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成年人长期不换姿势,后果这么严重
TUhjnbcbe - 2025/3/10 20:13:00
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wh/

话说,你们最喜欢什么姿势?坐着?躺着?还是站着?讲真,能坐下绝不站着,能躺下绝不坐着,是现代人奉行不悖的法则,有多少朋友想歪了?请面壁去。

作为一个拥有钢铁意志的打工人,为了生存,与电脑朝夕相处、与椅子生死相依成了我们的生活常态!

《中国职场久坐行为白皮书》显示:我国有43%的职场人士,每天至少久坐8个小时。

上班坐,回家坐,盘腿坐、翘腿坐、倚着坐……大有一坐到底之势。

但,谁能想到,在你倍感放松舒适的时候,久坐的隐患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你……

一、久坐,可能是离死亡最近的姿势

久坐能有多可怕,顶多就是落得个大腹便便嘛。你是不是也这样想过?那就大错特错了!久坐岂止是坐出一身肥肉,还可能直接“坐以待毙”。

年1月,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在崴脚后因为行动不便,长期久坐不动,在随后的几天内陷入昏迷,仅仅12天就离开了人世!死因是肺栓塞。

今年6月份,深圳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坐11个小时的大巴回老家,一个星期后,左下肢出现莫名浮肿,检查发现静脉血栓,它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跑到肺部造成肺栓塞……后来医生为他紧急介入手术,这才化解了危险。

血栓顺着血液,流入身体其他部位,极易引发危险。不止于此,久坐的危害还可能在你身体各个角落萌芽。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了一项有关久坐危害性的研究,在收集了近12.8万名男性和女性随访21年的大数据后,研究者得出结论:久坐容易增加14种疾病致命风险!

包括癌症、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疾病、消化性溃疡及其他消化疾病、神经障碍等。

久坐还跟众多癌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其中发病率逐年升高、年轻化的肠癌,更需要我们敲响警钟!

二、肠癌堪称「懒癌」,你坐越久可能离它越近

虽说「懒」是第一生产力,但「懒」还是第一癌动力呢。长期久坐,肠癌会向你招手。

一项久坐行为与早发型结直肠癌风险关系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癌谱》上。研究人员从年开始,考察了近9万女性群体。结果显示,每周看电视超过14小时的女性,患肠癌的风险升高69%(相比看电视时间<14小时的群体)。

在最新《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中,明确提到:合理体育锻炼可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这也从侧面反应久坐不动的不良影响。

问题来了,为啥久坐还能整出肠癌?

想想便秘吧?你有没试过一天到晚一动不动的,连粑粑都拉不出来?肠道是极其喜欢「运动」器官,如果久坐少动,就会导致肠胃蠕动减少。肠道内的代谢废物排泄不顺畅,久而久之,堆积滞留,刺激结肠粘膜和肠壁,患病风险就增加了。

年,围棋「棋圣」聂卫平罹患直肠癌,他回忆道:「我的直肠癌与久坐有关。我久坐的习惯也算是职业病,比赛的时候,一盘棋有时能下一天,一坐就基本不起来」。

「生命在于运动」,此言不虚。《国际癌症杂志》报道,每周散步时间超过1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能降低30%。

三、除了久坐,还要警惕不良的生活习惯

没有无缘无故的肠癌,只有在自己放任自流、姑息纵容下的病变。除了久坐之外,如果你有以下这些生活习惯,那就要注意了!

1.肥胖

腰腹部堆积的脂肪会引起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状态可诱发癌症(不仅仅是肠癌)的发生。

根据年WCRF/AICR报告,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kg/m2,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cm,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

*WCRF、AICR,即世界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2.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较多

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g,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g,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和12%。(手里的炸鸡突然就不香了!)

3.膳食纤维摄入较少

高膳食纤维摄入与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膳食纤维摄入越少,罹患肠癌的风险更高。

4.吸烟

吸烟是肠癌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使用烟草已知会导致10种以上的癌症,吸烟者患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

5.饮酒

饮酒是肠癌的危险因素。WCRF/AICR发现日饮酒量每增加1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另外,喝酒不存在安全剂量,别再用少酌怡情找心理安慰了。

四、谨记五个肠癌症状,便便是关键

结直肠癌,传说中「富贵病」,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在咱们国家的发病率一直在攀升。

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癌症中位居第3;年,已经跃居第2了(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在一线大都市,大有超越肺癌成为新「癌王」之势。

我国直肠癌患者最集中的年龄段为40至59岁,近年来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据报道,最年轻的肠癌患者仅17岁。

早期肠癌通常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即使出现了危险信号,殊不知还有痔疮、肠炎等小弟为肠癌打掩护,让人掉以轻心。出现了以下几个症状,一定要警惕起来。

便血

便血是肠癌的早期症状,但不是大肠癌的特有症状。内痔、肠息肉、溃疡性结直肠炎等许多疾病也都有便血症状。

当血色暗红,排粘液便,经药物治疗无效,就应该警惕有肠癌的风险。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正常排出的便呈圆柱形,假如肿瘤在肠腔内,压迫便,那么排出的便会变细,形状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

排便次数可能增多,但排多,有时会排出些粘液、血液,也有的可能出现既秘又腹泻的情况。建议养成拉完粑粑后回头看一眼的好习惯。

腹胀、腹痛

由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不适部位一般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甚至表现为无规的绞痛。

腹部肿块

大肠癌的癌肿发现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腹部肿块,其发生率约为48%~80%,肿块坚硬,大小等,也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贫血、消瘦

随着肿瘤扩散浸润加重,肿瘤表面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可导致贫血、低热、乏、消瘦、浮肿等表现。如果出现缘无故的消瘦,就要警惕。

五、别只盯着几大症状看做针对性检查受益更高

其实,相较于更多悄然使坏、发现时已是晚期的癌症,肠癌应该是个按照套路出牌的(有手段可预防)、发展温吞缓慢(有时间预防)的癌症了。

临床数据显示,90%以上的肠癌都是由腺瘤性肠息肉发展而来的,而且从腺瘤到肠癌的进展期长达10-15年,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机会对肠癌围堵截杀。尽早发现后,在内镜下摘除腺瘤可预防75%的结直肠癌。

怎样发现早期肠癌?别只盯着几大症状看,做针对性筛查受益更高。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专家共识》推荐结直肠癌筛查人群为40-75岁一般人群。

如果害怕肠镜的「爆菊」之苦,不如用一坨粑粑见分晓?

无创肠癌筛查基因筛查利用人的粪便作为样本,提取其中肠道脱落细胞包含的DNA进行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息肉、腺瘤等癌前病变和早期肠癌。灵敏度显著优于粪便隐血(FIT),且可居家自取样、无创无痛。

肠癌患者中约40%无明显报警症状,不应因无症状而忽略筛查。除了出现症状的人群,推荐以下6种人群定期接受肠癌筛查:

1.年龄>40

2.有肠癌家族史

3.长期吃红肉及加工肉类

4.长期吸烟、喝酒

5.有慢性肠道疾病

6.肥胖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年人长期不换姿势,后果这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