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螺旋CT结合图像容积处理,CT血管造影于20年前诞生了。由一系列的CT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创新所引发的,经过之后的15年,推翻传统血管造影术---此前的70年一直是无可争议的血管疾病的诊断参考标准,CT血管造影术成为了诊断和显示大多数心血管异常首选产品。
本文回顾了CT血管造影术的演进,从其发展和早期挑战到成熟产品,提供对于心血管疾病发现和治疗独有的视野。所选的临床挑战,包括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周围血管疾病、主动脉支架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移植和评估及冠状动脉疾病,这些是关于CT血管造影是如何改变我们对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呈现了对比的例子。最后,结合最近推出了多能谱成像的功能,组织灌注成像及由迭代重建致减少辐射剂量等探索,思考对于CT血管造影术持续改进与发展。
概要
?受卓越的技术进步所驱动,CTA(CT血管造影术)已经成为诊断并管理血管性疾病的主导影像方式。
?CTA提供了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病理生理学和自然历史的新见解。
?优化的CTA技术可以综合评价外周血管性疾病。
?经导管心血管治疗的进步,包括主动脉支架与主动脉瓣膜植入技术,与CTA所提供的新见解是相关的。
?CT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进一步增强了CTA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
过去的20年,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定性方面发生巨大的转变。随着CTA(CT血管造影)、对比剂增强法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和主动脉瘤腔内支架修复等技术的引入,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血管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金时期。
年代早期,几乎每一例准备接受血管手术、需要确诊肺栓塞、疑似创伤性主动脉损伤、颅内动脉瘤或者肾性高血压的病人,都要进行传统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该项技术诞生于年(1),并在年(2)引入了Seldinger穿刺导丝引导技术之后,被大幅改良并沿用至今。
结合注射器、胶片(自动)替换盒、透视、平片、减影技术的稳步提高,直接动脉造影术已经发展为各种血管性疾病诊断与定性的参考标准。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可以同时进行介入诊断与治疗。
它的局限性包括费用、不适和侵入性检查所带来的风险,尤其是无需同时进行干预治疗的时候;不能显示血管壁、血管外周组织和终末器官实质的情况;基于投影采集的性质导致三维(3D)辨别能力差;必须多次注射对比剂和反复曝光来显示空间相互关系;选择性的动脉注射对比剂导致远端管腔显示受限。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年(3、4)首次报道,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技术,它依赖于流动-增强模式,待技术进一步改进,它将成为血管性疾病诊断的一种主流模式。
同时,常规CT采集10mm层厚标准(5),已经被视为一项趋于成熟的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中,但是对血管性疾病评价有限,仅可以通过跟踪腹主动脉瘤的横断面图像评估主动脉破裂的风险。ofCT血管造影(CTA)得以实现的主要技术支持是在年临床上引入了螺旋(6)(7)扫描,标志着进入容积CT时代。它的主要贡献是取代了“步进扫描”(stepandshoot)的采集模式。该模式是在一次横断位图像采集的时候,扫描床是静止的,而在下一次机架旋转重启扫描前,扫描床前移至下一个扫描位置。螺旋扫描是在扫描床进动中连续采集,可在单位时间内覆盖更大的扫描范围。
其他方面的优势是可以采集静脉团注对比剂的首过(动脉期),当它流经特定的血管区域。在早期,床速受限于机架每转的层厚,例如,机架每转1秒,层厚3mm,则床速为3mm/秒。另一个限制就是X光球管热容量,它限定毫安量(也因此噪声增加),及扫描时间小于30秒,结果同样的扫描参数下最大覆盖范围是9cm(8)。
第一篇描述CT血管造影(CTA)的文章发表在年11月的放射学(Radiology)杂志上(9,10),并且展示了快速容积覆盖与3D可视化的可能性。
从年到年,单排螺旋CT限制了CTA进入到各个不同的血管领域。采用大于1的扫描螺距之前,一个层厚3mm,30秒的扫描,最大覆盖的范围是9cm,因此,限制了在颅外颈动脉(10)、Willis环(11),肾动脉(12,13)(图1a)及近端腹主动脉(13)中的早期应用。
而3mm层厚是最多用于多平面重建(MPR)与3D容积再现(VR)重建,早期的CTA研究者能有效地利用螺旋CT5mm层厚重建的横断面图像来评价中心肺动脉(14)与胸主动脉(15)。
随着临床引入1~2之间的扫描螺距(16),,最大的解剖覆盖范围增加了1倍,为扩大其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包括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评价、创伤患者主动脉损伤的探查及制定动脉瘤治疗计划的关键环节-主动脉定性和定量分析。
随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