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菲凡医讯热点速递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
TUhjnbcbe - 2020/12/11 1:28:00

编者按:本月世界血栓日,我国首部《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正式发布,是集合我国20余医学科室专家的工作小组结合近5年国内外指南和临床研究进展,采取目前国际主流的指南制定方法编撰而成。旨在指导我国临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上期小编带您了解了指南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治疗相关建议,本期我们继续了解动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相关内容。

动脉血栓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等,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最主要的动脉血栓疾病,最新「中国心血管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万冠心病患者,农村死亡率为.79/10万,城市死亡率为.61/10万,造成极大的死亡危害和医疗负担。指南对该部分人群的抗栓治疗给予了详见的建议,具体如下:

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和稳定性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治疗方案有所差异。STEMI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闭塞,起病急、病情重,应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灌注。该类患者溶栓与抗栓的治疗建议详见表1。

表1指南关于STEMI的溶栓与抗栓治疗建议

NST-ACS患者确诊后即应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给予以下一种胃肠外抗凝药物治疗,包括普通肝素(UFH)、依诺肝素、比伐卢定和磺达肝癸钠,对于PCI的患者,如果术前使用依诺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术中建议继续使用依诺肝素,不建议UFH与其交叉使用,具体建议详见表2。

表2指南关于NST-ACS患者的溶栓与抗栓治疗建议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需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相应的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术中抗凝治疗,具体建议详见表3。

表3指南关于稳定性冠心病的抗栓治疗的建议

CABG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方式之一,在其术前术后需要进行抗栓治疗以预防血栓再次形成,具体建议详见表4。

表4指南关于CABG患者抗栓治疗的建议

出血高危患者由于其自身特殊性,其抗栓治疗需进一步谨慎。指南指出冠心病患者接受抗栓治疗前,应仔细评估缺血与出血风险,己知出血高风险患者,推荐首选出血风险较小的抗栓药物。具体建议详见表5。

表5指南关于出血高危患者抗栓治疗的建议

02

卒中(IS)患者

IS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急性IS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复发。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对于IS急性期抗栓治疗指南给予了详细的建议,详见表6。

表6指南关于IS急性期抗栓治疗的建议

IS主要包括非心源性和心源性两大类,复发风险高,卒中后应尽早开始三级预防,有效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复发和死亡的重要手段。IS二级预防抗栓治疗建议详见表7。

表7指南关于IS二级预防抗栓治疗的建议

03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

外周动脉疾病又称为周围动脉疾病(PAD),主要指除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以外的动脉疾病,病理异常主要包括动脉狭窄、闭塞及动脉瘤。指南主要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急性动脉缺血中的肢体动脉缺血等抗栓治疗给予了建议。具体内容详见表8。

表8指南关于外周动脉疾病的抗栓治疗的建议

相关文献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杂志;98(36):-.

本资讯由赛诺菲心血管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览之用。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在任何情况下被视为治疗建议。

—END—

相关阅读

说起ACS患者长期预后,出血危害猛于再发心梗

ESC临床实践指南:妊娠期心血管疾病的管理解读

世界血栓日:邀您共同

1
查看完整版本: 菲凡医讯热点速递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