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脑中风的一种。
它就像一颗藏在身体里的“致命炸弹”。
近年来,脑梗已经成为成人致残第一位的病因。
脑梗的发生,死亡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脑梗发生前,一般会出现5种迹象,若一个没有,说明血管还算健康
迹象1、哈欠连连
打哈欠,十分常见。
但频繁打哈欠,需格外注意。
临床上,约80%的脑梗者,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不断的情况。
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大多是脑供血、供氧不足所致,需警惕。
迹象2、头痛加重
头痛,在生活中,也时长发生。
临床上,约70%的脑梗者,在发病前会出现头痛加重的情况。
一旦,突然剧烈头痛,或头痛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变化,及时检查。
迹象3、眼前一过性发黑
眼前一过性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或数分钟后恢复,或1小时内自行恢复。
此时,一定要警惕脑梗,很可能发生于脑干、小脑和脑桥中出现血栓。
迹象4、舌头发硬,吐字不清
如果,突然舌头发硬,说话吐字不清,很可能大脑中已有血管受到了影响。
脑部血管被堵,血液循环不流畅,影响大脑对面部神经的控制所致。
迹象5:肢体偏瘫
一旦一侧的肢体感觉出现异常,如手脚不灵活、无力,手拿东西会掉,甚至出现麻木感,这时要警惕,很可能是脑梗要发生了。
养护血管,防脑梗,做好“一控、二勤、三戒、四少”
实际上,80%的脑梗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就是要养成好习惯,做好下面这几点。
一控
——控血压
高血压,不稳定的血压,是导致脑梗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想要预防脑梗,首先,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保持稳定。
血压高会引起小血管平滑肌阻力增加,血管内皮受损,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想要控制好血压,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晨起慢起床,不用力排便,晨练晚一点,饮食清淡,少吃盐和糖,多吃新鲜的蔬果等。
二勤
1、勤补水
多补充水分,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堵塞。
除了白开水,淡茶水,也是很好的选择,可疏通血管。
两餐之间,喝点茶水,可以给血管清清淤,减少血栓的形成。
2、勤活动
经常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的形成。
与缺乏运动的人相比,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脑梗死亡风险。
运动时间,每周最好达到5天,每次30-45分钟,对身体有益。
此外,还可经常揉搓颈部。
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
三戒
1、戒烟酒
吸烟喝酒,是导致脑梗的主要诱因之一。
研究表明,吸烟者,脑梗死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
另外,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脑梗死风险增加1.82倍。
喝酒会刺激血管壁,使其失去弹性加速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增加脑梗风险。
并且,酒精还可促进脑动脉平滑肌收缩,降低脑血流量,增加脑塞的发生率。
因此,预防脑梗,一定要注意坚持戒烟忌酒,尤其是中年人,更要格外注意。
2、戒熬夜
不论如何,都要改掉熬夜的习惯。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对于健康危害巨大。
熬夜会导致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压比正常人高,还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容易诱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保证良好的睡眠,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状态,对于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3、戒久坐
很多人,经常一坐一天,缺乏运动。
而长期久坐,会造成下半身的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导致血管出现堵塞,从而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发生脑血栓或者是脑梗。
所以,一定要注意,改掉久坐的习惯,每坐下45-6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
四少
1、少食盐
高盐食物,会导致体内血压升高,增加脑中风风险。
所以,饮食上要格外注意,清淡饮食,切莫吃太咸的食物。
2、少油炸
食物的烹饪,尽量选择蒸煮、快炒,减少油炸。
油炸的时候,会导致摄入过多的油脂,易造成血脂异常,血流变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流通,增加脑梗风险。
3、少激动
情绪起伏过大,大喜大悲,过于激动,都会诱发脑梗的发生。
所以,要学会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平和,不要过于激动。
4、少肥胖
肥胖,也是导致脑梗的一个诱因。
所以,要格外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管住嘴,迈开腿,做做有氧运动,可消脂,亦可降低中风风险。
最后,人到中年,防脑梗,一定要重视体检
医院,不体检,一些慢性病就发现不了。
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很狡猾,一般没什么症状。
但一旦发现时,往往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是出现并发症后才被发现。
所以,40岁后,如果家里条件还可以,就应该每年体检一次,防范于未然。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