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心冬季做这10个动作,血管可能会出大
TUhjnbcbe - 2021/1/8 20:33:00
http://www.chenzhouzx.com/czjt/8806.html http://www.chenzhouzx.com/czjt/8806.html

研究发现,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张压约升高0.12毫米汞柱。

因此,昼夜温差大的时候疾病也最爱扎堆,尤其是心血管病人,一不小心血管就容易出问题。

做这些动作,血管可能瞬间崩溃!

清晨猛地起床

上午6~10时,人的心血管壁在这个时间段最脆弱,70%~80%的心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起床时一定要遵循“”原则:醒来后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2分钟;然后坐在床边等1分钟;最后再站起来下地活动。

清晨冷水洗脸

清晨如果直接用自来水洗脸刷牙,对血管会有刺激,血管会突然收缩,一分钟内血压就会开始升高,很容易导致心绞痛发作。用40~50℃的温水洗脸、刷牙,以减轻对血管的刺激。晚上睡觉前用60℃左右的热水泡泡脚,可以促进足部血管血液循环,也有助于睡眠。

猛然回头

气温低,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猛然回头扭动颈部,会使颈动脉血液产生涡流,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或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造成急性脑中风。

避免颈部受寒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一定要戴围巾或穿高领衫,尤其不要让脖颈暴露在外。

热水浇头

气温低时,温热的洗澡水突然从头而至,身体会“措手不及”,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在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头晕、胸闷甚至心绞痛等。

洗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待脚部暖和后再慢慢往身上淋水,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此外,饱食后不要立即洗澡,要间隔半小时为宜。

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内压力,增加氧的消耗,使心率加快,心血量增加和每分钟心搏出血量增多,给心脏增加负担。

特别是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排便时太急,屏气用力,容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诱发脑溢血。

在上厕所之前,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应该带上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上厕所时不要插门,一旦出现问题家属可及时发现。清早起床后,最好喝一杯温热的开水,可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大风天外出不护头

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颈部散发,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

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曾发生过脑梗塞的老人,出门更危险。

天气寒冷,超过65岁的老人外出时可以戴个帽子和围脖。

起床马上开窗户

许多老人起床后马上出门或者开窗,这一小小的举动却有可能成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致命因素。

早晨刚从暖和的被窝离开就立即面对冷空气,寒冷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

可以在起床前将空调温度开到26℃左右,等房间暖和后,再起床。或者是先裹着被子或披着衣服在床上坐一会儿,待适应了室内温度后再起床。起床后,待身体活动开了,再开窗换气。

睡前喝酒暖身

天冷爱喝点小酒来取暖。然而,饱餐、酗酒、激动也是猝死三联征。这三种因素都能独自增加心脏负担,如果合并存在,其合力作用更可怕。

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喝一杯温牛奶,能够助眠安神。

起夜太猛

晚上水喝多了,或有尿频、尿急症状,凌晨常会被憋醒。

晚上突然下地去厕所,膀胱迅速排空,加上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极易诱发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排尿性晕厥。

即便尿憋,也要慢慢起身,穿着暖和,再慢慢走向厕所。

吃饭狼吞虎咽

人在吃饭时,心脏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脏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张压(低压)降低,大约持续30~分钟。

对于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的人群,则可能会有心慌、不适等感觉,甚至可能出现心绞痛等症状。

对于吃饭过快导致的心慌等症状,可以停止进食,坐下休息,观察症状变化,通常过一会儿能逐渐好转。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医院诊治。

每天做到8个“一”

1、一斤蔬果

维生素C(主要来源为新鲜蔬果和水果)摄入不够,会导致血管受损。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的饮食方式已经提倡了很多年,深色蔬菜应占1/2,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2、一份五谷杂粮

每天喝碗杂粮粥有助于保护血管。

表皮红色、紫色、黑色的杂粮是花青素的来源,大麦和燕麦中还有丰富的β葡聚糖。这些物质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帮助控制血胆固醇,保护血管。

3、一小把坚果

每天20克(相当于一小把坚果)坚果就能降低个体将近30%患冠心病的风险。坚果里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优质的植物蛋白和矿物质,有益人体健康。

4、每周吃一斤鱼

鱼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推荐每周吃鱼-克,也就是约半斤到一斤。

5、坐一小时动一动

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慢,血液黏稠度也会增高,气血循环受阻,自然各种疾病也容易出现。每久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5-10分钟。

6、一次步行

保护心血管也很简单,就是多走走,锻炼锻炼。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去室外,天气不好的时候在室内,每天要拿出足够的时间。

7、一份好心情

高血压患者生气的时候血压就会升得非常高,心情愉快时血压就会相对稳定。调整好情绪,凡事看开点!

