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Bing
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每当问及既往是否做过心脏造影检查时,往往会有患者说不清楚到底是做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造影(CoronaryCTAngiography,CTA)”还是“冠状动脉造影术(InvasiveCoronaryAngiography,CAG)”。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种检查方式的区别和适应人群。
文
寇恂
冠状动脉CT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造影的定义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造影,简称CTA(下文统称为CTA),适应人群主要是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低风险)的患者,CTA对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大于50%以上时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相对较小的假阴性率。因此,对于主要心血管事件低风险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首选检查手段。
CTA的检查方式
顾名思义,CTA本质上是一种CT的检查,做CT之前需要通过静脉注射含碘的造影剂,一般来说是50-ml,通过CT的层层扫描,最后通过计算机重建并呈现出心脏以及冠状动脉的图像。它的优点在于风险和成本较低,时间较快,适合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少、风险较低的患者,但是需要患者屏住呼吸5-10秒。
CTA的不适宜人群
但同时,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CTA,比如心率过快(使用beta受体阻滞剂以后心率仍大于70次/分)或者不规律(房颤)的患者,这两类患者的心率/心律会在成像时产生伪影。就好比我们用相机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照片不清晰一个道理。另外,对碘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1.73m2)的患者也不适合做CTA。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定义
冠状动脉造影术,简称CAG(下文统称:CAG),是一项侵入性的检查,一般是在手腕桡动脉搏动处穿刺(或股动脉),再将导丝通过动脉送入心脏,在冠状动脉开口处注射造影剂,这需要在导管室在医生的操作下完成,是一项“微创手术”。适合人群有冠心病高风险、临床上高度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CTA结果提示可能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医生除了能通过不同角度看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部位以外,还能实时看到心脏的搏动和狭窄的血管影响到了哪一部分心肌的供血。
CAG的检查方式
CAG的优势在于,如果临床医生发现了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足以达到需要干预和治疗的标准,那么就能进行下一步治疗,就是我们熟知的放入“心脏支架”,即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更多的时候也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该过程包括了还球囊扩张,撑开狭窄的冠脉。因此,我们可以把CAG和PCI理解为同一个手术的两个阶段。CAG的手术风险
当然,既然是手术,那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术中或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比如心梗和猝死发生率低于0.1%,而术后卒中的风险在0.2-0.4%之间,多与高龄、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冠心病等有关。此外,还有可能出现皮下淤血、穿刺处血肿、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过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但是总体来说,比较获益及风险后,冠状动脉造影术仍是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首选检查。
所以,不同人群适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式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评估和建议来作出选择。
因此,作为冠心病患者,对自己做过的检查和病史能详细的描述,对于提高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效率,特别是在紧急时刻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举一个例子,我在值一次夜班的时候,一位美国患者因突发胸痛就诊,他不会说中文,我接诊时已经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气促的表现。因此我在问诊的时候,他艰难的蹦出了4个单词,分别是:PCI,LAD,onestent,Aspirin。而我通过这4个词就基本上了解了这个患者的病史:曾经做过PCI,在左前降支(LAD,三支主要冠状动脉中的其中一支)装过1个支架,现在口服的药物是阿斯匹林。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冠心病检查方法的相关知识,这样在就诊时,可以更好的跟医生沟通,而有效的沟通对疾病的诊治有很大的帮助。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