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寄语:在新型冠状病*疫情肆掠的时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就医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希望帮医院救治的患者在发作的第一时间自救。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发达国家被称为“头号杀手”,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形势更为严峻[1,2]。在欧美国家,随着一些新的治疗技术的推广,如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药物抗栓治疗和二级预防等,AMI的急性期和远期死亡率已有下降,但依然很高,其住院死亡率仍达4%~12%,年死亡率约为10%[3,4]。与欧美不同的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城乡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图1)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死亡率应当更高[1],心血管病成为我国疾病死因第一位[5]。
图1.年至年中国城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变化趋势
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不能得到及时地再灌注治疗[1,2],主要是因为不能在发作后医院完成PPCI或在12医院完成药物溶栓治疗,超出医院就诊的患者死亡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及时救治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患者,降低死亡率和保护心脏功能,是临床面临的最大挑战。
因此,如果能在急性心梗发作的第一时间有一种自救的治疗方法,无论对在大城市还是在城乡地区的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的患者提供一个最快且行之有效的自救参考,也希望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前赢得宝贵的存活时间。
一、病情概述
患者,女,39岁。就医前1周下楼时出现憋气3-5分钟,前2天买菜时出汗反酸,前1天上楼时再次出现憋气3-5分钟,休息后缓解。
凌晨6点憋气加重,伴出汗、不能卧、手脚瘫软。7:30医院,10:48am心电图提示ST-T段异常,怀疑下壁心肌梗塞。11:00am医院急诊,12:08am、12:10am两次心电图均提示ST-T段异常、下壁心肌梗塞,第三次心电图不排除前壁和侧壁心肌梗死可能。辅助检查: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都有升高。医院期间再次出现憋气、出虚汗、头晕、手脚发麻、恶心等症状,持续约20分钟,进餐后缓解。由于患者家属拒绝冠脉造影、心脏支架及西药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于15:00医院,来求助陈云鹤道长及其笔者给予中医救治。患者于15:40pm由2人托举着移入室内。
发作时心电图二、中医诊治
望诊-脉诊:患者进门时望诊症见:双眼紧闭、脸色灰白,四肢瘫软,面三角区发黑。患者平躺后立即运用太素九宫脉法把脉,脉诊象见:左寸关尺无脉,右寸微弱,右关尺无脉。中医诊断为胸痹,阴阳两虚,少阴阳虚证。西医诊断:下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侧壁心肌梗死?
凭脉-刮痧:根据患者脉象,立即实施刮痧。选穴,主穴:玉堂穴,膻中穴;配穴:紫宫,华盖,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实施刮痧,2-3分钟出痧,胸口上下呈鲜红色皮下血点。刮痧期间患者患者出现嗜睡,嘴唇苍白,呼吸微弱。遂加百会穴以升血压!百会刮痧十余下,即感觉到寸口脉动。但患者面色和呼吸仍未改善。再在百会从前往后刮痧十余次,加双侧头维和胆经循行部位从前往后刮痧,脉象随即恢复正常,患者口唇较前红润。刮痧抢救取得初步成功,患者暂时无生命危险,行进一步治疗。
凭脉-行针:刮痧后再次把脉,诊得左右手寸关尺都有了脉动,为巩固抢救成果,在百会、内关二穴行针(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华佗紫铜柄非银针环柄针0.3*40mm),直刺百会用华佗紫铜柄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3*40mm,向后平刺2cm,停针25分钟min;内关用华佗紫铜柄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3*40mm,直刺2cm,停针25min。右手内关针刺0.3*40mm时,患者轻哼一声,“痛则神归之”。随即在两个穴位分别实施了太素门九宫针法——用华佗紫铜柄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3*40mm直刺点刺,其后在双手大陵穴处各深刺一针以巩固疗效。遂后患者口唇开始红润、深吸一口气并睁眼。行针救治有效——患者脱离危险,但还很虚弱。
凭脉-用药:患者症状基本得到缓解,可坐起并服用自制人参*芪葡萄糖水,即50%葡萄糖注射液ml加人参5g*芪50g煎水ml。其后胸闷、喘憋完全缓解。
转归:刮痧、行针、用药抢救后,患者自行下床走出小区,乘车回家。当天没有再出现胸闷、喘憋等不适症状,患者精神、精力和心情都逐渐恢复正常。抢救第二天及之后连续4天的心电图和化验指标均显示病情逐渐好转,心电图和化验指标见图。根据抢救前后连续4天的化验指标显示,相关指标有一个由低到高再回落的过程,即血中(超敏)全血肌钙蛋白I(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MB)、肌酸激酶都在第二天升到最高,乳酸脱氢酶在第三天才升到最高(见表),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指标的变化规律。抢救12天后冠脉CT提示:右冠状动脉主干近中段管腔重度狭窄-次全闭塞(估计狭窄度90%),远段管腔狭窄50%,左主干至前降支近中段管腔狭窄50%。明确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并依此可推测发作当天右冠状动脉主干近中段管腔几乎全部闭塞。
