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致脑心综合征心电图改变
孙楠梅勇王德国王安才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现代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脑血管病的急性发生、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样的心电图改变。动态研究脑血管病与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与预后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本文将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期间的心电图异常改变作一综述。
急性脑血管病(卒中)由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而严重威胁着现代人的生命健康,根据其发病特点而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1]。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临床上脑血栓形成最为常见,脑出血次之。但不论何种卒中,均属于内科急症,短时间内未妥善处理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现代人高脂高糖的饮食结构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成为发生脑血管疾病的诱因[2]。从组织结构上看,脑血栓形成是由于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血流缓慢或血液成分改变和黏度增加,致使血管闭塞。近年来,已有众多研究表明在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心电图等的动态改变。急性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已列为脑心综合征的研究范畴。
1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形式多样,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房室阻滞、室内阻滞、心室高电压、交界性逸搏心律等一系列心脏节律的改变;还包括ST-T段压低或抬高,异常J波,T波低平、双向、倒置,U波出现或增高,QTc间期延长、QT离散度(QTd)延长等一系列心肌复极异常表现[4]。有研究表明,在急性脑血管病致心律失常中,出现较多的为ST-T、QTc间期延长等复极改变,可能与颅内压骤升过程中交感神经持续兴奋有关,且心室肌复极异常常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Togha等[5]研究发现,有超过90%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患者心电图会出现类心肌缺血样改变、QTc间期延长等;如果研究将既往有过心脏疾病并且仍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在外,那么上述改变的比例将会降低8%~40%。
2出血性卒中与心电图
众多研究表明,急性脑血管疾病诱发的心电图改变中以出血性疾病为著[6]。结合病理分析,在急性脑出血发生过程中,局部脑组织由于出血水肿会对脑组织产生挤压,促使脑室压力骤升;颅内压的升高可直接刺激心血管调节中枢,或通过诱发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间接导致心电紊乱。在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往往合并有循环系统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超载,这往往会增加心肌兴奋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增加心肌细胞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或诱发恶性心律失常[7]。脑出血部位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密切相关,一般脑干出血最易诱发脑心综合征,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再次为基底节区包括丘脑部位的出血[8]。这可能与心血管调节中枢位于丘脑下部有关,且脑干是多个生命中枢所在位置,维持着呼吸、心跳等多种生命体征的稳定,所以此处一旦发生卒中则更容易诱发心血管意外。
2.1脑室出血与心电图
Hasegawa等[9]对脑室出血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有41%的患者心电图中出现心肌缺血样改变,心电图的改变可独立预测心肌损伤,因此临床医生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