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医生总结大多与这几个
TUhjnbcbe - 2025/3/23 9:46:00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由于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健康,医院做体检,不过在体检的时候查出肠息肉的人却越来越多,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中,结肠息肉的总体发病率达到了40%~50%,而有近90%的结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

因此很多人查出结肠息肉的时候都特别担心害怕。

01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道黏膜上长出来的肉疙瘩,绝大多数出现在结肠和直肠,小肠上很少出现息肉。

息肉不是肉,而是一类异常生长的组织,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

息肉的大小、形态相差明显,可能有蒂,也可能基底部较广而无蒂。

明确病理性质后会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名称,比如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以及肠道息肉病。

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数据显示有近90%的大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

而非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较低,但也有癌变风险。

02肠息肉带来的危害

在临床上,肠息肉对身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贫血:肠息肉有时候会引起出血,特别是在大便比较干结排便比较困难情况下,会引起息肉黏膜的破溃引起出血。虽然每次出血量并不多,但是长此以往也会形成贫血。

第二、癌变: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样息肉,很容易发生癌变,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息肉的直径大于两厘米,而且是绒毛管状腺瘤或者是绒毛管状腺瘤,伴有上皮异型增生,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癌变。

第三、如果息肉比较多或者比较大,还可以引起肠套叠、肠梗阻等等。

03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医生总结:大多与这几个原因有关

遗传因素

肠息肉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若亲属中有人患上了腺瘤性息肉,其他成员的发病率要比普通人明显升高,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患者中有10%~20%有家族史。

年龄因素

肠息肉的发病率也和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为20%,到百分之岁以上的发病率上升到40%~50%。

饮食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导致肠息肉发病率越来越高,以及呈现年轻化的重要原因,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普遍出现了高脂、高蛋白,高糖分,低纤维的饮食结构。

这种饮食习惯也会诱发腺瘤性息肉。

生活因素

以前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以体力劳动为主,运动量也能跟得上,身体一般比较瘦,而现在的人不仅饮食结构出现了问题,运动量也大大下降,肥胖率不断攀升。

很多上班族更是长期坐在那里不运动,久坐不运动会导致肠胃蠕动减慢,导致有害物质在肠道中滞留,久而久之又发现瘤性息肉。

疾病因素

肠道的慢性炎症刺激,比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因素也会诱发肠道息肉出现。

04查出肠道息肉必须要手术切除吗?

肠道息肉一般是指的结肠或者直肠内出现的息肉,不同的组织类型以及大小,数目,决定了是否需要切除手术。

如果息肉是带蒂的,直径在2.0厘米以下,可以经过内镜下切除,如果体积比较小,症状没有特别明显,也可以门诊复查。

如果肠息肉的直径大与2厘米,这个时候应当考虑不同的途径进行手术切除,如果体积特别大,可能需要经腹直肠切除或者经肛门直肠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很多,如果是增生性或者淋巴性的息肉,有时会出现为多发,但这种情况很少恶变,出现以后可以在内镜下行息肉的切除术。

如果为管状腺瘤,这个时候如果息肉比较大,可以经腹部或者肛门切除

如果息肉为广泛的腺瘤,恶变率比较高,出现这种情况,应当考虑手术切除,或者经肛门切除,行快速病理检查

如果确定为恶性的结肠癌,这时候应该继续的做扩展的手术。

05如何预防肠息肉?

虽然造成肠息肉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讲,最重要的因素都是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比如饮食不合理,久坐不运动,因此在平时要想预防肠息肉出现,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以下这6件事建议每个人都要坚持做到,肠息肉才不会找上门,尤其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这类人更容易患上结直肠癌,在平时的生活中更要特别注意。

1)避免过量饮酒,不要吸烟。

2)减掉任何额外的体重,使您的体重指数正常化。

3)锻炼——包括每周至少分钟的中等有氧运动和2次肌肉强化训练。

4)每天至少吃3-5份水果和蔬菜。

5)避免过多的脂肪和加工食品和红肉。

6)有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降低整体结肠癌风险,但证据尚不确定,需遵医嘱。

#健康迎新年#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医生总结大多与这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