从辅助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得到缓解。后,患者一直含服山楂红素片每次五粒,每天五次,通脉散每次两袋、每天两次,稳心颗粒每次三包、每天三次,通心络胶囊每次五粒,每天三次。
随访:此后患者没有再发喘憋胸闷等症状,治疗一个月后生活恢复自理,可正常上下楼。随后的3个月中,患者在家坚持服用以上中药和每三天一次穴位刮痧,精力和体力完全恢复正常。其中,刮痧是患者感觉最有效的治疗。治疗治疗一月后随访,患者未再出现喘憋胸闷等症状,生活恢复自理,可正常上下楼。随后的3个月中,患者在家坚持服用以上中成药和每三天一次穴位刮痧,精力和体力完全恢复正常。其中,刮痧是患者感觉最有效的治疗。
三、讨论
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多以急性胸痛为首发症状,多数患者的首诊是在不具备PPCI医院,即使通过救护车入院的患者,也多依据就近原则被送至最近医院,需要经过二次甚至多次转诊才能到达PPCI医院。所以大多数患者是得不到PPCI,甚至也错过了12小时的药物溶栓时间窗。有幸运者赶在这个时间窗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治疗后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和药物溶栓后的出血风险也是很多患者要面临或已经经历的。故真正要成功救治一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受到很多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的限制,现有的先进救治方案难以普及大众。
发作2天后心电图因此,帮医院救治的患者在第一时间自救,才是惠及大众的救治思路。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疫情肆掠的时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就医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用纯中医的思路和方法成功救治的这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患者第一时间自救提供了一个范例和参照。
该患者在就医前1周和当天共出现5次严重憋气,结合ECG和冠脉造影等检查,属中医学胸痹范畴的心痹。《针灸甲乙经》言“短气心痹”《*帝内经素问》言“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针灸甲乙经》言“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面色如黧(一作漆柴)者血先死”。该患者第三次发作已出现晕厥或休克症状,表现为双眼紧闭、四肢瘫软、脸色灰白和面三角区发黑,心痹证契合,病情十分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内经和甲乙经都未予治法,《针灸大成》所予治法为“心痹悲恐∶神门、大陵、鱼际“。笔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汲取先贤的经验,在陈云鹤道长的指导下,采用任脉胸4穴(华盖、紫宫、玉堂和膻中)刮痧,加内关、大陵和百会3穴行太素九宫针法,以及*芪人参葡萄糖汤药联合治疗方案。是1例完全采用纯中医的治疗思路和手段,并取得完全成功的案例。
首先,运用太素脉法精准诊断是抢救成功的第一要素,太素脉法为中医古脉法,是基于道门天人合一观对人体的认知和内证形成的。太素脉法又称九宫脉法,在九宫内按太极、八卦、五行、河图、洛书分布位置确定诊脉区。太素九宫脉法具体而言,以寸关尺为经、浮中沉为纬度,将九宫立体地分布其中,用手指分别在九个宫中去感受脉动的强弱、脉管的刚柔或宽窄。切脉者必须有修炼,可以炁感知脉力、脉波和脉能。这与普通脉法有很大的不同。太素脉法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不用病家开口便知病在何处。通过切脉者在九宫中以炁(医者)吸炁(患者),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因有诸其内必有其炁,其炁必在九宫脉中有一定表现,只要有修炼,一般都可以感知到其炁的一样或不同,这样既可帮助判断病位,从而实现不用病家开口便知病在何处的诊断效果。这对中医诊断器质性疾病非常有帮助。
该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脉诊的准确判断,笔者采用太素脉法,在患者左右寸关尺诊脉区以炁吸脉,诊得右寸肺脉微弱,而左寸心脉、右关肝脉、左关脾脉、左右尺左右肾脉均无脉动,《*帝内经》言“心主身之血脉”,患者左寸心脉无脉动是因心血流不畅造成。若不及时抢救,多预后不良。
针对性穴位刮痧是抢救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关键手段。循经刮痧是中医的传统外治法,通过刮摩的动作起到按摩和刺激作用,而通过对特定经络穴位的刮痧可以疏通相应的经络,起到开腠理、通经络、行气血、散*邪及调脏腑等功效,达到治病的目的。
抢救成功的第一步:凭脉刮痧,在华盖穴、紫宫穴、玉堂穴和膻中穴上刮痧是打通冠脉阻塞的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更是可以推广的自救方法。华盖、紫宫、玉堂和膻中任脉上四穴,位于胸骨前,离心脏最近。《*帝内经-素问》中有“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膺中骨陷中各一”。“膺中骨”即胸骨,其上有5个骨陷处即为5个要穴: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是“任脉气所发”之处。《针灸甲乙经》中有云“人有四海,十二经水者皆注于海。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膻中者为气之海...气海有余则气满胸中,急息面赤;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可见膻中穴乃调气之大穴。“气少不足以言”正是该患者所具之状。另外,陈云鹤道长在其《太素经脉医学》中明确指出“胸骨上玉堂穴为肝经、心经、肺经三经之交会穴”,可治疗这三经相关之病。《针灸甲乙经》有“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玉堂主之”。玉堂穴在膻中穴上方,所以,我们以玉堂、膻中为主穴,加上华盖、紫宫共4个任脉气所发之穴,通过刮痧刺激任脉这4个发气之穴以补气行津液通血脉,达到了治疗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目的。
