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房颤是什么病它的危害大吗答案就在这
TUhjnbcbe - 2025/2/19 19:05:00

心房颤动,就是我们所说的房颤,是一种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有不规则的心房电活动和无效的心房收缩,取而代之的是快速而无序的颤动波,属于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且伴有不规则的心室率,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心房内就会形成血栓附着在血管壁上。患者常有心慌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头晕、不能长时间运动甚至晕厥等表现。

如果合并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心室肥厚和扩张、陈旧性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等,则会进一步影响心功能,这些也是诱发和加重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这类患者在发病时,其症状也会相对较重,当心室率>次/分钟,还可能会诱发心绞痛、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衰等。

有的房颤患者也可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称为无症状房颤。这种类型的房颤同样会增加心力衰竭、栓塞和心肌病的发生风险,且由于较为隐匿,因此其危害可能更大。

房颤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肥胖、长期缺少运动、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而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以及永久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指的是房颤在发生后的7天内能自动终止,或可通过干预措施来终止。

持续性房颤:指的是房颤持续7天以上,也包括发作7天后可通过药物或电复律来终止。

长程持续性房颤:在采取节律控制策略时,房颤已持续发作12个月以上。

永久性房颤: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的一种类型,可反映患者和医生对治疗的态度,而不是房颤自身的病理生理特征。如果重新考虑采取节律控制,则按照长程持续性房颤处理。

房颤的危害是很大的,包括它可以增加脑卒中和血栓栓塞的风险,引起心衰、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还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是痴呆,亦可损伤肾功能,对患者的机体机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脑卒中和血栓栓塞

房颤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和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且会增加与房颤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复发以及出血的风险。另外,这类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出血、感染和重度残疾的几率也会比较高。体循环栓塞常发部位为下肢、肠系膜、内脏、上肢。

心衰

心衰和房颤可同时出现并形成恶性循环,因为两者具有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瓣膜病等相同的危险致病因素。房颤会增加射血分数低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而心衰也会反过来增快房颤的心室率。

心肌梗死

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会相应地升高2倍,其中,有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瓣膜病、心衰,或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率会更高。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房颤会升高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即使患者没有出现脑卒中的情况,房颤也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及海马体萎缩,影响患者的学习能力、记忆力、执行力以及集中力等。

肾功能受损

肾功能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之一,反之,房颤也会增加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有房颤的情况,那么其死亡率也会相应地增加,而肾功能也会随着房颤的病程延长而逐渐恶化。

影响机体机能和生活质量

大部分的房颤患者,其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少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致残的症状。患者也会较一般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从而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

结语

房颤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此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控制好病情。另外,我们也应尽量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如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注意饮食、控制体重、避免大量摄入酒精、戒烟、保证良好的睡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同时进行适当的运动。

而如果本身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房颤的发生风险。还有,要遵医嘱用药控制好心室率,以降低房颤的发作频率,改善症状,以及预防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房颤#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6(1):15-88.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心房颤动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

[3]毕亚艳,黄永麟.无症状房颤的近代认识[J].临床心电学杂志,,17(4):-.

1
查看完整版本: 房颤是什么病它的危害大吗答案就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