8、睡一个好觉

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严重缺少睡眠,就不单单是只会觉得疲劳的问题,更可能会带来疾病。

来源:约见名医

绿色生活协同(GLS:greenlifesynergy)是以消费者为本,励志创造一个真正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新消费自组织平台!我们将协同消费者及全社会力量,打造绿色环保、健康透明的新消费环境,构建完整性的新消费生态系统!欢迎

TUhjnbcbe - 2021/1/8 20:33:00
http://www.keqiaotrade.com/jzlr/5823.html http://www.keqiaotrade.com/jzlr/5823.html
上期在《干细胞治疗历程》(点击左侧蓝色文字查看)分享中提到干细胞技术对于糖足的应用最早源于日本首先成功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来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那么本期,小讯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索下肢动脉疾病那些事儿~我们知道,血管分为静脉和动脉,那么下肢动脉疾病是怎么发生,又会出现哪些问题呢?本期就让同济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李茂全教授为大家来答疑解惑,赶紧一睹为快吧!▲点击观看精彩视频什么是下肢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疾病总体而言,其类型可以分为两大板块:一种是缺血,另一种是出血。其中,缺血是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下肢远端血管组织缺血,常见的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而出血大多是由于急性损伤或者动脉瘤破裂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但临床下肢缺血性疾病更为多见,其中又包括急性缺血和慢性缺血。

下肢缺血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进展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轻微症状期。主要表现为患肢怕冷、麻木和针刺感,检查时可发现足背有瘀斑样改变,足趾尖和趾甲明显增厚、苍白,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第二期:间歇性跛行期。主要表现为行走困难、速度减慢、行走距离缩短,并出现跛行(一般行走米以内,就会出现患肢麻木胀痛,必须停下休息片刻方可继续行走);

第三期:静息痛期。在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的基础上,主要特点是疼痛。患者行走时疼痛,休息时也疼痛,而且越是夜深人静,疼痛越剧烈。因此被称为“静息痛期”;

第四期:组织坏死期。主要表现为足趾、外踝、足跟等末梢部位逐渐出现发黑、坏死,并在坏死的基础上发生感染,形成溃烂。患者彻夜难眠,疼痛难忍。

急性缺血,严不严重?

下肢急性缺血性疾病,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一块巨石掉落从中间堵住河流导致整个下游断水,这就是医学上经常说的血栓脱落,这种血栓多来源于心脏瓣膜的附壁血栓,脱落至下肢动脉内部造成急性缺血。而目前对于下肢急性缺血最为经典的治疗方式就是取栓,之后再进行抗凝、抗血小板以及改善微循环治疗。

慢性缺血,怎么回事?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就是临床常见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导致的狭窄、闭塞。这类缺血性疾病(包括短段病变、长短病变、部分闭塞、完全闭塞等)往往占据临床工作的主要部分。

本期了解了什么是下肢动脉疾病及其分类与临床分期,下一期我们就进一步谈谈该如何治疗,小讯期待迎刃而介每期都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科普知识~如果有想要进一步了解的也随时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噢~下期再见啦~

审稿专家

李茂全教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学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LymphologyandOncology》Chief-in-Editor,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联盟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美国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海外委员,上海市介入放射学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上海肿瘤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放射学学会分子影像组副组长,卫生部高值耗材招聘南方科学家,上海市*府采购咨询专家,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编委,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外科杂志常务编委,肿瘤杂志编委等多个杂志编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糖尿病足细胞与介入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常委,血管植入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委员会副主委(主持工作),中国介入医学产业与科技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推荐阅读

往期精彩回顾

李茂全教授专访:脂肪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的特点李茂全教授专访:“管住嘴,迈开腿”,这6个字帮你远离糖尿病足迎刃而介期

糖尿病足的前世今生迎刃而介00期

介入治疗真面目迎刃而介期

糖尿病足的治疗:医患配合,“天下无双”迎刃而介期

神奇的干细胞治疗迎刃而介期

糖尿病足的救星迎刃而介期

干细胞治疗历程﹌﹌﹌﹌﹌﹌﹌﹌﹌﹌﹌﹌﹌﹌﹌﹌﹌﹌﹌﹌﹌﹌﹌﹌﹌﹌﹌﹌﹌﹌﹌﹌﹌﹌﹌﹌﹌﹌﹌﹌﹌﹌﹌﹌﹌﹌﹌﹌﹌﹌﹌﹌

▼▼按下列步骤获取全年学术日历▼▼

血管资讯VascularNews

专注血管外科领域宣传与继续教育新媒体

合作联系

18616800

VascularNews

.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心冬季做这10个动作,血管可能会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