陈可冀[4]等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等病理改变,皆可导致血行不畅,可归属于中医“血瘀”的范畴。邓麒廷等[5]研究发现刮痧对循环系统作用显著,通过反复刮拭摩擦,使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而产生代谢改变,损伤的微血管直接影响局部微循环,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对血流灌注量、血液流速产生一个双向调节。朱守应[6]通过对临床上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心前区疼痛不适等15例类冠心病征患者用刮痧进行现场救治,使其立即缓解症状转危为安,其刮痧部位在心俞上下。
抢救成功的第二步:凭脉行针,在内关、大陵行针是抢救急性心梗的关键,《针灸大成》云“内关主气块及胁痛,劳热疟疾,心胸痛...心包络内关”,《针灸甲乙经》云“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故笔者首选内关直刺,以缓心胸痛之急症。《针灸甲乙经》云“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二...心胸之病大陵泻...胸中刺痛,隐隐不乐∶内关大陵彧中...心胸疼痛∶大陵内关曲泽”,所以,在内关行完九宫针法之后,在大陵穴再行一针,配合内关泻心胸之病。
凭脉行针,在百会刮痧和行针是治疗低血压最简捷有效的方法。《针灸甲乙经》中只有“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和“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百会主之”之说。而陈云鹤道长在《太素经脉医学》中专门指出,百会有升血压的作用,可治疗低血压。该患者寸关尺无脉根据太素脉法诊断为严重低血压。故选百会穴进行刮痧以升高血压,果然其脉动立即得以恢复,可见百会升压作用非常突出。后在百会穴行针,以进一步巩固百会的升压作用。笔者曾经在国外旅途中,用按压百会穴的方法抢救一名低血压晕厥的患者,取得同样立竿见影的效果。临床实践确实证明百会有升压的效果。
抢救成功的第三步:凭脉用药,用人参*芪熬水加葡萄糖以缓解休克并固卫患者的脾胃。李东垣最擅长使用*芪、人参,其在《脾胃论》中使用最多的药就是*芪和人参,并有“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之见。*芪与人参均有补气健脾之功效,认为脾虚必须用*芪,其次用人参,二者皆为甘温之要药。*芪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之效,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之功。而*芪偏阳能实表、人参偏阴能补中,两药合用一表一里、一阳一阴,相互为用,相得益彰,起到扶正补气的功效,所以用于急性心梗抢救的善后。
四、小结
本案为1例完全采用纯中医的治疗思路和手段,并取得完全成功的案例,不失为简单有效的救治方法。但由于仅为个案,若要在临床推广,尚需要进一步实施规范、严格、有一定样本量的临床试验,以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为支撑。此外,对于太素脉法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32(6):-.
2.RosselloX,HuoY,PocockS,etal.Globalgeographicalvariationsin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managementandpost-dischargemortality[J].IntJCardiol,,:27-34.
3.OGaraPT,KushnerFG,AscheimDD,etal.ACCF/AHA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Foundation/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J].Circulation,,(4):e-e.
4.IbanezB,JamesS,AgewallS,etal.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patientspresentingwithST-segmentelevation:thetaskforceforthemanagement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patientspresentingwithST-segmentelevation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J].EurHeartJ,,39(2):-.
5.HeJ,GuD,WuX,etal.MajorcausesofdeathamongmenandwomeninChina[J].NewEnglJMed,5,(11):-.
4.陈可冀,李连达,翁维良.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5,3(1):1-2.
5.邓麒廷,杨智荣.刮痧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30(9):-.
6.朱守应.刮痧为主救治类冠心病征15例[J].中国针灸,9,增刊:63-64.