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病例报告自制圈套器处理冠状动脉支架脱
TUhjnbcbe - 2020/12/8 1:17:00

支架脱载是PCI术中较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脱载,术者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原因常与以下因素有关:(1)冠状动脉钙化、迂曲;(2)钙化病变预扩张不充分,支架通过或回撤困难时过度用力操作;(3)支架与球囊贴合不牢;(4)指引导管与冠状动脉开口不同轴时,回撤未释放的支架。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年第3期发表了1例应用自制圈套器处理冠状动脉支架脱载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男,54岁。主因“活动时胸痛2年,加重1个月”入院。2年前曾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个月前再次出现活动时胸痛,疼痛位于胸骨后,并向咽部放射,休息数分钟后好转,后又反复发作。既往糖尿病史14年,血糖控制尚可。

入院时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44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7mm,右心房内径44mm;室间隔及左心室前壁运动幅度减低;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呈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中段局限性狭窄约50%,近段及远段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开口狭窄50%,近段局限性狭窄约50%,远段原支架通畅,未见再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迂曲、钙化,局限性狭窄约85%,中段弥漫性狭窄约50%,远段自发性夹层伴狭窄约70%。

手术经右侧桡动脉入径,应用双导丝技术支架仍不能通过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处,且回撤支架困难。反复尝试回撤时支架脱载于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病变处,且导丝脱出冠状动脉口。术者遂决定应用4F指引导管、导丝、球囊自制圈套器取出脱载支架。自制圈套器于体外进行,取4F指引导管,将指引导管内送入Sion导丝,导丝上预装2.0mm×15mm球囊(MiniTrek,图1A);将导丝的头端和球囊一同探出指引导管,然后将导丝头端回收入指引导管内,同时回撤球囊完全回到指引导管内,扩张球囊挤压住导丝头端(图1B);球囊挤压住导丝头端后可前送、回收导丝来控制指引导管外活袢的大小,起到圈套器的作用(图1C~D)。随后经右侧股动脉入径,送入7FAL1.0指引导管至右冠状动脉口,通过7FAL1.0指引导管送入自制圈套器至右冠状动脉近段,通过前送、回收导丝3次时成功套住脱载支架,然后将脱载支架连同指引导管一同拉出体外。最后将右冠状动脉远段及近中段病变充分预扩张后,通过7FAL1.0指引导管、4F指引导管成功置入4.0mm×18mm(Tivoli)、4.0mm×35mm(Tivoli)支架。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远段及近中段狭窄最严重病变消失,无残余狭窄、夹层及血栓形成,远段TIMI血流Ⅲ级。

术者认为,一旦发生支架脱载,术者应沉着、冷静、及时处理,将脱载的支架取出体外为最佳选择。但自制圈套器也有一定局限性,仅适用于从较为粗大的冠状动脉内取出脱载支架。

文章来源:

郑燕吴志红.自制圈套器处理冠状动脉支架脱载1例.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7(3):-.

作者单位:

医院

本文为《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原创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杂志邮箱:

cjic

vip..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报告自制圈套器处理冠状动脉支架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