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广泛存在于全球,而冠脉介入治疗,即常说的支架植入,是修复心脏血流的关键手段之一。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特别是冠脉造影和心脏CT扫描的进步,这些手段因其安全性和成本效益而变得日益普遍,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因此,术语如“冠脉狭窄70%”、“前降支中度狭窄”或“心脏血管堵塞”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病患的描述中。然而,决定是否进行支架植入,仍然是许多面临冠脉狭窄的患者的一大难题。
有冠脉狭窄,就需要放支架吗?首先要明确,仅仅冠脉出现狭窄并不直接等同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没有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梗塞的实际迹象,单纯的狭窄并不意味着就需要置入支架。此外,冠状动脉疾病包含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等多样化病态,每种情况的治疗策略有所差异。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紧急任务是迅速恢复阻塞的冠状动脉血流,可采用溶栓、介入疗法(包括支架置入)或急诊心脏搭桥手术,其中介入疗法通常为首选。
至于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或心绞痛患者,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例如左主干狭窄超过50%,或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并且伴随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心功能受损或广泛心肌缺血等症状,则需针对狭窄进行干预,方法包括支架置入或心脏搭桥手术。反之,若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且心肌缺血范围有限,可继续坚持药物治疗。至于是否采用支架置入或心脏搭桥手术,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冠脉状况、症状以及其他多个因素,由专业医师综合判断后决定。
冠脉狭窄多少要放支架?对于冠状动脉狭窄,不应仅依赖某一标准比例来判断治疗方案,因为70%-75%的狭窄程度提供的指导仅是一部分情况的参考。实际情况下,对于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是否实施支架植入需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对于优势血管或重要位置的狭窄,治疗倾向可能更为积极。但这并不意味着支架可以治愈冠心病;它仅是缓解局部狭窄症状的手段之一。因此,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仍是治疗的基石。
关于支架术后的注意事项,先进的支架材料,如钴铬合金、镍槔合金,使得大多数支架在核磁共振检查中不受影响。对于支架的固定性,现代的植入技术确保了支架在血管内的稳定,避免了移位的可能。此外,虽然支架本身没有使用寿命限制,但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仍对其长期效果有重大影响。
至于支架的保质期,指的是未植入前的消毒保质期,通常金属支架为1.5年,而生物可降解支架则更短。一旦植入,保质期不再是考虑因素。至于金属支架的材质兼容性,现代医学使用的材质一般具有极高的组织相容性,排异或过敏反应极为罕见。常见的支架使用问题,更多是与术后药物使用相关,而非材料本身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