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万花筒里看
TUhjnbcbe - 2023/9/14 16:39:00
<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顺利为一名左前降支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患者完成了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并在血管内超声检查帮助下,完成了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

患者冠脉造影支架内狭窄程度小于30%,但活动后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冠脉造影术(CAG)一直是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它仅反映管腔轮廓而非粥样斑块病变本身,因此在依据粥样斑块的形态和组织学特性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CAG根据管腔直径来计算管腔截面积及狭窄程度,对于形态复杂的管腔(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难以准确评估,加上CAG所选择的正常参照节段常为病变节段,这使得CAG常低估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因此需要用另一只“眼”——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确定病变的真实情况。

血管内超声(IVUS)

相较于评价冠脉病变的“金标准”,IVUS被认为是评价冠脉病变的“铂金标准”。IVUS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技术是利用导管将头发丝般粗细的高频微型超声探头导入血管腔内进行探测,在血管腔内进行°扫描,再经电子成像系统来显示心血管组织结构和几何形态的微细解剖信息。不仅可以定量测定分析血管直径、狭窄程度,还可明确冠脉病变的形态、性质及病变分布,观测冠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消退,评价血管壁的张力和顺应性。IVUS能将冠脉血管内病变“看”得更仔细,作为冠脉造影的重要补充手段,IVUS提高了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策略、支架选择和效果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IVUS看到患者的左前降支近段的最小管腔面积不到4mm2,经过介入治疗后IVUS检查发现最小管腔面积达到8mm2,且原来的支架与血管壁更好的贴合,完成精细化治疗。

血管内超声(IVUS)这只“眼”为我院的冠心病介入诊治提供了有利保障,不仅准确掌握血管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对血管病变长度及血管直径判断更为精确,还对判定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及支架贴壁与否提供客观的技术依据,大大提升了心血管内科诊治水平。

来源/心血管内科

文/王晓明

主办丨*委办公室

编审丨丁晓燕

1
查看完整版本: 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万花筒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