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彭茜)5月5日是世界肺动脉高压日,这一被称为“心血管里的癌症”的心肺血管疾病正在威胁全球各年龄层人群的健康。
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压力高即我们通常说的高血压,而肺循环压力高就是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是在海平面条件下静息状态时右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压大于25毫米汞柱。这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会使右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心肺血管疾病,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但在超过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升高至10%,其中约80%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尽管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它却是一种高危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疲乏、心绞痛等。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患者心脏负荷会持续加重,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特发性及遗传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经过常规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为20.8%。
有哪些风险因素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目前尚不知道其发病的确切原因,但一些常见潜在致病因素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如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结缔组织病、高血压、肝硬化、肺气肿等慢性肺病,此外也和一些遗传因素相关。肺动脉高压会和心脏病、肺病等很多其他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一般会发生心力衰竭。
美疾控中心指出,肺动脉高压在各个年龄阶段(包括儿童)均可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美国肺脏协会说,肺动脉高压在30至60岁的女性群体中更为普遍。
那么有哪些方法能预防肺动脉高压?美疾控中心说,并非所有的肺动脉高压都能被预防,人们能够做的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控制好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肝病、由吸烟导致的慢性肺病等疾病。
此外,由于肺动脉高压是一个进展性疾病,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加重,延迟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因此“早诊早治”有助于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中国肺动脉高压的诊疗水平已有显著提升,但仍面临确诊困难、治疗规范化不足、患者回归正常生活面临阻碍等困境。
4月30日,首个《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揭示了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群体的诊疗现状、生活质量与疾病负担。调研结果显示,在近名受访者中,超半数或因疾病认知度、治疗可及性和就医负担等多种因素,导致起始治疗不达标或复诊不规律,对于治疗获益和长期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患者全程规范化管理亟待提升。相关专家因此呼吁进一步加强医患教育、提升诊疗水平,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