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杰
医师启航新健康博士专家团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们人体一颗小小的心脏,
其中的构造系统
看似简单却是非常复杂,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心脏本身
不同系统之间完美的自组织,
完成全身泵血功能,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
都会引起相应的心脏疾病。
根据现有认识,
我们的心脏大致可以分成4套不同的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括:
①
为心脏自身供血的系统——冠状动脉;
②
心脏的门户系统——心脏瓣膜;
③
心脏的力量来源——协调的心肌;
④
心脏的电路——传导系统。
心脏内部4套不同的体系
有不同的分工,
又形成和谐的配合,
最终完成
从全身静脉系统
回收含氧量低的血液
输送到肺,
和把经过肺交换后
富含氧的血液重新
输送到全身。
我们今天先和大家来聊聊
为自身供血的冠状动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冠状动脉,
负责为心脏自身供血,
其中消耗量最大的是
心肌组织,
冠状动脉维持着
心肌每时每刻收缩和舒张
需要的养分;
此外,
心脏瓣膜
在每一次收缩和舒张的时候,
心脏之门——心瓣膜
需要关闭或开放,
每一次瓣膜的开放和关闭,
连接在心瓣膜上的乳头肌和腱索
(乳头肌和腱索可以理解为我们房门的铰链)
便做出相应的动作,
从而完成心脏的舒张和收缩,
乳头肌和腱索的供血
也是由冠状动脉供应的;
我们心脏收缩节奏
由心脏传导系统所控制,
但这些掌管心脏节奏的细胞
也需要冠状动脉提供血供。
冠状动脉
是为心脏自身供血的,
冠状动脉疾病
会导致心脏自身的缺血,
心肌组织
是冠状动脉疾病
导致心脏自身缺血最主要的部分,
冠状动脉疾病
导致缺血状态也常常被称为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疾病
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
其它的包括
冠状动脉痉挛、
血栓和冠状动脉炎等等。
不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的狭窄或堵塞,
还是冠状动脉痉挛、
血栓和冠状动脉炎,
最终导致为
心脏自身供血的管道不通畅,
引起“心肌缺血”。
①
冠心病:
我们现在大家都熟悉的“冠心病”
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内
由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引起血管腔狭窄或堵塞,
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甚至心肌坏死,
当血管狭窄超过50%时,
称为冠心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②
冠状动脉血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常发生在
已经有冠状动脉斑块的情况下,
在某些应激情况下
(如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大量吸烟、
睡眠差、持续紧张工作或屏大便等等)
突然发生斑块破裂,
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
但是,
某些冠状动脉血管功能下降的情况下,
即使没有斑块
也会发生血管内皮破裂而形成血栓。
(如一些吸烟的朋友在应激情况下有
可能出现这一情况,平时临床工作中常可遇到)
③
冠状动脉痉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指各种原因
引起的冠状动脉一过性的挛缩,
引起冠状动脉血管
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
导致心肌缺血,
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等情况。
冠状动脉痉挛
可以发生在已经有病变的基础之上,
但也常常发生在
冠状动脉血管完全正常的情况下,
引起血管痉挛常见原因是
心理应激状态、
(如紧张、焦虑、过度兴奋或恐惧等)
突然寒冷刺激、
未作准备的剧烈运动等等。
对于冠状动脉痉挛,
主要需要避免突然寒冷刺激、
或毫无准备下做剧烈运动,
当然许多病人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或适当精神类药物应用
可能会有帮助。
④
冠状动脉炎:
是一种结缔组织病
(常称为风湿性疾病),
这种疾病
常侵犯全身中、小动脉,
冠状动脉只是其中一处血管损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冠状动脉炎,
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是不对的,
应该找风湿免疫科医生
进行全身风湿免疫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综上所述,
冠状动脉为心脏自身供血,
所有冠状动脉相关的疾病
都会引起心肌缺血,
最为常见的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即冠心病),
需要进行规范治疗,
对于其它一些
如冠状动脉血栓、痉挛和动脉炎
也会引起心肌缺血,
需要根据具体原因
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简介|
潘俊杰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五上午(医院总院)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心内科副教授。
年参加工作以来,
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
内科功底深厚,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
工作认真负责,深受病家好评,
并多次获得医院优秀*员称号。
曾在海外独立开展心血管内科工作2年,
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经验。
主要擅长:冠心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及支架植入;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及起搏器植入;
高血压诊断、药物调整及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
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
对心内科危重症疾病的抢救有独到的经验。
尤其对冠心病复杂病变的
支架植入有较深的理解和造诣,
每年独立完成急诊及平诊手术多例。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
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演变过程
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及应用性基础研究和探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第二负责人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实施二项以及主持复旦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提升项目课题等多项课题。
先后入选复旦大学附属医院
优秀人才计划“华菁奖”、复旦大学“卓学计划”。
作者
潘俊杰
配图
张小妍
校对
丁宇张小妍
排版
闵勇卢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