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敏州(医院)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类疾病,随着研究进展,血管新生机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地位被日益重视,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传统中药麝香保心丸是临床常用的冠心病治疗药物之一,其快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已被长期的临床实践所证实。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证实药物还具备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疗效,本文将对此传统中药促血管新生的机制进行简述和探讨,希望对读者的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1治疗性血管新生背景介绍
血管新生机制的发现是冠心病诊治的一大进步,治疗性血管新生是缺血心肌的重要代偿机制。研究发现,缺血、缺氧、炎症、应激、机械因素、一氧化氮(NO)等理化因素均会影响血管新生,应用包括硝酸酯类、他汀类、某些中药、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也会对血管新生造成影响。
尽管缺血缺氧可能使部分冠心病患者自发形成新生血管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但其速度和血管密度均不足以代偿机体需要,这使得促治疗性血管新生成为了冠心病研究的新热点。
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已被确认,但由于给药途径、药物载体、剂量等问题尚未解决,目前尚未被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等缺血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明确的疗效,随着临床研究进展,发现临床常用的冠心病治疗药物麝香保心丸具有提高VEGF、bFGF表达水平的作用,这项发现无疑另辟蹊径,使得通过服用药物调节血管生长因子水平,最终达到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成为可能。
2基础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具促血管新生,助侧支循环形成作用
2.1促进CAM模型血管生成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汪姗姗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利用动物模型分别评估了麝香保心丸对鸡胚绒毛尿囊(CAM)模型血管生成的影响及药物对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管腔结构形成的影响,验证药物是否具有促血管生成效应。结果提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50g/L浓度的麝香保心丸10μl组CAM血管数显著增加,血管分支增多。此外,麝香保心丸可促进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疗效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趋势,其大剂量组(2g/L)的细胞数多于其小剂量组(1g/L)。此外,麝香保心丸可以促进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EGF和bFGF,两种生长因子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高。凝胶电泳结果提示,加入麝香保心丸后内皮细胞VEGF和bFGFmRNA表达明显增高。
此项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在体内能促进CAM的血管生成,在体外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其促血管新生机理可能与药物能使内皮细胞表达VEGF和bFGFmRNA增高并释放VEGF和bFGF有关。
2.2助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侧支循环形
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能减轻患者心肌缺血坏死、预防和延缓缺血性心脏病和室壁瘤形成、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此项作用包括原有侧支血管的开放和新侧支血管的形成。
一项在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进行的研究采用血管面密度和梗死范围这两项指标评估麝香保心丸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血管面密度是直接反映侧支血管形成最可靠的解剖学指标,梗死范围也间接反映侧支循环情况,梗死面积越小,说明侧支循环越丰富。研究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梗死边缘区VEGF、bFGF和Ⅶ因子的表达量及血管面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验证了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大鼠缺血心肌冠状动脉侧支血管形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2.3双向调节血管新生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