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少年立志,他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功成名就,荣誉加身,他说,医学领域的创新关乎生命,决不可为了博人眼球刻意作秀,而应该完完全全为了病人。
耄耋之年,初心不改,他说,苦生命所苦,乐生命所乐,这就是我对医学这份事业的全部心思。
大医至诚,95岁高龄仍坚守医生岗位,坚持查房、教学、指导临床工作,他就是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
陈灏珠
陈灏珠是中国心血管病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内科诊疗的研究工作,对冠心病、先心病、风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诊治的研究有丰富经验。先后获国家、*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余项,荣立一、二、三等功6次。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年11月,陈灏珠出生于香港。父亲陈国伦毕业于*校,常年任职*队;母亲吴云香没有念过书,但待人接物诚恳认真。受家庭的影响,陈灏珠幼年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年,12岁的陈灏珠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巨变:母亲因高血压中风离世。他后来回忆说:“那个年代很多病没法治,母亲患高血压常头疼,可却没药能把血压降下来。”
感受到生命在病魔面前的脆弱无力,年幼的陈灏珠在心底立下了学医的志愿。
年,日*攻陷香港,父亲带领全家回到老家广东新会。年,陈灏珠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先后收到了国立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和国立中正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年国立中正医学院校园,(右二为陈灏珠)
面对山河破碎、家国飘零的境况,年轻的陈灏珠抱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情怀,踏上了学医之路。
苦难是一所学校
由于战火蔓延,国立中正医学院曾几度被迫搬迁,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才回到南昌。
战时流亡,学生没有教材,只好把老师讲授的内容当堂记录下来,动作稍慢,就会跟不上进度。在陈灏珠六年的大学时光里,这样的经历让他学到三样东西:快速记笔记、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不向困难低头。
对陈灏珠来说,苦难也是一所学校,这段颠沛流离的日子,除了带给他受用一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目睹了战火中生命的脆弱后,他真正体悟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更加坚定了行医济世的使命感,以及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年,陈灏珠大学毕业,医院的一名住院医生。医院的第一天起,陈医院,一住就是整整六年。
医院对刚入院的住院医师实行24小时工作制,病人有任何情况,住院医师都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病房。没想到,这“24小时制”,他一做就是几十年。
后来,即使没有再做住院医师,医院每次有危重病人需要心内科医生参与抢救,陈灏珠还是召之即来。无论白天深夜,无论严寒酷暑,他都会医院。
他的儿女从小就熟悉父亲的格言:“爸爸是医生,医生的时间永远是用来服务病人的。”
首创“心肌梗死”病名
50年代初,陈灏珠主动报名参加为解放*防治血吸虫病的医疗队,并荣立三等功,年,他加入抗美援朝医疗队,在齐齐哈尔救治肺结核病人。
年防吸血虫于浙江嘉兴(前排右五陈灏珠)
在临床医疗的实际历练中,陈灏珠逐渐对心内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在做完住院医生后,他选择了心内科作为专业。
年,在心内科专家陶寿淇先生的指导下,陈灏珠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论文《心肌梗死(二十九例分析和二例报告)》,这是“心肌梗死”病名第一次在国内被定义和使用,之后,“心肌梗死”这一病名被医学界所公认,并沿用至今。
从事心血管内科介入性诊断
年,陈灏珠升为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介入性诊治。
在那个没有心脏超声设备的年代,心内科医生无法通过X光或心电图直观地诊断疾病。陈灏珠决定采取介入性诊断方法——将一根导管顺着病人的血管进入心脏内部,从而探知病情。
医院草坪(左一为陈灏珠)
在老师的带领下,医院建立了上海第一个心导管室。此时,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右心导管检查,即让导管通过手上的静脉,抵达患者的右心房。陈灏珠决定另辟蹊径,从左心介入。
陈灏珠为病患做检查
年,他和心外科医生搭档,在国内首创了左心导管检查。这种对心脏直接进行检查的介入诊断法,大大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质量。
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专著《心脏插管检查的临床应用》,详细阐述了心导管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教授曾说,他就是读着这本书一步步开始做心导管检查的。
开启我国现代冠心病介入性诊断的先河
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关于研究冠心病、开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和治疗的工作如火如荼。年,中美两国外交关系恢复,外宾在学术交流中反复讲述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引起了临床医生和卫生行*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