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在糖尿病并发症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除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外评估患者血糖控制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实现患者HbA1c达标的同时,加强对血糖波动的管理是实现血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血糖波动对内皮细胞的损害比持续高血糖更大,但目前临床上缺少对血糖波动进行有效评估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因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分会发起、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提供学术支持,共同组织国内权威内分泌专家撰写《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并于年3月11日下午在江苏省无锡伯尔曼酒店召开启动会。
大咖助阵,隆重启动
《血管波动管理专家共识》启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母义明教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朱大龙教授共同主持,医院李延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余学锋教授、中医院李焱教授同台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分别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五位专家现场执笔挥毫,正式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大幕。
为了加深临床医生对血糖波动管理的认知,会前进行了一个关于“血糖波动诊疗观点”的小调研。与会的位临床医生中,将近98%的医生在临床中注意到了血糖波动的危害。这再次证实了血糖波动管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血管波动管理专家共识》制定的必要性。
学术盛宴,指点迷津
血糖波动的人群差异及临床意义
启动仪式之后,李延兵教授解读了不同人群血糖波动的差异与临床意义。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不同人群中,餐后血糖升高均是血糖波动的主要因素,进餐后血糖升高造成血糖波动,且不同人群的血糖波动特征存在差异。从β细胞功能状态来看,β细胞功能障碍增加血糖波动,且β细胞功能越差,波动幅度越大(如糖耐量减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从血糖控制水平来看,HbA1c较高,血糖控制较差的人群,血糖波动也更大。不同糖耐量个体心血管风险存在差异,目前,业内均认可血糖波动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血糖波动可通过激发氧化应激,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等途径导致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且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独立于HbA1c水平。不但如此,血糖波动还会增加HbA1c控制良好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由此可见,血糖波动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图1)。
图1.血糖波动是糖尿病“四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糖尿病个体化管理中,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如餐后血糖高、胰岛功能不足、应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低血糖风险高、病程长年龄大者应重点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L.CN.MKT.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