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不小心能致命,如遇突发的喜伤心该怎
TUhjnbcbe - 2025/8/14 13:05:00

元旦假期将近,各种聚会、婚宴......都多了起来,一些许久未见的老友,也开始约麻将、唱K。

年前聚会多,虽然开心,但也要记得适度哦。

重庆一位女士,就因聚会时打麻将,糊了一把“杠上开花”,一阵狂喜后,倒地失去了神智,附近诊所的医师迅速赶来,也没能救过来。

无独有偶,四川的一位女士,也是和朋友搓麻时,糊了一把后,激动大笑,随即晕倒猝死。

我们普遍认为“喜”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有益身心健康,但殊不知“喜”也会伤人。

“喜”为什么会伤人?

中医认为,人生病的原因,无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喜”作为七情之一,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喜伤心”。

所谓的喜伤心,其实叫“过喜伤心”。

人的脏腑和情绪是相生关系,即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

换句话说就是:“喜笑”是由心产生的。

假如心脏是一台机器,“喜笑”过多,生产不过来,就只能加班加点工作;

这势必会造成机器磨损、能量消耗过度,继而被损坏。

假如此时心脏功能较好,过喜伤心,会伤神。

因为《灵枢·本神》曰:“心藏神”。

所以,当心的能量消耗过度时,就没办法很好地管控神智。

此时人会喜笑不休,神情恍惚,进而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范进中举的案例,就是表现之一。

假如此时心脏功能不好(如:患有高血压、有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肥胖),过喜则可能会致命。

就像开篇中的两位女士一样,本身患有高血压,再加上极乐情绪,让心脏开始加速运作,心脏负荷不过来,就崩了。

北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郭兰表示:

“适当的喜乐,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能使气血调和,有益身心健康,但过度的喜乐则会损伤心神。”

遇见突发的喜伤心,该怎么处理?

其实,喜伤心的案例,古今中外都不少。

清代医学家·喻昌言在《寓意草》就记载过:“昔有新贵人,马上扬扬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者......”

西方也有类似事件,丹麦的听力学家ole·bentzen就因观看《笨贼一箩筐》时过度开心,不停大笑而死。

据验尸官推测,死者心脏骤停前,心跳速度高达~次/分钟。

那么日常生活中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紧急情况下,可以用惊吓压制喜悦。

知乎一位高赞答主

翻滚的小蛋蛋就分享过类似的经历:

他小时候为了不错过一丁点动画片,连排便都要安排在动画片的广告时间进行。

有一次刚上完厕所,动画就开播了,急得厕所都没冲就跑出去看,家人见状急了,口误说了一句:“赶紧用大便把水冲掉!”

作为一个笑点较低的人,他仅因一句口误就笑到趴在了地上。

等他觉得笑够了,却发现怎么也停不下来!用力吸气也吸不进,只能不由自主地狂笑,整个人就像抽搐一样,完全无法自控,憋得脸都红了。

笑到绝望之际,只有一个“要笑死了”的念头。

幸好他家人及时给他后脑勺来了一记爆栗,这才止住了。

其实这就是源于《黄帝内经》里的以情胜情疗法:恐胜喜,意思就是惊恐能压制/胜过喜悦,治疗思路源于五行相克的原理。

日后遇见这种突发的喜笑不止,记得用好刺激、惊吓这个工具,及时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2、非紧急情况的喜过极,则可自己调整。

这种情况一般是轻症,通常表现为开心过后,感觉到心悸/激动到睡不着觉;

或者感觉像在梦游/思绪放空,脑子一懵,这就是神识不被心所控制的表现。

《景岳全书》建议:“过于喜者,伤心而气散,气散者收之养之。”

收之,可以用打坐、冥想等方法,把过于外散的情绪收回体内。

养之,则可通过减少外界刺激,保持情绪和缓,调整饮食结构来减少心脏的工作量,以养心。

日常心脏的养护

1、饮食养心

五行学说里,红色为火、为阳,而心正好为阳脏,正好以阳补阳,心脏在五色中对应红色,所以适当吃点红色的食物可入心入血。

《解放军健康》杂志就曾对有益于心脏的红色食物,作过如下建议:

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可以降低血液脂质水平,阻碍坏胆固醇被氧化,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山楂,富含胡萝卜素、山楂素等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能营养心肌,调节血清胆固醇、血压和血脂,但山楂吃多了易刺激胃酸分泌

红枣,含有环磷酸腺苷可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能使血中含氧量迅速增强,供给心脏氧气随之增加。

类似的食物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适当选着来吃。

当然,正因是食物,想短期产生显著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

但我们仍可以了解原理,建立长期思维,在日常中有意摄入这类食材,以达到均衡饮食的养生效果。

2、运动养心

11月2日,美国心脏学会发布了一份《饮食和心脏健康声明》。其中第一条建议就是: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平衡让自己保持在健康体重范围内。每天做适量的运动,增强心脏功能,保持良好的体重,减少心脏的负担,就是很好的养护。关于适量运动的定义,美国运动医学会也给出了建议:30~60min中等强度运动,或者20~60min的较大强度运动;可分次累积完成,但每次运动时常不得低于10分钟,每周建议3~5次。3、定期检查

除了日常保护,我们也要有意识地进行定期体检,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不小心能致命,如遇突发的喜伤心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