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前,猪油一直是餐桌上的常客,猪油炒菜、猪油拌饭……又香又好吃。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猪油逐渐被人们摒弃了,大家都说它是“心血管杀手”,还会致癌,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看到猪油就唯恐避之不及。
但猪油真有那么不堪吗?其实未必!
1
猪油是心血管“杀手”、会致癌?
答案出乎意料
1猪油是心血管“杀手”?不准确
猪油饱和脂肪含量很高,约有41%,热量也很高,过多食用确实会升高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称得上是心血管“杀手”。
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比如:吸烟、酗酒、肥胖、高盐高糖饮食等,不能单一地认为心血管疾病就是爱吃猪油导致的。
更何况,猪油中也含有约47.5%的单不饱和脂肪酸、11.5%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两者对调节血脂水平、辅助预防心血管疾病都是有益的。
因此,适量吃猪油,对血管还有保护作用。
2猪油致癌?关键看你怎么熬
生活中也经常能听到“猪油致癌”的说法,其实这主要与熬制方法相关。
如果直接把猪肉倒锅里,长时间大火熬制,很容易焦糊,猪油不仅会发黄、发苦,还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长期食用这样的猪油,的确会增加癌症风险。
锅中加入小半碗清水,再放入切小块的猪油,大火将水烧开后立马转小火,待猪油块体积变小,颜色从白色变成微黄色即可。
2
“一勺猪油四副药”
猪油吃对也养生
猪油并非“恶魔”,在中医眼里,它还是一味“良药”。《中药大辞典》就记载猪油性味甘、凉,具有补虚、润燥、解毒的功能,可用于治疗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等症。
1补虚养脾
猪油味甘,甘味入脾,也就是说猪油对脾胃有滋养作用,能促进脾胃的运化,有利于食物消化、营养吸收。所以,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可以适当吃点猪油。
2润燥止咳护肤
猪油能补益肺阴,内服对燥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肺主皮毛,能间接促进皮肤光滑与毛发的生长。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时,外用涂抹猪油,也能起到护肤润燥的作用,名医陶弘景就曾说过“猪油能悦皮肤,作手膏,不皲裂”。
3润肠通便
猪油的润燥功能还体现在润肠通便上——猪油入大肠经,可以润滑肠道,辅助保持排便通畅,尤其对于大便燥结引起的便秘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4解毒除疸疾
《本草纲目》记载,猪油“解地胆、亭长、野葛、硫黄毒,以及诸肝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
3
正确吃猪油,记住4个要点
营养学家们常说“没有不好的食材,只有不好的吃法”,猪油也是一样,吃对了,就有助于它发挥好处,避开健康威胁。但具体怎么吃?以下4个要点需记牢:
1要控制食用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人体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热量的10%。(如果是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可以将饱和脂肪的摄取比例从10%降到7%。)
一个成年人每天的基础消耗加上日常活动,大约会消耗大卡的热量。10%就是大卡,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可以控制在20克左右,换算成猪油大概50g。
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每天摄油量不宜超过20~30g,再加上饮食上的脂肪来源不只有猪油,因此想要吃得健康的话,猪油的量应该再降低。
2要控制油温
无论用哪种油炒菜,都建议热锅冷油,不要等到油冒烟了再下菜。尤其猪油烟点高,约℃,冒烟后再下菜,既容易破坏菜中的营养,还会增加致癌物产生的机会。
不过,正因为猪油有耐高温、稳定、烟点高的特点,因此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相比,更适合煎炸等高温烹饪。
3要与其它食用油搭配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日常生活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最好为1:1:1。
因此,平时使用食用油时,最好是不同脂肪酸比例的食用油交替搭配食用,以保证营养均衡。比如:煎炸用猪油、花生油;炒菜用菜籽油、大豆油等;凉拌用初榨橄榄油、亚麻籽油、芝麻油等。
4与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搭配
膳食纤维,被营养界称为“第七大营养素”,能吸附肠道中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包括吸附饱和脂肪酸,促进它的排出,从而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像白菜、木耳、魔芋、水果、菌藻类、粗杂粮等都含有膳食纤维,日常可适当摄入。
4
与猪油相比
这3种油可能更不健康
只要合理、适当,猪油也可以吃得很健康。而与猪油相比,下面这3种油才是真正的“健康杀手”,日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1反复油炸油
不论用的是多健康的油,只要反复高温油炸,都容易产生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致癌物,还会产生一种“恶魔脂肪”——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是脂质成分中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最大的,它可以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升高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的水平,破坏血管内膜完整性,从而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而且对于人体来说,反式脂肪酸不存在最低的无害剂量,只要含有就有坏处,含量越高坏处越多。数据显示,高反式脂肪的饮食会增加21%的心脏病风险[1]。根据世卫组织的相关数据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摄入反式脂肪酸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50多万!
因此,反复高温油炸的油,最好是不要吃了。
2酸败油
很多人觉得食用油保质期长,往往有18个月之久,所以哪怕半年吃完一桶油也没关系。但实际上,18个月是指未开封、避光保存的状态下,一旦开封,食用油的保质期则会大大缩短。
食用油开封后,会受氧气、水、光、热、微生物等影响,逐渐水解或氧化而变质酸败,使中性油脂分解为甘油和油脂酸,或使油脂酸中不饱和链断开形成过氧化物,哈喇味就是油脂氧化、酸败的结果。
酸败的油脂,不仅营养价值低,还可能会使身体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腹泻、呕吐、腹痛等。长期食用,会进一步加速衰老,增加肿瘤、心血管病等发生的风险。
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买小瓶装的油,开封后在3个月内用完,且要远离灶台,在阴凉干燥处避光、密封储存。如果是大桶油,可以往里面加一颗维E,既增加营养又抗氧化。
3自榨油
很多老一辈的人可能更喜欢自榨油,觉得它绿色、实惠。但如果自榨油的小作坊设备老旧,卫生环境差,可能难以保证食品安全。
而且自榨油会省掉提炼的步骤,容易导致某些物质超标。比如:平时超市里购买的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不足3%,而一些自榨油中的芥酸含量在20~60%。而长期服用高含量的芥酸,会使血管壁变厚,不利于血液循环,危害心血管健康。
(我是大医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