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别名糖菌、榛菌、臻菌、蜜菌、蜜环蕈、蜜色环菌、栎蕈、根索菌、根腐菌。分布于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福建、广西、甘肃、西藏等地。
据国外报道,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经动物实验,后者对小白鼠肉瘤S-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70%和80%。医院报到,应用蜜环菌制剂可以治疗高脂血症。其中的一些嘌呤衍生物,如N6-(5-羟基-2-吡啶)-甲基腺苷,还具有脑保护和降血脂等生理活性,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香酸酯类化合物可以显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经常食用蜜环菌子实体,可以预防视力失常、眼炎、夜盲、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并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疾病。蜜环菌含一种中性多糖为葡聚糖,无蛋白质,含型糖苷键。具有抗肿瘤的活性。
研究表明蜜环菌多糖AMP-1能使正常小鼠的糖耐量增强,AMP-1、AMP-2均能抑制四氧茅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对供试小鼠无毒性作用,内脏器官均正常无损。在小鼠腹腔中注射蜜环菌水提液可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能降低尼古丁引起的小鼠死亡、增加狗的脑血流量与冠状动脉血流量;小鼠口服蜜环菌发酵液实验证明无毒害作用。日本学者害虫蜜环菌子实体水中分离出一种AMG-1的化合物,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和镇静作用。可食用,干后气味芳香,但略带苦味,食前须处理。
临床应用可用于治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症、眼炎、皮肤干燥,增强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
菌丝体及其发酵物有类似天麻的药效,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由发酵物制成的“蜜环菌片”,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眩晕有治疗效果。
蜜环菌味甘,性平。入肝经。用于抑制肿瘤、头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并用于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冠心病、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眩晕综合征、癫痫、佝偻病,增强对一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蜜环菌熄风平肝,祛风通络,强筋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