,少盐5g/天为宜.

五、运动中的误区:部分患者把家务劳动当作体育锻炼的做法不全面。因为做家务劳动是一种机械性的单纯性重复动作,做某一种家务劳动仅能使得某一部分肌肉得到锻炼,而另一部分肌肉仍处于休闲状态,得不到全身肌肉和器官的锻炼效果,达不到糖尿病所要求的锻炼目的。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参加运动时,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越有益于健康,减肥效果越好。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葡萄糖,当葡萄糖消耗后,才开始动用脂肪的消耗.而剧烈的运动使机体处于ー种应激状态,促使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而使血糖上升。再就是活动量过大对已患有心、脑血管及下肢血管等动脉硬化疾病的患者不利。剧烈的锻炼使人筋疲力尽,使锻炼时间缩短(小于1小时),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只有以规律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是由于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因此脂肪消耗的快。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很高(》20mm01/L)时,再进行剧烈的劳动和运动不仅不能降低血糖,反而使血糖升高,有的甚至于发生酮症酸中*,必须提醒患者警惕。另外告诉糖尿病患者,晨练比暮练好的概念是不对的,因为早晨血液粘稠度较高,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此时也是心脏病容易发作的高峰期,空腹晨练容易诱发低血糖的现象发生,故早晨锻炼问题颇多,*昏是锻炼较理想的时间段,因为*昏时人的心率、血压最平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应激能力是一天的最高峰,体内化解血糖的能力达到最佳水平,所以晩餐后1-一-2小时进行锻炼是值得提倡的。糖尿病患者应把早5-一9时作为自己的“警戒区”,在此时间内情绪要保持稳定,也不要参加较大运动量的活动。总之,糖尿病患者参加运动或活动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而异、注意安全。运动之前应该全面的进行体格检查,便于医生评估适合参加何种运动及其活动量多少为宜。一般而言,每周消耗0Kcal热量的低运动最有利于健康。

六、注射胰岛素就是对胰岛素的依赖或成瘾: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I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B细胞遭到破坏,遗传性、免疫性、感染性、药物性,而造成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I型糖尿病血糖较高和应激状态(高热,严重感染、重度外伤、外科手术、急性心梗、急性脑梗塞或出血,精神创伤等)或并发症(眼底视网膜II一一III期以上DN,CHD,MI、糖足、糖TB、脑梗塞、脑卒中后)或继发性糖尿病(胰切除术、肝源性糖尿病、垂体性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病、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另外,糖尿病妊娠、妊娠糖尿病、消瘦性糖尿病都需要长期或短期应用胰岛素,由此可见: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是病情的需要,而不存在胰岛素依赖或成瘾的问题。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麻烦、惧怕、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的思想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相信通过糖尿病医生的正确指导以及自己临床实践的摸索,特别是病情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一定能消除这些顾虑的.

七、不重视足的保护:当糖尿病患者因下肢大、小血管阻塞和神经性病变而引起肢体血液供应减少和营养不足,再合并细菌、真菌性感染的足即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使下肢产生功能障碍,严重者要截肢,若并发菌血症或败血症可导致急性心衰、肾衰或金身衰竭而危及生命。糖尿病的预防除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养成每晚用温水洗脚的习惯,洗后用吸水性较强的软布擦干,特别要擦干趾间的皮肤,再用一些植物油或护肤品擦拭足部,防止皮肤干燥缵裂,尤其对皮肤容易干燥的老年患者更为重要.(2)修剪指甲时避免损伤足部甲沟的皮肤,若有皮肤损伤必须及时到外科或皮肤科处理,以免发生感染.(3)穿合适、柔软、舒服的鞋袜,尽量避免穿硬性皮鞋和紧鞋袜,以防擦伤足部的皮肤或影响足部血液循环等(4)避免足部皮肤烫伤,如使用过热的洗脚水、热水袋、物理热疗等。(5)避免足部的外伤.(6)寒冬季节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冻伤。(7)及时治疗足部已有的胼胝体、鸡眼和真菌感染。(8)走路时间不要过长、过急、过多。(9)自己和家人经常查看足部皮肤,发现有损伤或感染的征象,应及时找医生处理。(10)戒烟或少吸烟:吸烟可加重微血管痉挛,以及大血管病变。

八、老年糖尿病患者不注意饮食的控制:部分老年I型糖尿病患者不太重视饮食的调节,平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愿吃多少就吃多少(能让撑着死,不要饿地慌),甚至包括一些甜食和含糖高的水果(香蕉、葡萄等)。这样导致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易产生急慢性并发症。老年人血糖达标标准目前无统一的标准,加拿大糖尿病调查委员会提出的控制标准:空腹血糖《8mmol/L(mg/dl),餐后2小时血糖12mmo1/L(mg/dl),HBALc不超过正常上限的1%,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定制饮食方案时需个体化,应注意的问题:(1)要照顾到患者原来的饮食结构,纠正不利于控制血糖的饮食习惯。(2)选择低糖、低脂、低盐,适量蛋白质,增加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食谱。(3)参考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饮食方面的知识教育。只有在实施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再吃必要的糖尿病药物,才能控制血糖,也才能有健康的身体,以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九、不重视精神因素对血糖的影响:糖尿病患者易患精神障碍性疾病,如精神创伤时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明显升高,而使血糖随之升高,此时血压也会升高。日本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心理障碍性疾病的比例是非糖尿病人的3倍,其中以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国内资料报道: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30一-46.5%,其中超过10%的患者有重度抑郁症状,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糖尿病患者易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与心理负担过重有关,主要表现在:(1)增加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困难。(2)夫妻生活的烦恼。(3)糖尿病遗传给后代而影响子女的健康.(4)害怕丢掉工作而下岗。(5)慢性并发症的自我恐惧感.(6)剥夺了自由饮食的权利而沮丧。这些因素使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或忧虑状态。因此对糖尿病的诊治不仅要指导患者治疗糖尿病,同时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治疗的十一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